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想摧毀長城,溥儀得知後,立馬寫了一封信,日軍立馬停止行動

日軍想摧毀長城,溥儀得知後,立馬寫了一封信,日軍立馬停止行動

日軍在侵華戰爭時期,曾經一度想破壞掉中國的長城。不過好在當時溥儀寫了一封信進行勸阻,日本人就立即放棄了這一想法。那麼作為一個傀儡的溥儀在當時根本沒有什麼話語權,他在這封信中究竟寫了什麼內容才使得日本人對他言聽計從呢?

從九一八開始,日本就開始逐漸蠶食中國的領土。他們在兵不血刃的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之後,迅速開始向中國內地滲透,日軍把侵略的矛頭對準中國的華北地區。但倘若要進軍華北,中國重要的北方防線——長城,就是他們必須要拔掉的一顆釘子。

長城在中國古代歷來起著防禦外敵入侵的作用,在抗戰時期也不例外。中國軍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發起了長城保衛戰。但是由於中日兩軍軍事力量的差別太大,再加上當時國民政府的支援力度不大,最終導致長城失守,日軍佔領熱河全境威脅華北。日本軍部覺得長城是一個阻礙他們侵略步伐的大麻煩,而且他們想在心理上打垮中國人的反抗鬥爭,於是日軍就想把長城給炸毀了,以達到他們的骯髒的戰略目的。

這個消息傳到長春的偽皇宮之後,康德皇帝溥儀聽了之後十分震驚。他立即給日本軍部寫了一封信,溥儀在信中極力闡述長城對於中國人民的作用。他還說到長城是中國人民的精神所在,如果一旦被摧毀,那麼勢必引起中國全民族的反抗。到那時,日本所奉行的大東亞共榮政策根本無法實現。

日本軍部權衡再三之後,覺得如果炸了長城可能會出現溥儀信中所說的那種局面,而那種局面又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日軍決定放棄炸毀長城。就這樣,中國古老的防禦建築長城得以保存。不得不說,溥儀皇帝在保護長城被毀滅的這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溥儀儘管一輩子都想復辟滿清王朝,但是在他心中始終是有中國的。他永遠也沒有忘記是一個炎黃子孫。面對國家文物即將被毀的危境時,他毅然挺身而出,保住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傳承紐帶。從這一點上來說,他的行為是值得國人讚揚的。如果當年沒有溥儀的那一封信,也許今天人們就看不到這威嚴壯觀的長城風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糖說史 的精彩文章:

此國被德軍屠城,身為盟軍的蘇軍,卻在一旁看好戲,事後無人指責
武則天死前,李顯已是太子,為何還要發動政變?其實,原因很簡單

TAG:糖糖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