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未來你在 Apple Store 排隊,可能是為了買球鞋

未來你在 Apple Store 排隊,可能是為了買球鞋

Text/VV

Editor/VV

「致敬」這件事情在時尚圈,其實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撞臉的操作,但無非都是時裝品牌、運動品牌之間的撞臉。但是當Versace 的球鞋設計師 Salehe Bembury拿出了一雙帶有彩虹元素的白色球鞋時,我們看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致敬」對象——Apple。還記得去年,全球僅剩2雙的Apple運動鞋被拿出來進行拍賣,而最後1.5萬美元的高價也令人咋舌。想不到90年代時,蘋果公司為自己員工推出的「工鞋」,如今卻變成了收藏品。不過當我們順藤摸瓜去看看Apple的Archive時,著實再一次被這個公司折服,當然不是因為那些動輒上萬的手機,而是Apple的服裝線。

「工服誕生記」

誰也不會想到一次普通的日本行

卻造就了Steve Jobs後來幾十年如一日的經典穿著

故事還要從80年代初期講起,Steve Jobs去到日本參觀SONY公司的總部,他發現SONY的員工們都穿著由公司配發的員工制服,於是他向時任SONY總裁盛田昭夫「請教」這一企業文化。盛田昭夫告訴Steve Jobs,在戰後的日本,人們因為貧窮而買不起服裝,很多企業便向員工發放工服。久而久之,這種制服文化便形成了,同時盛田昭夫認為,員工穿上印有自家Logo的服裝,有利於為員工帶來歸屬感和認同感。Steve Jobs回來回憶道,「從那時我就決定要讓Apple的員工也能夠得到這種歸屬感。」

當時為SONY設計服裝的設計師,是大名鼎鼎的三宅一生,他為SONY公司設計的是一種防撕裂的尼龍夾克。而Jobs也找到了三宅一生,希望他能夠為Apple設計一款馬甲。當Jobs帶著幾件Sample面向Apple公司的員工並希望他們能夠穿上這些「工服」時,「我被從台上噓了下來,人人都覺得這個點子簡直爛透了」。後來Jobs只好找三宅一生為自己設計一身適合工作時穿著的服裝,而當他看到三宅一生設計的高領衫時,立刻就被這些服裝打動,在今後的幾十年里,我們才能看到Jobs樹立起的這一經典造型搭配。所以Apple公司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件服裝單品,是三宅一生為Jobs設計的高領衫。

連童裝都包含在內的The Apple Collection服裝

直到Jobs離開Apple後的1986年,Apple的第一個服裝系列才正式誕生,也有很多人認為這一套服裝單品與Jobs並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這套名為The Apple Collection的服裝系列,與Jobs平日里黑高領衫加牛仔褲的搭配風格有著很大的差異。在這套The Apple Collection中,儘是Oversized的T恤,彩色的衛衣和帶有彩虹Apple Logo的彎檐帽。同時,在個系列中,除了成人的服裝,更是有童裝,甚至有你想能到的任何配件。要知道,在1986年,在生產服裝的同時也做包括生活用品的「配件」的公司,可是少之甚少。如今Z世代的「Fuccboi」們為了Supreme這樣的街頭品牌們推出的配件搶破了頭,可是回頭想想,Apple才是這樣做的鼻祖啊。試想如果Apple如今還能夠每一季延續這樣的服裝線,並且再相應地推出些配件,可能「潮流界」就真的沒有「Supreme們」什麼事了。

如今想想「Supreme們」推出的配件產品

是不是也不過如此?

然而這樣的服裝在當時卻遭受了世人的嘲諷,看來當時的電子行業或許或多或少地小瞧了剛剛涉足「時尚產業」的Apple。不過事實證明這樣的設計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上文提到的白色球鞋在2017年拍出了1.5萬美金的高價便是最好的佐證。同時如果我們認真去審視這個The Apple Collection中的服裝,每一件的設計在現在看來都透露著一份雅緻,大Logo、Slogan型的話語、撞色的服裝,在現今看來也是搭配性能極佳的單品。

「時尚界新巨頭」

早在80年代「蘋果表」的概念就已經出現了

現在,隨便你去問身邊任何一個人對Apple的理解,相信所有人的回答都會圍繞著電子、科技展開。難道Apple在時尚領域的探索真的停滯不前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信你去看看所謂「時尚人士」們在電子產品上的選擇,如果這還不夠直觀,看看Apple Watch的發展歷程。

由左至右

colette:創始人colette: 創始人 Sarah Andelman

老佛爺Karl Lagerfeld

《VOGUE》主編 Anna Wintour

Apple設計師 Jonathan Ive

工業設計師Marc Newson

看看2014年Apple Watch發布時,Apple找來了多少時尚媒體來參加他們的發布會。顯然Apple認為這些時尚媒體的讀者,會是Apple Watch潛在的用戶。當Apple開始想在歐洲推廣Apple Watch時,將首站放到了時尚之都巴黎的潮流名所colette:。

如今時尚、潮流產業呼風喚雨的人們

幾乎都在這裡了

平時關注潮流資訊的朋友可以自習回想下,在這些打通了人脈和市場以後的日子裡,Apple推出了多少與潮流、時尚界的合作:Hermes、Nike、fragment design、sacai、Head Porter…

不僅如此,Apple所拉攏的時尚人士如果統計起來,也是讓人咋舌。除去各位媒體界的主編們,一場Apple發布會上吸引來的名人們的名字加在一起,就足夠讓人震撼了。從 2013 年開始,Apple找來了 Saint Laurent 前 CEO Paul Deneve 、Levi』s 高級副總裁 Enrique Atienza、BURBERRY 前 CEO Angela Ahrendts 、 TAG Heuer 前全球銷售副總裁 Patrick Pruniaux 等時尚界大人物。試想,如果Apple只是潛心搞電子科技,要這些時尚界大佬們做什麼?Apple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都已經向外界承認,Apple是在有意地想要向時尚界進軍。所以當Apple坐擁這些時尚領域的大佬時,我們對於Apple的未來,便更是期待滿滿了。

Apple Park Visitor Center中販賣的紀念品

時至2018年,你還能夠Apple Park Visitor Center中買到一些來自於Apple的服裝「紀念品」,如果你足夠細心,一定能夠在這些T恤和托特包中找到The Apple Collection上的細節和理念。以上種種消息都表明,Apple是有「收復失地」的決心和考慮的。

「Apple 狂想曲」

Apple Gift Catalog

當然,Apple想要踏足時尚圈,當然還面臨著一些挑戰。如果想要成功在時尚圈站穩腳跟,解決好這一系列問題將會為Apple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如果Apple真的願意拓展自己的業務,在此我們不妨先來結合上述的這些既成事實暢想一下如果Apple能夠真正意義上成功進軍時尚圈,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轉化自身用戶群體』

80年代時Apple的「辦公用品」

Apple的消費群體與許多時尚潮流品牌、運動品牌的消費者是有很大程度上年齡的重疊的,2017年,中國最大的手機零售平台京東發布了以「2009-2017 果然精彩」為主題的京東平台iPhone大數據報告,該報告涵蓋了近十年京東銷售的iPhone數據,數據表明26-35歲消費者為在京東平台購買iPhone的主力軍,而16-25歲人群的佔比也一路飆升,截止2017年,這兩組人群的總佔比已經高達31%,同時,這兩個年齡段的人群,也是最容易消費運動裝備、時尚潮流服裝的。在這一方面,Apple可以有效地利用自身現有的平台對自己的服裝產品進行推廣,便能夠輕鬆地讓Apple電子產品的使用者了解到Apple的新業務——服裝、球鞋。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Apple的利好消息是,報告表明,70%購買Apple產品的消費者,復購的周期是2-18個月,這就說明,大多數的消費者會非常重視產品帶來的新鮮感,新品的上市更加能夠刺激消費。所以如果Apple按照消費者的復購周期來制定自己服裝、球鞋的發售策略和周期,會更大程度上吸引消費者購買。

『多元化定位』

1986年的Apple

針對不同階層的用戶定位設計了不同風格的服裝

既然是生意,就不會避免競爭。在Apple這個電子巨頭正式踏入時尚圈之前,如何告訴消費者自己的賣點,也顯得尤為重要。畢竟現在T恤和托特包只能夠作為周邊產品進行販賣,當Apple想要真正站穩的時候,如果還是只售賣普通的服裝,那便失去了自己的競爭力。所以告訴消費者自己的賣點和與眾不同之處,就成為了及其重要的一個步驟。

同時,找准自己的定位也尤為重要。這一點,在電子產品上,Apple就已經做到了為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檔次的產品。許多運動、服裝品牌也在推出自己的支線。如果Apple能夠將自己的服裝、球鞋品牌分成不同的產品線,用高端產品和快銷產品等不同定位的服裝,便能夠滿足不同購買力的消費者的需求。這樣做的另外一個好處是,能夠保證自己高端產品的品質和質量的同時,快銷線產品結合當下潮流熱點,做出迅速的市場反應,以價格和速度,也能夠與傳統的服裝品牌進行競爭。

『可穿戴設備開發』

依舊難以與Apple Watch分庭抗禮的

TAG Heuer Connected

其實可穿戴設備已經是一個在現在已經相對成熟的領域,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硬體設備,更是通過軟體支持以及數據交互、雲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如今的可穿戴設備,已經開始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早年間Nike和adidas相繼推出Nike Plus和Mi平台,目的便是收集運動者在運動過程中的數據,並且用這些數據為人們帶來更好的運動體驗和表現。如今對Apple這一科技巨頭來說,技術上的支持絕對不是難事,而且對於一再強調外觀的Apple來說,軟體和硬體的體驗勢必也是其設備的一大賣點。

目前,Apple Watch已經成為了市場上最為暢銷的可穿戴設備,上個季度,Apple Watch的出貨量達到了470萬部,不僅如此,LVMH旗下的腕錶品牌Tag Heuer近年來也開始開發智能手錶產品,這就說明Apple在可穿戴設備開發這一領域已經讓時尚界開始展開對策,但是在市場的反響上來看,Apple還是更勝一籌。如若能夠在自己的其他服裝產品上加入相應的資源,Apple就還能夠在這一方面的市場上佔據龍頭地位。

『關於iTunes的合作』

運動品牌拉來頂尖的運動員們的代言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而如今運動品牌更是非常注重非運動員例如歌手、演藝明星對於自己品牌的影響。有了名人帶貨和粉絲效應,從來不會發愁賣產品。當iTunes榜單愈發成為各大歌手、粉絲注重的「戰場」時,Apple如果能夠合理地整合這些來自iTunes的資源,按照季度或月份與榜首的歌手進行合作,推出聯名單品,甚至是演唱會周邊產品,一定會在這方面得到可觀的收益。還記得Apple Music代言人Taylor Swift在廣告中跑步機上摔出的那一跤嗎,Apple的播放量在這之後多出了325%,而iTunes上的購買量也增長了4倍。看看Justin Bieber、Kanye West、Travis Scott、The Weeknd近些年的演唱會周邊銷量,如果Apple能夠談得攏這些人,一定能夠帶來可觀的收入。

iTunes Festival這一重要的音樂盛世在每年也都能夠吸引無數的樂迷們,每年的iTunes Festival便也成為了一個重大的商機,在音樂節期間,Apple亦能夠以iTunes Festival為主題推出一系列演出周邊服裝甚至是粉絲定製服務,這樣的策略不僅僅能夠將拉來更多的音樂迷們,同時也能夠為自己原本的消費者製造新鮮感。

『繼續拉攏時尚界的關係』

《Holiday-Share Your Gifts》

還沒看的朋友可以去補課了

當「帶貨」一詞被創造出來時,就註定了粉絲經濟的如今的重要性。憑藉如今Apple已有的時尚資源,已經能夠在很多時候為自己創造出不俗的銷量了。雖然聯名一詞在如今或多或少有些泛濫,但是如果Apple可以適時地與自己交好的大人物們合作推出聯名產品,便能夠保持住自己在時尚界的熱度,在時尚界站穩腳跟。在過去,我們已經看到了Apple Watch聯袂了無數在時尚、潮流界影響力深厚的品牌,與Nike連續性的合作更是將這種理念根深蒂固地傳遞給了受眾。如今,Apple也是時候在其他的領域推出一些讓消費者們眼前一亮的單品了。

在最近Apple釋出的今年聖誕節假日廣告《Holiday-Share Your Gifts》中,相信眼尖的朋友已經注意到了動畫中Mac Book上鮮艷的Supreme Box Logo了。雖然很多用戶都有將貼紙貼在電腦上的習慣,但是這一次操作,還是讓人不難不想難道Apple真的要在潮流這方面展開新的大動作了。相信如果這個合作真的能夠被雙方共同呈現出來,以Supreme的影響力看來,Apple的服裝產品「出道即巔峰」也不是不可能了。

『發布會上做文章』

或許未來的某一次Apple發布會

就要有模特拎著這樣時髦的包袋走秀了

相信有很多「果粉」們都會關注Apple每年新產品的發布會。本來Apple的發布會就是一個萬眾矚目的大IP,再加上近年來時尚媒體、時尚人士(例如藤原浩、Virgil Abloh等)都成為了Apple發布會上的座上賓,更多的潮流人士也將目標投向了Apple的發布會。如果Apple將自己的新球鞋、服裝拿到新電子產品發布會上,以走秀的方式呈現,本就人氣頗高的Apple的發布會能夠為這些服裝產品的曝光帶來巨大的流量,同時,連為秀做宣傳的預算都省下了。

在今年2月的Apple股東大會上,Tim Cook提出了要「傳遞好交接棒」的重要問題,並將Apple現任零售高級副總裁Angela Ahrendts推到了大眾視野。對於Apple下一任掌門人,外界普遍看好的人選是Angela Ahrendts,她是目前Apple管理層唯一一位女性,同時,值得注意的一點是,Angela Ahrendts的老東家,正是時裝品牌Burberry,而在此之前,她還就職過Warnaco、DKNY、Kate Spade和Liz Claiborne等時裝品牌。所以如果Apple未來真的被交付到Angela Ahrendts手中,以她對於時尚的理解和過去在Burberry積攢下的經驗和人脈,或許在Apple發布會上看秀可能只會是最基本操作,搞不好在未來的某一天,你在巴黎時裝周的主日程上也能夠看到Apple的名字。

『以經典元素為滲透』

The Apple Collection將經典Apple元素用到極致

要抓住消費者的心,自然要拿出最得人心的設計。在中國用戶開始接觸Apple產品的這些年裡,Apple已經逐漸成為了消費者們心中一個經典的大「IP」。近些年來各大品牌開始在Logo上下功夫,將自己最為經典的品牌形象作為設計元素放進自家的產品,而Apple本身的蘋果Logo在早前的The Apple Collection中也被填充上彩虹的塗裝。如今如果Apple若向進軍服裝、球鞋領域,將自身的Logo作為設計元素,一定也會引來一眾「果粉」的歡迎。同時,為自家經典的電子產品推出Photo Tee,亦能夠在抓住服裝市場的同時,再一次為本身主打的電子做出高效率的推廣。每每IOS系統更新,emoji都會成為一大部分用戶更新的重要原因,而Vetements、COMME des GAR?ONS這些人氣品牌,都曾以emoji為設計靈感推出單品,事實證明當這些屏幕里的emoji跳出手機,也有著相當大的消費群體。如果Apple能夠專門為像是emoji這一類屬於Apple的經典元素開發出一個服裝、球鞋系列,相信還是有很多「果粉」願意支持的。

『讓衣服會說話』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像筆者一樣,在無聊時會與Siri聊一會兒天。如果Siri被放進衣服或球鞋,這一強大的功能便可以為穿著者在生活在帶來諸多便利。要知道,除了打電話、發簡訊、問天氣、設鬧鐘,Siri還有著相當大的功能,緊急求助、查找Air Pods、設定系統、語音翻譯等等能夠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的功能。2017年,「巨石強森」出鏡了一部關於Siri的電影——《The ROCKxSIRI Dominate the Day》,這部影片延續了好萊塢式的瘋狂和誇張,同時也展現出Siri的強大功能,在片中一直手持iPhone的The Rock稱Siri是與他合作的最偉大的明星。回頭想想網路上關於Siri的那些MEMES,Siri這項改變了手機行業的功能,所具備的影響力早已經超過了這項功能本身。如若未來Apple能夠讓我們穿上「會說話」的衣服或者球鞋,也將會成為服裝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創舉。

相信許多影迷們在觀看Marvel系列電影的時候,都會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夠擁有一個像鋼鐵俠的Jarvis一樣的智能AI管家,如果Apple真的能將Siri強大的功能與自家的服裝、球鞋相結合,那麼人人擁有Jarvis也將變成可能。

『如何設計發售形式』

「All Apple Everything」

現如今,發售形式已經成為了許許多多品牌非常看重的一個要點,吸引消費者的不僅僅是一個品牌的文化、優質的產品和背後引人入勝的故事,有一個好的發售機制,也能夠非常大地影響購買者的消費體驗。所以能否設計出抓人的購物體驗、或者開發出讓消費者喜歡的線上購物形式,會成為Apple服裝、球鞋產品能否成功贏取消費者得關鍵因素。平日里我們購買Apple電子產品無非是網路途徑和實體門店選購,在網路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許多消費者的購買方式日漸偏向於線上,然而線下的身臨其境的購物體驗則是線上無法提供的,Apple如果能夠將線上線下進行有機的結合,便會為消費者提供出非常優質的消費體驗。

Apple的老朋友Nike如今已經開發出了線上(APP)和線下(旗艦店鋪)相結合的新玩法,而AR、定位、線上遊戲等等多項發售機制也為消費者得購物體驗增添了許多樂趣。相信對於作為科技巨頭的Apple來說,開發出這樣一系列技術和軟體絕非難事。iPhone的誕生已經成為了改變手機行業的轉折點,而對於未來Apple的服裝、球鞋產品來說,好的發售機制絕對會成為產品本身外錦上添花的部分。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已經和筆者一樣對於Apple進軍時尚圈的未來充滿了憧憬。在過去的幾十年里,Apple這樣一家以創新和創意為本的公司,總是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屬於自己的驚喜。1986年的The Apple Collection或許是當時Apple公司的一個小插曲,但是現在,當Apple已經坐擁了如此豐富的時尚資源後,我們很難不去推想未來Apple會在時尚界走多遠。

說不定你下一次在Apple店鋪門前排隊,就是為了一件衣服或是一雙球鞋。

「文中圖片來自 Apple, Goog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ZE傳媒 的精彩文章:

當 Nike SB Dunk 成為 Sandy Bodecker
這雙最「公牛」的 Air Jordan 11 終於要回來了!

TAG:SIZE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