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英國用8處軍事基地換取了美國50艘老舊驅逐艦,值得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發生過一次比較奇特的交易事件,那就是昔日的日不落帝國用8處軍事基地換取了美國在一戰前後建造的50艘老舊驅逐艦。其實這是一次不等價的交換,是英國在面對危局時的無奈之舉,當然其中也包含著太多的悲苦和凄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那麼在1940年9月英美達成軍艦換基地的協議之前,英國面臨著怎樣的嚴峻局面呢?總體來說當時的英國正以一己之力抵抗著納粹德國的凌厲攻勢,也就是說當時的英國是孤獨的。而具體來說,在不列顛本土和大西洋,英國同時面臨著來自空中和海洋深處的武裝攻擊。在不列顛本土,英國和納粹德國之間的空中纏鬥晝夜不息。8月15日,德國總共派出了1786架各型戰機輪番轟炸;到了9月上旬,倫敦等中心城市亦成為了大規模無差別轟炸的目標。而在大西洋,德國潛艇則在拚命追殺英國商船。這對英國來說是最致命的,因為英國是島國,其所需要的糧食和資源約有一半是通過海路輸入的。可以說,在不列顛空戰進入尾聲的時候,德國潛艇以「狼群戰術」攻擊英國海上生命線是迫使英國屈服的唯一途徑。所謂「狼群戰術」,是指某個單一潛艇在發現目標後,將目標的數量、方位、航向和航速等報告給陸上指揮中心,然後指揮中心命令所有參戰潛艇向目標海洋集結。這使得猶如狼群一樣出擊的潛艇群擁有足夠的魚雷攻擊任何海上編隊。據統計,在1940年6月,每星期輸入英國的貨物有120萬噸。但到了7月底,進口數量卻下降到了每星期不足75萬噸。
所以英國人為了保衛大西洋海上生命線的安全,迫切需要驅逐艦以增強反潛力量。這樣,停泊在美國海軍基地內的大量老舊驅逐艦就進入了丘吉爾的視線。但英國求購美國老舊艦艇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那就是以軍事援助入手使美國逐步放棄中立的立場,站到英國這邊來。因為沒有可靠持久的盟友的支持,只憑英國孤軍奮戰,總會有精疲力竭的一天。但當時美國的孤立主義勢頭仍很強勢,就連將美國從經濟危機的泥潭中拯救出來的羅斯福總統也不敢貿然打破這種傳統。所以羅斯福為了減輕政治風險,提出美國對英國的軍事援助必須在有限的、有償的範圍內進行。在此種情況下,以英國的海外基地換取美國老舊驅逐艦的計劃就出爐了。
1940年9月2日,英美雙方達成驅逐艦換基地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英國將安提瓜島、聖露西亞島、特立尼達島、牙買加島、巴哈馬群島喬治鎮和英屬蓋亞那喬治敦市等地的海空基地轉讓給美國99年,以換取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不久建造的50艘驅逐艦。同時紐芬蘭島和百慕大群島上的基地也交予美國,但其是無償的,並不在上述協議的範圍內。
驅逐艦換基地對英國來說是一次不等價交換。英國換得的驅逐艦包括3艘考德威爾級、27艘威克斯級和20艘克萊姆森級,它們都是一千多噸的艦艇,可以用陳舊和效能低來形容。此次交易從表面上看來,英國好像是用眾多極具戰略價值的海空基地換回了一堆似乎沒什麼用處的破銅爛鐵,但從長遠來看,這對英國卻是有利的。因為美國移交50艘驅逐艦的舉動,已經構成了一種非中立行為,這使得美國更接近英國,同時也就意味著更接近戰爭。可以說,驅逐艦換基地標誌著美國已經從中立國轉變成了非交戰國。自法國淪陷後,一直孤立無援和英國即將重新獲得一個實力強勁的全新盟友。
TAG:大明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