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鮑宗偉、張湧泉 | 古代「河長制」實物文獻的寶貴遺存——以乾隆十七年芳溪堰告示為中心

鮑宗偉、張湧泉 | 古代「河長制」實物文獻的寶貴遺存——以乾隆十七年芳溪堰告示為中心

原標題:鮑宗偉、張湧泉 | 古代「河長制」實物文獻的寶貴遺存——以乾隆十七年芳溪堰告示為中心


摘要:河長制是由地方政府主要領導對河湖管理保護負主體責任的一項制度,是國家為解決地方水環境污染問題而進行的制度創新。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契約文書博物館館藏乾隆十七年芳溪堰告示是古代「河長制」實物文獻的寶貴遺存。本文以此告示為中心,搜集整理芳溪堰文書,並為其編目定名,進而考證芳溪堰文書中的「圳長」「堰長」及傳世文獻中的「渠長」「河長」「湖長」等古代農田水利工程的基層管理者,對「河長制」名稱的起源作了較為系統的梳理。


關鍵詞:芳溪堰;水利文書;河長制


河長制是我國近年來實施的一項水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治理制度,由省、市、縣、鄉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契約文書博物館收藏有一件乾隆十七年(1752)松陽縣正堂黃槐為十三都下源口等四庄派定水期任命圳長告示的原件(以下簡稱「乾隆十七年芳溪堰告示」),告示中出現的「圳長」、「堰長」等基層農田水利管理者與當下中國負責河湖治理的「河長」有許多相似之處,為追尋當代「河長」制的起源提供了寶貴的實物文獻資料。


一、乾隆十七年芳溪堰告示及其他芳溪堰水利文書

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契約文書博物館是國內外收藏浙江民間文書最多的機構,擁有元明以來契約文書10萬多件。2017年,該館入藏了一件乾隆十七年(1752)松陽縣正堂黃槐為十三都下源口等四庄派定水期任命圳長告示原件,長174厘米,高94厘米,幅面巨大,硃批燦然。原件如下圖所示。



茲將此告示全文迻錄如下:


特授處州府松陽縣正堂加一級黃 為非吁矜准給示空費天恩事


據十三都下源口庄民徐士顯、徐顯鼎、徐士林、徐公柏、徐永佐呈前事,詞稱:「切念芳溪堰一條,荷自宋朝,經身始祖,開撥水坑,疏浚田畝。續有上安等庄,接流下灌,均沾水利。自古迄今,並無紊規。詎出上安庄勢衿劉啟琯等,挾恃人丁繁盛,又兼富盈,家無白丁,遂肆叛例,占設圳長,預埋坐享水利。漸漸圖謀,屢用神機,賄求新舊前主,乞情翻斷,以致身等疊受擒毆,訟累無休。幸逢憲天文星福松龍圖鐵面,號拿鏡審,將兇犯劉逢遇等,分別責懲,斧斷圳長各庄並設,毋許衿坦獨佔。其水利,身庄與項宅兩庄,分期四日;衿坦與光因寺,亦輪四日,周而復始。其修撥圳坑,派分各庄,遵照種田勾工,及築砌圳道需用,照依坐田多寡科領,毋許抗違。憲斷如山,誠乃至公至明之天。泣念身等,均皆守法愚民,仰遵德化。無如衿庄丁強馬壯,各自倚頂護符,料不加刑,恣肆誇雄無忌。若不叩求,賜給示禁,永杜紊爭,憲天指日之候,勢遭叛斷,復萌故智,亡舊翻新,訟累無休,空費天恩。為此淚情再叩龍圖鐵面,始末全恩,舍准給示。恪遵天斷,永杜抗違,毋使紊爭。傳頌千古,恩垂不朽,感德上稟。」等情前來,據此合行給示。


為此示,仰源口、項宅、上安、廣因四庄衿民人等知悉:爾等承灌芳溪第一圳水,毋論其年雨水之或盈或缺,遵照歷任審斷,概以正月初一日為始,先上安、廣因,次源口、項宅,各輪四日,周而復始。至劉啟琯等所稱斯堰創自伊祖,劉姓應通為堰長之說,妄謬無稽,徒啟爭端。嗣後以劉啟琯為正圳長,經理安、廣二庄;以徐士顯為副圳長,經理源、項二庄。如遇圳壩沖坍,互相稽查,應需工費,照依水期公同各半修築,聽圳長按畝公派。圳溝淤塞,四庄有田農民,齊力疏浚。敢有阻撓滋事,惟圳長是究。此本縣為爾等剔除偏枯之弊,永息爭端,一片婆心,其各凜遵毋違。須至示者,右仰知悉。


乾隆拾柒年陸月十二日給告示 押 發十三都下源口實貼


據《松陽縣誌》,上揭告示中的松陽縣正堂應是黃槐,乾隆十六年至乾隆二十年(1751-1755)任松陽知縣。告示所說的「芳溪堰」,位於甌江上游,今浙江麗水市松陽縣新興鄉下源口村附近,是崗塢、力溪、源口先民於宋朝時完全依靠民間力量創修的小型水利工程。芳溪堰匯聚山溪之水,灌渠共有上下兩圳,第一圳水灌溉上安、廣因、源口、項宅等莊農田。其灌溉事務,完全自主治理,官府只起到監督與調節作用。告示中劉啟琯和徐士顯是兩個家族及相關村落的代表,他們被雙方利戶推舉出來,爭奪芳溪第一圳水的管理權。黃知縣的關於正圳長、副圳長任命只是調節糾紛而已。其他如渠堰修築、圳溝疏浚,所需工費皆由利戶自行承擔,不需官府另出費用。其水期分派,亦「遵照歷任審斷」,縣府的判決只是對用水慣例進行明確與加強而已。


除上件告示文書外,近年還陸續發現了其他一些有關芳溪堰的水利文書,主要有:


1.明嘉靖九年(1530)八月松陽縣十四都芳溪堰首孫旻璋、周慶延、周明理等呈為民情水利乞究照田擺工修築堰塘事狀

2.康熙元年(1662)七月拾肆都芳溪堰長孫伯士、周佛僧等呈為懇恩水利乞允照田擺工修築古堰事狀


3.康熙二十年(1681)六月松陽縣正堂張留景為十四都力溪地方督首周希廩等公派修築水棟事告示


4.康熙二十五年(1686)五月十四都力溪後肖等堰首周永良、周永煥、周鹿鳴、周應洪呈為古榜圳圖失壞恐後無查懇恩賜照以存後驗狀


5.康熙二十七年(1688)四月松陽縣正堂李鍾秀為曉喻公報田畝以便分派堰水日期事告示


6.康熙二十七年(1688)六月松陽縣正堂李鍾秀為截奪官堰派定水期等事告示


7.康熙二十九年(1690)八月縣正堂李鍾秀立芳溪二堰水期碑記(原碑尚存,檔案館藏拓片)


8.康熙三十五年(1696)四月松陽縣力溪地方坦民周時鳴、周鹿鳴、周應洪、吳業孫等呈為抗頑持荒違例截霸柒坦民命無生事狀


9.康熙三十五年(1696)五月為芳溪官堰並工修築按期分水殘狀


10.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月松陽縣正堂吳鳳章為遵批議明清冊派捐修築水壩疏通水道事告示


11.乾隆三十四年(1769)十二月松陽縣正堂曹立身為芳溪古圳灌溉分水事告示

12.嘉慶五年(1800)十二月松陽縣正堂王洪序為不遵派撥賜示飭遵以保糧田事告示


13.道光十三年(1833)十一月松陽縣正堂湯景和為按畝派捐撥修芳溪圳工程事的告示


14.光緒二年(1876)九月松陽縣正堂儲家藻為按畝派捐修築芳溪圳出示曉喻事告示


15.光緒九年(1883)四月松陽縣正堂皮樹棠為斷定水期出示曉喻勒石永禁以垂久遠事告示


16.芳溪堰圖殘卷(殘存第二圳圖)


這些文書均收藏在松陽縣檔案館,入選第三批《浙江省檔案文獻遺產名錄》,並已彙編為《松陽芳溪堰水利檔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另外散藏民間的尚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木刻本《芳溪古堰簿》殘卷,殘存內容如下:


1.乾隆三十九年(1774)刊刻芳溪堰簿序


2.康熙二十九年(1690)八月松陽縣正堂李鍾秀為吁憲詳情賜示永垂久遠鐵案以杜爭端以渥民生事告示


3.康熙二十九年(1690)八月松陽縣正堂李鍾秀立芳溪二堰水期碑記


4.康熙三十五年(1696)源口地方圳首徐有升、徐有約,力溪地方堰首周應洪、周天如等立芳溪堰約

5.乾隆十七年(1752)松陽縣正堂黃槐為十三都下源口等四庄派定水期任命圳長事告示


6.芳溪堰圖殘卷(殘存第一圳圖)


浙師大所藏乾隆十七年芳溪堰告示與松陽縣檔案館館藏芳溪堰水利檔案、《芳溪古堰簿》刻本等,內容絕大多數是關於芳溪堰水的分派以及堰塘修築事的告示與牒狀,組成了一個關於芳溪堰水利文書的完整系列。一般而言,大旱之年,水資源短缺,各村為爭搶灌溉用水,謊報田畝、截霸水源,群起爭鬥,縣府為處理糾紛,維持秩序,申定水期,發布告示;洪水之年,堰壩沖毀,堰長具狀縣府以派捐派工修築堰塘水圳。這批文書自成系統,內容豐富,時間接續,為浙江水利管理制度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對於研究明清基層水利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二、芳溪堰文書中的「圳長」與「堰長」


如前面的錄文黑體所示,乾隆十七年芳溪堰告示中六次提到「圳長」,其中「圳長」四見,「正圳長」「副圳長」各一見(「以劉啟琯為正圳長」「以徐士顯為副圳長」),這是「圳長」作為一種基層水利管理職位最早以文書原件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圳」為「甽」或「畎」的後起俗字。《六書故·地理二》:「甽,今作圳,田間溝畎也。」 「圳」即溝渠。今北方方言溝渠常用,而「圳」慣用於南方方言,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等地。「圳長」即田間溝畎的管理員,屬於農田灌溉組織系統中的基層管理者。乾隆本《芳溪古堰簿·康熙三十五年芳溪堰約》:「源口地方圳首徐有升、徐有約,力溪地方堰首周應洪、周天如等立。」「圳首」應即後來的「圳長」。


除芳溪堰水利文書外,其他傳世文獻中偶爾也可以見到「圳長」的蹤跡。如《道光東陽縣誌》卷四建置志「三源甽」:「相傳宋駱將軍開設,歷代給示,會立甽長一名,甽夫一百餘名。每歲夏至日,合眾祀甽,報賽駱將軍與始事駱三保。」「甽長」即「圳長」。又《咸豐續修台灣府噶瑪蘭廳志》卷二水利「金大成圳」:「每年佃戶按甲貼納圳長租谷以為修費。」《同治淡水廳志》卷三「六十甲圳」:「灌溉隙仔庄等田約六十甲故名。年納水租付圳長為工資修費。」《清史稿·循吏列傳?曹瑾》:「淡水溪在縣東南,由九曲塘穿池以引溪水,築埤導圳,凡掘圳四萬餘丈,灌田三萬畝,定啟閉蓄洩之法,設圳長經理之。」曹瑾道光十七年至二十年(1837—1840)任台灣鳳山縣知事。


除「圳長」外,乾隆十七年芳溪堰告示中還有「堰長」一職:「劉啟琯等所稱斯堰創自伊祖,劉姓應通為堰長。」又松陽檔案館《康熙元年七月狀》「拾肆都芳溪堰長孫伯士、周佛僧等呈為懇恩水利乞允照田擺工修築古堰事」,亦有「堰長」一職。又作「堰首」。乾隆本《芳溪古堰簿·康熙三十五年芳溪堰約》:「源口地方圳首徐有升、徐有約,力溪地方堰首周應洪、周天如等立。」宋乾道五年《重修通濟堰規》碑文多漫渙不清,《同治麗水縣誌》卷三水利「通濟渠」條載其文:「堰首者,聽田戶保充,免其他役,二年而代,巡察堤堰諸所,以時葺治也。」元至順二年《重修通濟堰記》也有「郡守維嘗展力修治,而堰首吝以己私,漫不加意」之語。松陽檔案館《明嘉靖九年八月狀》有「十四都芳溪堰首孫旻璋、周慶延、周明理等呈為民情水利,乞究照田擺工,修築堰塘事」,縣令批複卻作「仰堰長會同該圖裡老照田均貼工食修築,毋違,執照」,可見「堰長」「堰首」並無不同。芳溪堰有兩圳,源口、項宅、上安、廣因四庄承灌第一圳水,下設正副兩圳長。「堰長」主管在水源地,「圳長」主管在用水地,「堰長」與「圳長」當是上下層級關係。《咸淳臨安志》卷三九山川:「嘉泰三年,令晁百談任內,嘉德鄉盛逸、盛端等爭充堰長事。考縣遠年官印押堰簿自泥黃大堰止,地名張堰,凡作小堰八所,分為八捺,注水入田皆承天目大源之水,上流下接。自元符元年戊寅至嘉泰二年壬戌,凡一百五年,每歲於農務前每捺各推小堰管頭三名,八捺共二十四名,同共集田戶修作。晁宰遂以自來輪流堰長姓名年載置旁通圖,令上五捺田戶每充應兩年訖,即輪下三捺田戶充應一年,並照田畝捺數多寡均差,日後周而復始,且出給斷由,付八捺田戶,家收一本,永為定規。」「小堰管頭」是張堰「堰長」屬下「小堰」的主管,其職責當與芳溪堰屬下的「圳長」相當。


三、其他「河長制」稱謂


因大小規模和功用的不同,古代的水利工程名目繁多。《萬曆福州府志》卷六輿地誌云:「郡之水資以溉田,通潮於江河者,曰溪,曰港,曰浦。瀦而大者,曰湖;小者,曰塘,曰池。壅而積,曰陂,曰背,曰堰;防而障,曰堤,曰壩,曰埭。山泉之注,曰坑。引泉而通之,曰溝,曰渠,曰圳。鑿石刳木引泉,曰槽。旱澇以時啟閉,曰閘。」相應地,除「堰長」「圳長」外,傳世文獻所見基層水利管理者還有「河長」「湖長」「塘長」「陂長」「堤長」「壩長」「溝長」「渠長」等,皆隨事而設,因地賦名。茲按其在文獻所見先後試作疏證如下:

渠 長


「渠長」,河渠的管理者,始見於唐代。其職能當與「圳長」略同。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P.2507號《開元水部式》:「諸渠長及斗門長,至澆田之時,專知節水多少,其州縣每年各差一官檢校,長官及都水官司時加巡察。」又:「合壁官舊渠深處量置斗門節水,使得半滿,聽百姓以次取用,仍量置渠長、斗門長檢校。」《新唐書·百官志》:「水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津濟船艫渠梁堤堰溝洫漁捕運漕碾磑之事。凡坑陷井穴皆有標。京畿有渠長、斗門長。諸州堤堰,刺史縣令以時檢行,而蒞其決。築有埭,則以下戶分牽,禁爭利者。」清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卷三一《重修明應王殿之碑》:「堤堰設其渠長、溝頭、水巡,俾富豪強不敢恣其情,次上中下乃得節其便。」《八旗通志》卷一六六吳達喜:「十二月奏言,木壘一帶地廣沃,請將招集戶民編里,一里分十甲,每里選里長一,每百戶選渠長、鄉約、保正各一,以資鈐束戶民。」《清經世文編》卷一○六胡寶瑔《開豫省田溝路溝疏》:「今得官為督率,則通力合作,自屬樂從,且各就地出夫,則貧富自均,而就役亦便。又皆令渠長、地保管理,不經胥吏之手,一無擾累,民情實屬相安。」可見「渠長」一職自唐至清相沿不絕。


堤 長


「堤長」,堤壩的管理者,始見於晚唐五代。《冊府元龜?河渠》:「晉高祖天福二年九月判詳定院梁文矩奏以前汴州陽武縣主簿左墀進策十七條可行者有四,其一請於黃河夾岸防秋水暴漲,差上戶充堤長,一年一替,委本縣令十日一巡。如怯弱處,不早處治、旋令修補,致臨時渝決,有害秋苗,既既失王租,俱為墮事。堤長刺史縣令勒停。敕曰:修葺河岸,深護田農,每歲差堤長檢巡,深為濟要。逐旬遣縣令看行,稍恐煩勞。堤長可差,縣令宜止。」清儲大文《存硯樓二集》卷二五《伯兄素田行略》:「府君蒞任,嚴飭十八坊堤長、堤甲率煙戶防汛,無敢懈。」清鄂爾泰《授時通考》卷十二田制下《劉殿衡條陳疏》:「臣採訪輿情,酌定一法,嗣後遇有修築堤塍,於興工之時,令地方官將堤身所壓之田及兩邊取土之地俱為丈明畝數,確立界址,著令堤長、甲長秉公估定價值,查明本垸內眾姓享利之田若干畝,挖壓之田若干畝,算明均攤補償,交給被挖被壓本主另置田產耕種,則無強行挖壓之弊,而窮民得免偏累向隅之苦矣。」次例「堤甲」當系「堤長」之下的屬員。


湖 長


「湖長」,湖泊的管理者,始見於元代。元張鉉纂修《至大金陵新志》卷五下江湖「絳岩湖」條:「如有人於五尺水則內盜耕一畝一角,推勘得實,其犯條人斷遣,令眾十日[放]。本管湖長不能覺察,亦並施行。」《永樂大典》卷二二六一「絳岩湖」條:「如水過則即仰湖長吊閘減放,不得輒令湖水失其元則。……其湖埂從西石湫並子埂及東斗門大埂上,兩岸栽培楊木,仰湖長逐日管押守宿人戶看管,不得許令斫伐並牛羊踐踏。」《乾隆福州府志》卷七方樂里「賓閭湖」引明蔣以忠《重浚賓閭湖堰記》:「堰之上,復建廟三楹,亭一楹,崇祀倉曹夫婦,報恩也;每歲春秋二祭,展恩也;祭之日,四里人僉來羅拜,誓戒廟下,申約也;易置湖長二名,涵干三名,塘之長六十名,示守也。」按:湖長主管一湖之水利,管轄範圍大,手下人員眾多,塘長、涵干、斗門長等皆其下屬。


塘 長


「塘長」,蓄水灌溉用的水塘的管理者。《大明會典》卷一九八工部十八運道三:「寶應縣子嬰溝等淺鋪九,淺官九員。舊老人、塘長各九名。」《正德松江府志》卷六徭役:「今制以里長、老人主一里之事,如宋之里正、耆長,以糧長督一區賦稅,以塘長修理田圍疏決河道,其餘雜役並於均徭點差。」《皇明經世文編》卷二四五徐階《復翁見海撫院》:「仆又記得蘇松諸郡縣原設有水利官及塘長等役。今若欲大疏浚,誠不易能。若只令水利官、塘長督率百姓,各即其田之四圍疏浚支河,使寬深足以蓄水,而取河中之土,築其圩岸而高之,使足以御水。」明張國維《吳中水利全書》卷二二《陳仁錫圍田議》:「故今之治田,當以治岸為先也。所可恨者,業主坐享田中之利而至於修築之費茫然不加之意,反使區圖塘長小民為之。夫塘長之役不過廿畝之家充之,其家計幾何?而況水利衙官需其常例,衙門書皂索其酒貲,所費已不能堪。若之何而能辦此役也。」《萬曆江都縣誌》卷七提封志:「□雷塘之東北曰小新塘……成化間設塘長、塘夫,屬上塘。」按《乾隆彭山縣誌》卷三溝洫志「堰塘」:「壅有源之水,引而注之,分流接派,曰堰;聚無源之水,瀦而蓄之,挹彼注茲,曰塘。皆以人力補天工,潤彼嘉穀也。」「堰」與「塘」的差別在於有源無源,但用於灌溉的功能是一樣的。「堰長」與「塘長」同屬於農田灌溉組織系統中的基層管理者。塘長主管一里之水利,與里長(淺官)、老人、糧長等並列,成為鄉村行政機構的一員,可見塘長在鄉村的重要地位。但是水利官及塘長有時不設。


陂 長


「陂長」,壩堰的管理者。《永樂大典》卷二二七一湖「高視湖」下引《南豐志》:「在縣北一十五里,湖面闊半里余,眾流所積,冬夏不竭,舊名聚水湖。熙寧四年,付陂長龔承金等灌溉高視庄官田,因此得名。」《正德瓊台志》卷七水利「岩塘陂」條:「岩塘陂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其塘隸官陂,堤官立產戶陂甲三十二名以備歲收,陂長一名督之。」《弘治八閩通志》卷二四食貨「濠塘泄」:「按舊志,陂無歲收財谷,即其地而分為塘者十有一,為段者十。職塘者曰塘長,職段者曰委段。分蒞其地,陂長實兼董之。所溉田以種計者萬餘頃,而外埭之田不與焉。凡佃田種至碩者出夫,二三五斗者半之。堤岸之有補疊,水泄之有開塞,溝洫之有浚治,塘長、委段各帥其二。故凡陂塘之吏必擇占產之高、有田於其間者充之。」按《淮南子·說林訓》:「十頃之陂可以灌四十頃,而一頃之陂可以灌四頃,大小之衰然。」高誘註:「畜水曰陂。」上文《萬曆福州府志》所謂「壅而積,曰陂,曰背,曰堰。防而障,曰堤,曰壩,曰埭」,可知「陂」「堰」皆蓄水的堤壩,「陂長」與「堰長」含義近同。《漢書·地理志》九江郡「戶十五萬五十二,口七十八萬五百二十五」下顏師古註:「有陂官、湖官。」「陂長」即「陂官」。

壩 長


「壩長」,堤壩的管理者。與「堤長」含義近同。《雍正雲南通志》卷二九之七陳金《海口記》:「又於河之兩崖環築旱壩十有五座,以欄榭兩山水沖流壅塞河道之患,各設壩長一,壩夫十,守之。」《清經世文編》卷一一五工政二一朱雲錦《田渠說》:「當事者如慨然以斯事為己任,無難檄下郡邑,飭將境內有無川澤,及建渠引灌系用何水,與某郡縣連接,某渠灌田若干頃畝,壩長、閘頭若何分日用水,並治內有無古堰堪以興復,有無源泉可以挹注,繪圖詳說。」


河 長


「河長」,河道的管理者。《雍正樂安縣誌》卷二〇載雍正九年(1731)八月樂安知縣李方膺《重開小清河詳》:「其各縣之殘缺小口,勸諭附近居民,沿途就近修築。再循河兩岸,一切水草蒿蓼蒲葦,以及跨河木橋多樹樁柱,土橋束堤,雁翅橫隴,零星計算,皆為河患。另置官渡,設立河長,分段管押,地方官不時查察。」按:此「河長」掌管一段河岸,且接受地方官不時檢查,也屬於基層水利管理者。


溝 長


「溝長」,溝渠的管理者。與「渠長」「圳長」含義近同。《乾隆彭山縣誌》卷三溝洫志載「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奉藩憲周轉奉督憲開批本司會同建南道呈詳查得彭山縣稟報修理通濟堰善後事宜一案」:「應請飭令新彭眉三州縣將現在修堰情形、派定用水時日、並每年修護及應派民夫工費各事宜條分縷晰,詳議酌定,各於堰所刊立石碑,俾小民咸知遵守。仍遴選誠實諳練之堰長、溝長董理其事。」《嘉慶四川通志》卷二三輿地誌載資州仁壽縣古佛堰:「三縣各設堰長一人,耑駐堰頭,防秋水之泛漲,隨時修築保護,而經費亦俾專掌之。堰長責之溝長,溝長責之水戶,按畝完納,核實報銷。」按《說文?水部》:「溝,水瀆,廣四尺深四尺。」《周禮?考工記?匠人》:「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上引《福州府志》「引泉而通之,曰溝,曰渠,曰圳」,析言之,溝、渠、圳所指不同,渾言則無別。


埤 長


「埤長」,堤堰的管理者。清陳盛韶《問俗錄》卷六鹿港廳載「埤長」條:「台地宜稻,溉稻之水皆由東北內山出,四通八達,可流五六十里至於海嵎。大者謂溪,小者謂圳。水堤謂埤。水所絕謂水尾,水所發謂埤頭。總其事謂埤長,分其事謂圳長。道達溝塗,修利堤防,是其專責。埤長有二:在水源者,必內山粵人強梁者當之,乃能沿溪一帶呼應俱靈,不致潰決;在中坎者,地勢高昂,水停不流,築埤分水,必以田園廣闊之業戶、圳溝多經其地者當之。埤長收水租,圳長取辛勞,谷均出自佃人。故台灣不畏水旱。而需水之時,多爭水之訟。惟在官留心民瘼,儘力溝洫,急為詣勘訊結,毋使延擱成災,則因民所利而利之道也。」按上文《萬曆福州府志》所謂「壅而積,曰陂,曰背,曰堰;防而障,曰堤,曰壩,曰埭」,其中「背」字不通,乾隆十九年刊本《福州府志》引此文校改作「壩」,亦不確。「壩」與下文「壩」在堤堰義上是異體字,且「背」與「壩」字形與字音差別較大。「背」當為「埤」的同音假借字,或者記音字。《廣韻?紙韻》:「庳,下也。或作埤。又音卑。」埤又音卑。「背」與「卑」紐同韻近,讀音近同。故上揭《萬曆福州府志》「背」當校改作「埤」。壅而積曰埤,又「水堤謂埤」「築埤分水」,可知「埤」即堤、堰、陂、壩之類,故「埤長」與堰長、堤長、陂長、壩長相當,皆為堤壩之屬的管理者。


四、結 語


以芳溪堰為代表的中國明清時期基層灌溉工程的管理主要是通過利戶推選或者輪選管理者來組織實現的,帶有自發和自治的性質,官方只是居間協調,起監督和裁判的作用。芳溪堰水利文書及其他傳世文獻中所見的河長、湖長、塘長、陂長、埤長、堰長、堤長、壩長、溝長、渠長、圳長等等,作為基層灌溉自主治理的主體,他們的職責主要是保護水利設施、維護日常用水秩序、修築堰壩、疏浚圳溝、收取水租、攤派工費等等,對於堰壩的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都負有直接責任,在我國古代農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當代的「河長制」肇始於浙江,推衍於江蘇,原本也是典型的地方性水利治理舉措,但後來由國家下文全國推行,由省、市、縣、鄉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從而上升為一項國家主導實施的水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治理制度。這是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為解決地方水環境污染問題而進行的制度創新,對美麗山川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古今「河長」制的職責與功能都有很大不同,但是我們的先賢在水利管理制度方面的探索與實踐,為當今河湖的治理提供了寶貴的借鑒,是當代河長制產生的歷史原因。芳溪堰水利文書作為古代河長制實物文獻的唯一遺存,是我們的先賢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更是有著不可估量的文物價值和文獻價值,值得我們珍視和深入研究。

因篇幅所限,注釋及參考文獻皆省。



作者簡介:


鮑宗偉,浙江師範大學出土文獻與漢字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張湧泉,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文章來源: 《浙江學刊》 2018年06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本文獻學微刊 的精彩文章:

謝湜 | 清代前期南中國鄉村社會的再結構

TAG:寫本文獻學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