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8年三大旗艦手機廠最強悍的全面屏手機,你用上了哪一款?

2018年三大旗艦手機廠最強悍的全面屏手機,你用上了哪一款?

目前12月份了2018年最後一個月了,我們就推薦盤點了幾年最好的4款手機來給大家看看,蘋果三星華為 小米你最喜歡的手機是哪一款,你用上了哪一款?

第一款旗艦手機就是蘋果的 iPhone XSmax

屏幕無疑是iPhone XS MAX上最大的升級。iPhone XS MAX有著iPhone史上最大的屏幕——6.5英寸屏幕,相應的它也有著iPhone史上最高的解析度2688x1242(PPI與iPhone XS保持一致),除此之外,iPhone XS MAX也是iPhone史上第一款支持HDR的屏幕!iPhone XS MAX是一款典型的S產品,在屏幕、性能、網路方面進行了一些小升級,但沒有任何驚喜,特別是考慮到9599元的起步價,iPhone XS MAX的吸引力還是要大打折扣。

簡而言之,除非是對大屏幕、雙卡雙待特別需求的用戶,這裡不推薦購買iPhone XS MAX,相較之下,售價更低,但體驗相近的iPhone XR應該是更合理的選擇。蘋果全新的A12仿生處理器,相比上代來說,架構還是Fusion,CPU是六核心設計,其中兩個性能大核心提速15%、降功耗40%,四個能效小核心功耗降低最多50%。本次A12上的GPU為四核心,也是蘋果自己設計,性能相比A11上的GPU直接性能提高50%,並且支持曲面細分和多層渲染,無損內存壓縮等。之所以用蘋果手機是因為它的系統,雖然很多功能用不到,但不會像安卓經常出現強制性軟體和很多垃圾軟體,不需要殺毒。一個手機用三年也不會卡機。系統穩定就可以,現在換個手機很麻煩,手機裡面很多重要信息郵件,所以最希望的是國產手機也能做到系統穩定。只要好用誰管他是哪裡產的,消費者的錢也不是大風吹來的,國貨只要質量好也願意買國貨。所以我個人認為國貨質量才是重中之重,光鋪天蓋地請明星代言,這些錢還不如用在開發產品的質量上,質量上去了才會有人願意買

三星的旗艦三星note9

三星Note9並沒有跟風劉海屏設計,而是繼續將曲面設計推向極致,一塊6.4英寸的全視曲面屏再次刷新Note系列屏幕大小的記錄,與上代相比屏幕佔比再度提升。作為Galaxy Note9 的主要配件,無線充電器功能強大且易於使用。只需將手機放在充電器上即可開始充電,非常方便快捷。性能是一款手機的根本,就先來看看Note9的性能吧。首先,Note9配備了一款4000毫安時的超強續航電池,日常使用的續航能力一點也不用擔心。同時擁有高達512GB的大容量內置存儲空間,還支持512GB的擴展存儲,近乎1TB的空間。作為歷來升級最大的S Pen,三星用醒目的撞色將它和以往的設計區別開來(寒霜藍版本搭配黃色S Pen),在4096級壓感的基礎上加入藍牙功能,S Pen得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玩法。三星Note9並不是一款完美的旗艦手機,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妥協,例如變化較小的正面設計,褒貶不一的背部布局,刷新紀錄的機身重量等。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三星Note9依然是今年安卓陣營綜合素質很強的機型,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偏科,是一位"全能選手"。

華為mate20pro

對於華為Mate系列,說實話筆者這個老用戶的印象也是很商務。就連身邊的朋友也經常跟我說:「Mate 10真的很商務」。我知道這是他們在暗示我,買iPhone吧。但個人用了華為Mate 10亮黑色有一年了,對窄邊框與續航、拍照都很滿意,唯一想變的就是更加年輕點。雙曲面設計在今年應該算是一個驚喜了,畢竟現在除了三星,國內的曲面屏新機已經絕跡了。實際上手,Mate 20 Pro的曲面彎曲度與邊框控制讓人驚喜,甚至公司一個三星老用戶也是驚嘆邊框比三星窄。華為Mate 20 Pro的性能,包含從跑分到體驗的一個完整過程。從麒麟920開始,麒麟處理器的進步一直都是花粉與網友關注的焦點,也是華為與其他安卓手機產生差異的核心優勢。

最後再說一個Mate 20 Pro的新體驗——無線充電。15W的無線充電功率刷新了我們平時對無線充電技術的認知,這速度都快趕上眾多有線18W了,實際體驗好感成倍增加。雖然體驗時間不太長,但卻也發現了華為這種「穩步升級」背後的巨大科技創新推力,手機整體的體驗再也不是麒麟980處理器那麼簡單,而是圍繞這一顆SOC周邊的全面提升,讓Mate20 Pro成為了一款幾乎沒有槽點的全能型高端旗艦機,今年安卓機皇「捨我其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科技 的精彩文章:

那些年「不走尋常路」的手機 你都用過幾款?
全面屏的新玩法來了,即將到來的3款屏佔比接近100%的手機

TAG:火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