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前員工深度揭露ofo敗局:揮霍、貪污、站隊、大裁員

前員工深度揭露ofo敗局:揮霍、貪污、站隊、大裁員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 鋅財經(ID:xincaijing)

作者 / 薇薇安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劃重點:

到今年5月,ofo單月運維成本高達1.3億元。大幅度裁撤運維團隊,意味著當地市場的ofo小黃車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

為了提高日活躍量,李銘常常找領導要新車,大多數情況下,連郵件都不用發,發個消息,車就發了下來。

李銘提到,公司到後面管理很混亂,他在短短時間裡換了三個領導,每個領導的管理方式都不同,給他打的績效相差甚大。

五月份,在這個南方小城最適合出行的時候,李銘從ofo離職了。

最後一天,辦公室空空蕩蕩,他安靜地收拾東西離開。

不久前,他親手裁掉了和自己並肩作戰的兄弟們。

李銘告訴鋅財經,他收到來自ofo總部的裁員方案,這個三線城市的城市站只能留下一個人。他最終爭取了兩個名額,但沒有留給自己。

作為城市經理,李銘看到ofo從揮金如土到難以為繼的整個過程,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讓城市站滋生出諸多問題。

走之前,他給ofo創始人戴威發了一封郵件,寫了內部瞞報、虛報、貪污等問題,戴威給他回了郵件,表示來自城市站的聲音他會認真聽取。

李銘見過戴威幾次,他對戴威的印象是很親切,願意和員工交流,不服輸。「他對下面的人很好,是一個比較重情義的人。」

戴威的最新動作,是在11月28日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宣布組織架構調整。公開信的末尾,戴威寫道:「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仍需堅守信念,哪怕是跪著也要活下去,只要活著,我們就有希望!」

今年五月,戴威曾在內部會議中表示要獨立發展,號召公司員工「戰鬥到底」。但這個表態並沒有打動李銘,在ofo工作近兩年,他看到,公司瘋狂燒錢、同事的貪腐、公司內部站隊,能力並不能決定是否升職:「雖然我很感謝ofo,但我不願意陪著它戰鬥。」

空軍散場

對於離職,李銘內心已經沒有多少波瀾。

這已經是第三次裁員,而這個城市站員工情緒最激動的時候,是在第二波裁員後。

李銘記得,小年夜那天,李銘和員工們吃飯,原本是圍著大桌子吃飯的員工們,漸漸圍成一個小圈子感慨萬千,那天晚上,李銘和員工喝了點酒,說著說著就有人哭了。

「大家知道馬上要裁第三批了,很不舍。」李銘說。

第二批裁員和第三批的時間隔得很近,李銘記得,有一個員工和他說,很不喜歡公司的氣氛,該員工不在裁員之列,但選擇了主動離職。那時候距離發年終獎只剩一個月。「我給她打了一個很高的績效年終獎,結果她都沒要,想想好難過。」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ofo的公司體系里,三四線城市的運營管理團隊屬於「空軍戰隊」,李銘所在的城市站就是其中之一。

據李銘介紹,ofo資金鏈出問題開始,這個承載著ofo擴張野心的「空軍」,也開始了被「優化」的進程。

李銘稱,裁員從年前就已經開始,分批次進行。ofo從未拖欠過員工的工資,裁員時,也都給了賠償。

今年2月,ofo將自行車作為動產抵押,換取來自阿里巴巴17.7億元的借款。3月,ofo獲得阿里巴巴領投的E2-1輪8.66億美元(約55億元人民幣)融資,此前的借款包含在內。

這筆錢被外界稱為ofo的救命錢,此前,ofo資金鏈緊張的消息已經數次登上媒體頭條。

但對於李銘來說,壞情況並沒有緩解。

裁員的第一槍,打向了李銘所在城市站的運維團隊。

據李銘介紹,他所在城市站運維團隊最多時有50多人,主要工作是找車、修車、調度。

在ofo花的錢里,運維是最主要的支出之一。

據《財經》雜誌報道,到今年5月,ofo單月成本高達2.5億元,其中運維成本高達1.3億元。

大幅度裁撤運維團隊,意味著當地市場的ofo小黃車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

而李銘告訴鋅財經,年後他已經拿不到多少新車進行投放,整個城市站基本上處於停滯運營的狀態,員工們等著被裁的命運降臨。

「第一次裁員,是公司覺得大規模超標了,後來是的確沒錢了,被迫裁人,賠償也越來越少。」李銘說。

在李銘走後,ofo的人員還在精簡,有媒體報道,ofo鄭州公司已經人去樓空。對此,ofo公關部負責人對媒體回應稱,「公司租約到期,辦公室搬往其他地方辦公,運營一切正常。」在今年6月,有ofo公關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否認內部大裁員。

走在路上,李銘發現,小黃車越來越少了,大多數是凌亂地擺成一排,破損嚴重。5月份離開至今,他再沒回辦公室看一眼,那裡可能一個員工也沒有了。

競速賽

李銘曾和ofo走過最輝煌的時候,2016年下半年共享單車領域的融資熱潮,他見證了ofo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完成4輪融資。

ofo融資歷史圖片來源於天眼查

2017年2月舉辦的ofo年會,有三千多名員工參加。

戴威在台上對一名老員工說,「我記得你這個夢想,那麼我今天就告訴你,你的這個夢想實現了。」他現場送出了一輛牧馬人,滿足了對方開著牧馬人去拉薩的夢想,全場歡呼。

那是李銘第一次見到戴威,「他很高興,一直在笑。」

這場年會上,幾乎人人拿獎。李銘記得,只要有人上台參與活動,都能獲得獎勵,大多數人拿到的是一台筆記本電腦。

那天深夜,戴威又在各個員工群里輪番發紅包,熱鬧的一天,給了李銘很大的衝擊。他真切感受到,自己趕上了ofo的第一波浪潮。

ofo創始人兼CEO戴威

2016年10月,ofo完成滴滴領投的1.3億美元C輪融資。

這輪融資後,ofo招聘了大量的運營和運維人員入駐三四線城市,開始了全國性的瘋狂擴張、鋪車和補貼大戰。

2017年1月,ofo宣布以「一天一城」的速度在10天內密集進入11座城市。根據當時的媒體報道,戴威表示ofo的單車產能已經達到競爭對手的十倍以上。在2017年春節之後,ofo會把覆蓋城市數提高到100座城市以上。

李銘從一名運營人員,升職為城市經理,作為ofo擴張的前哨兵,派往一個三線城市開拓市場。

他帶著興奮和激動,準備和ofo一起贏得這場競速賽。新車一波波批下來,他帶著自己招聘的二十多個員工,開始了佔領這座城市的最後一公里。

與此同時,薛斌離開了他任職三年的飛鴿。

他離開飛鴿的時候,正是飛鴿熱火朝天為ofo產車的時候。為了滿足ofo的自行車生產,飛鴿擴招了工人,開闢了專供流水線,研磨、焊接、組裝…薛斌身後的工廠里,工人們幹得熱火朝天,平均每15秒就落地一輛小黃車。

飛鴿的ofo生產車間(圖片源於齊魯晚報)

公司幾乎把所有的產能和技術都投向了ofo,這相當於宣告了丟棄國內其他的市場。「我是市場部的,當時覺得既然自己可有可無,倒不如爽快點離開。」薛斌說。

ofo和摩拜等共享單車玩家,讓天津王慶坨這個自行車製造基地一夜復活。但薛斌感到了擔憂。

飛鴿和ofo的合作,ofo先付30%的貨款,70%的尾款在30天到60天內到賬。據他所知,其他車廠和ofo的合作也是如此。「任何一個工廠的自行車利潤都不會達到70%這麼高,一旦貨款出問題,都可能影響到自行車廠的資金鏈。」

他提到,ofo的車質量較低,成本價在200元左右。這些十幾秒就能夠生產一輛的車,源源不斷地湧入了各個城市。

李銘負責的城市,ofo是第一家進入的共享單車企業。漸漸地,他有了「佔山為王」的心態。

「雖然我很感謝ofo,但我不願意陪著ofo戰鬥。」

沒過多久,另一家共享單車企業進入了這座城市。

「當時想的是,我的地盤你不要進來。」李銘說。

雙方的競爭關係十分惡劣。一次,李銘和該單車企業的城市負責人碰面,對方指責他手下的運維人員經常嚇唬自己的員工,並且諷刺ofo的運維人員只會口頭上嚷嚷著打一架,沒有行動。

李銘沒有控制住自己,他將玻璃杯重重地扔在桌子上,杯子碎了,對方還沒來得及還手,就被他身旁的同事「一拳打了過去」。最後的結果是一起進了派出所。

在李銘口中,這只是搶佔地盤的一個案例,這種情況時有發生。

他提到,破壞競爭對手的單車,在行業內不是什麼新鮮事,很多行為並不是公司授權的,但有人在地方,就不免有江湖。

當時各家單車企業已經開始打價格戰。

一開始是摩拜率先推出了充100元送110元等優惠,ofo則是充100元送100元。後來,價格戰進入了白熱化。

2017年6月,摩拜推出了免費騎月卡活動,此活動結束後,摩拜單車又於7月推出了「2元30天」和「5元90天」的月卡。ofo也緊隨其後推出了1元包月的活動。最後,用戶騎車基本上不用付費。

李銘見證了這一番車輪戰,「感覺很爽。」

他承認自己以前的思維有些短淺,商業始終是商業,不能一味地免費,但他反問,「那時誰能想得到那麼多呢?是你的話你會想到嗎?」

揮金如土

李銘所在的城市有將近3萬輛小黃車。大量的運維支出、用戶端補貼和市場營銷成本,讓這座小城市每月的花銷成為一筆驚人的數字。

在做城市經理之前,李銘並沒有當過領導,也不知道怎麼把控這一切。他提到,ofo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針對城市站的管理體系。

他看著別的城市怎麼做,自己摸索著前進。「差不多就行。」

為了提高日活躍量,他常常找領導要新車,大多數情況下,連郵件都不用發,發個消息,車就發了下來。

李銘提到,公司並沒有嚴格的資金審批制度。

「我是一個城市經理,我可以出差,只要是兩萬以下的費用,隨便找兩萬發票就能報了,沒人管我。」李銘說。

這些漏洞在考驗人性。李銘提到,在公司里,很多人盯著這個漏洞賺錢。

「賠錢賺吆喝,這是為了完成上面的目標,為了數據好看。」

他表示,這種貪污腐敗在去年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我認認真真招聘兼職,一個月兼職費用才報了八萬多。我旁邊一個城市,沒招幾個人,一個月兼職費用比我高出十多萬,你說這個費用是從哪裡多出來的?」

據他介紹,在內部,即使是有領導查出這個問題,也只是口頭警告,真正上報到ofo總部嚴肅處理的很少。

「愛怎麼花怎麼花,愛買什麼買什麼。」李銘口中的城市站,像一個不缺錢的世外桃源。

去年5月,針對媒體報道ofo內部貪腐的情況,ofo曾經發表聲明表示,對於貪腐,ofo採取零容忍的態度,在2016年就成立了風控部進行反貪工作。

但除去貪污的部分,大量的錢燒在了哪裡?

李銘給了鋅財經一個答案——倉庫和運輸。

他提到,很多城市根本不願意修舊車,而是一直批新的車投放。舊車無處安置,就租倉庫。倉庫的租金一個月一個月地滾動,造成了巨大的成本。

圖片來源於南國早報

另外,ofo的自行車投放,有些城市站負責人嫌麻煩,直接外包給雲鳥、德邦等物流供應商,他表示,比起自己運送,外包的成本多出30%-50%。

至於外界一直提到的運維成本,李銘提到,很難像外界那樣去量化,因為並不是每輛車都真的得到了維護。

「一個公司越到基層越重要,但是運維根本談不上精細化管理。」李銘說。

這個城市的運維有50多人,加上兼職的人,也顧不過來三萬輛車。

他提到,運維的工作是巡檢,看到有問題修理一下,而不是根據報修一輛輛處理。「沒有派人去修理,沒那麼高級,報出來沒人管的。」

關於車子的定位系統,他笑了笑,「和你們在頁面上看到的差不多。後台並沒有更智能。」

有些運維巡檢,也不好好檢查,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走個過場。認真的運維,則被車子的質量所累。據他介紹,最早期小黃車還是機械鎖,很容易被撬開,輪胎的質量很一般,經常爆胎。

直到2017年底,ofo才給運維人員配備手機,進行數據監控。

他記得,離開之前,運營和運維的支出,每個月在二三十萬左右。修不過來的車就存在倉庫,倉庫常常是爆倉狀態。錢滾錢的模式之下,城市站入不敷出。他也直白地表示,光是每月二十多萬的成本,就賺不回來。

關於ofo燒錢,內部幾乎是默認的姿態。一位ofo老員工在接受《創業家》採訪時提到,有一次開會,一個高管對著全國城市經理半開玩笑的說:「ofo現在不差錢,錢都花不出去,要你有什麼用?」

這位員工還提到,2017年大擴張期間,ofo花2000萬元冠名衛星,1000萬元請鹿晗代言。這都令基層員工覺得是在胡鬧。

那時候,鋪車數量的不斷上升,刺激著ofo的員工。

李銘提到了一個場景,像是「畝產萬斤」的大躍進時期的現象:ofo推進月卡的時候,有人為了把月卡賣出去,左手把月卡遞出去,右手也把錢遞給了對方。相當於是免費送給用戶。而這些錢,最後找個理由報銷了就行。「賠錢賺吆喝,這是為了完成上面的目標,為了數據好看。」

站隊

令李銘意外的是,後來滴滴高管的入局,貪污腐敗的問題反倒有了一點改善。

2017年7月,滴滴派出三名高管進駐ofo,其中滴滴品質出行事業群總經理付強出任執行總裁,滴滴開放平台負責人南山擔任市場負責人,滴滴財務總監Leslie Liu出任CFO。

這給了ofo內部不小的震動。李銘提到,聽到這個消息時,一位剛剛升職的城市經理,因為感覺有些「心虛」,申請調回了原來的崗位。

但滴滴和ofo的僵局,之後阿里的入局,三者的博弈導致了新的管理問題——站隊。

2017年4月,螞蟻金服戰略投資ofo。阿里系成為ofo股東席的座上賓。7月滴滴高管入駐,被外界解讀為是為了加強對ofo的控制,11月,戴威就讓滴滴的幾位高管「強制休假」。

與滴滴陷入僵局,ofo後續的救命錢大部分來自於阿里系。阿里背景的員工也陸續出現在了ofo。

李銘提到,公司到後面管理很混亂,他在短短時間裡,換了三個領導,每個領導的管理方式都不同,給他打的績效相差甚大。

「這裡和古代官場沒什麼區別。就是要明哲保身。」他說。

滴滴背景的員工和阿里背景的員工陸續出現,讓他覺得自己越來越邊緣。他記得一次去開會,城市經理中,有一大半是來自阿里的。「你說我能混進去那個圈子嗎?要麼假裝什麼都不知道,要麼被邊緣化,要麼被裁掉。」

他提到,後期的城市站管理,還出現了任人唯親的現象。領導給自己招來的人打高績效。績效直接關係到升職加薪。

這點也是李銘決定離職的原因。他覺得,自己沒辦法繼續陪著ofo戰鬥了,因為能力在升職體系中並不是最重要的,這點也令很多員工感到心灰意冷。

強弩之弓

去年年中開始,ofo開始陸續被曝出資金鏈問題。到去年年末,在一大批共享單車倒閉的寒冬之下,ofo和摩拜的競爭也難以為繼。

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朱嘯虎去年積極推進ofo和摩拜的合併。在他看來,「唯有合併才能盈利。」

但戴威隔空喊話:「非常感謝資本,資本助力了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資本也要理解創業者的理想和決心。」

最終的結局是美團全資收購摩拜,而ofo繼續孤軍奮戰。

對李銘來說,聽到合併的可能性,他是開心的,如果真的合併,公司發展的可能性能夠更大一點。

幸運之神並沒有眷顧戴威。ofo的獨立之路走得異常艱難。

在持續被曝出欠供應商款項、將被滴滴低價抄底、押金難退等負面新聞之際,ofo開始了自上而下的架構調整。

首先被裁撤的海外市場,從今年6月開始,ofo陸續宣布停止在以色列、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的業務。

據李銘介紹,從今年年初開始,不少城市站直接面臨被關停的命運。

李銘提到,今年4月開始,ofo曾經試圖在三四線城市推行「代理」模式。有人嘗試過,很快就撤了。「很簡單,這個生意不賺錢。換句話,如果賺錢,我自己幹嘛不接?」

代理模式走不通,也並沒有阻擋ofo精簡人員的腳步。今年6月,ofo聯合創始人於信在接受《財新》採訪時表示,ofo裁員目標是,到2018年5月中旬,從1.2萬降到9000人。

ofo也試圖推進B2B業務,圍繞車身廣告、app端內廣告有過系列動作。李銘告訴鋅財經,戴威很重視這塊業務。

在ofo,戴威親自抓的兩個部分,一個是區塊鏈,一個就是B2B。

據媒體報道,其車身廣告,最低價位是160元/輛/月,加了車軸部分廣告的品牌定製是2000元/輛/月。ofo在6月份曾經宣布,B2B事業部成立兩個月,業務營收超過1億元。

但李銘提到,這塊深受重視的業務賣得並不好。「B2B偶爾談成一單,大家都高興得要命。」

ofo內部實行全員B2B計劃,作為城市經理,他也試圖幫ofo的車身廣告談客戶,但是坦言很不好談。他的心態多少代表了ofo城市經理的普遍心態:「又沒給錢,我幹嘛去談?就算有提成也不多,我多填點報銷就好了,說不定還比這個多。」

11月19日,ofo小黃車的官方服務號,出現了一篇文章《一個長期喝蜂蜜的人,竟然變成了這樣?》,疑似是一款三無產品的軟文,在一片質疑聲中這篇文章被刪除。據新浪科技報道,ofo小黃車的公眾號接軟文的最低報價為48萬一條。

11月23日,ofo與PPmoney理財平台異業合作推出了一個退押金的新形式。ofo用戶可以「一鍵升級」,成為PPmoney新用戶,將99元押金轉變為100元PPmoney特定資產,以另一種方式退回押金。但該理財服務上線不足一天,就在各方聲討聲中下線。

退押金操作流程

這一切,都顯示著,ofo真的沒錢了。

巨大的壓力下,戴威承認ofo真的很困難。據《中國企業家》報道,戴威在11月14日的內部會上承認,三四個月前想過放棄,因為「真的沒錢了,不想管了。」

關於最受外界關心的問題,他回答,ofo不會倒閉,其他都有可能。

離開後的李銘,偶爾會想起2018年初舉辦的年會上沉重的氣氛。他提到,ofo勒緊褲腰帶給大家發了年終獎,他很感謝ofo最後對員工的情義,但也認為今日的局面是必然的:「ofo的失敗,在於投資人太瘋狂、公司擴張太快,管理沒跟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後失控。」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李銘、薛斌為化名,上述內容來自鋅財經對ofo前員工的採訪,已備份錄音。)

近期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國產手機正在大踏步挺進歐洲
美國「黑五」網上銷售62億美元破紀錄 智能手機貢獻20億美元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