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早期佛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形態,遇到大事竟然不是釋迦牟尼說了算

早期佛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形態,遇到大事竟然不是釋迦牟尼說了算

在我們印象中,佛教寺院都是長老主持方丈說了算,在很多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都體現了這種等級森嚴的觀念,小和尚是沒有發言權的,動不動就要被逐出山門。

那麼,在釋迦牟尼佛時代,佛教也是這樣的嗎,佛祖作為一代大師,也是依靠無上權威這樣管理僧團嗎?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早期佛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形態,遇到大事竟然不是釋迦牟尼說了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歷史上的釋迦牟尼管理僧團用的不是集權專制制度,而是類似於民主共和制的制度。

原始佛教有「羯摩制度」,就是一種古典的民主共和制。

佛祖創立佛教後,為了能很好的管理僧團,他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在當時古印度有兩種制度可供選擇,一種是釋迦牟尼佛在家的家族所貫徹的古代「民主共和制」(脫胎於雅利安的軍事民主制),還有一種就是新興的君主集權制度。

佛祖選擇了前者。

釋迦牟尼規定,僧團每遇到重大問題都要開會進行商討,每次會議要由大家推選出一位具有威望和公信力的「摩羯師」來主持會議,大家在摩羯師的主持下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然後進行商討。

在不違反僧團規定戒律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商討後,直到這個問題大家都滿意,沒有人再提出異議為止,這個問題才算解決。

即便是釋迦牟尼佛本人也無法改變摩羯會議的結果。

這就是原始佛教的一面。


早期佛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形態,遇到大事竟然不是釋迦牟尼說了算


這種制度一直在佛教中延續很久,佛祖入滅後數百年,上座長老主持過幾次佛經的集結,也是以這種方式,邀請高僧大德進行集體會議商討決定的。

從佛教最初的管理模式我們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的初衷絕不是為了個人的權力和慾望,佛教在誕生之初就有他寬容和民主的一面。

當然,在當時古印度殘酷的宗教環境下,佛教之所以敢採取如此鬆散的管理模式,是因為佛教對自己理論的絕對自信。


早期佛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形態,遇到大事竟然不是釋迦牟尼說了算


佛教傳入中國後,管理方式也入鄉隨俗,發生了重大變革。

當然,我們不能就此說佛教管理模式的變化是好是壞。

就好比我們不能說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的軍事民主制進入到封建社會的君主集權是倒退,這種變化其實是人類社會的進步。

我們只能說,古印度誕生的佛教,在他誕生之初就有我們所不知道的另一面,釋迦牟尼佛創立的佛教與我們現在所認識的佛教,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認真胡扯 的精彩文章:

TAG:認真胡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