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美國民俗學:四大關鍵詞必須了解!

美國民俗學:四大關鍵詞必須了解!

學術探討

「社區」既是公共民俗學者的研究合作對象,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中的研究課題。美國民俗學會執行理事長傑西卡·安德森·特納博士應邀在北京師範大學發表演講,她以自己作為博物館館長與社區成員合作舉辦展覽的經歷,考察了以社區為驅動的公共民俗學研究方法、文化遺產與可持續發展以及民俗中的平等與社會公正。

原文 :《以社區為驅動的美國民俗學研究》

作者 |美國民俗學會執行理事長 傑西卡·安德森·特納

圖片 |網路

社區主導的「遺產之路」

美國政府和社區管理者以及大眾對待遺產的態度是發展變化的。五十多年以前大家認為應該「保留遺產」(Preserve Heritage)。經過一系列發展變革,人們對於遺產、傳統音樂、語言等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和理念,認為應該「發展遺產」(Develop Heritage)。

目前美國有很多「遺產之路」(Heritage Trail),例如肯塔基州關於酒文化的遺產之路,弗吉尼亞州的音樂之路(The Crooked Road)和礦產之路等。這些遺產路徑的設置類似於生態博物館的理念,受到政府的保護,向大眾傳播傳統民俗和文化。弗吉尼亞州是美國鄉村音樂的誕生之地,這裡有一條著名的「音樂之路」,旅遊局參與對遺產開發和宣傳,製作民間音樂家表演的精美視頻,組織豐富的音樂活動和交流會,來吸引更多的人來旅遊。這條貫穿了十九個鄉村,五十多個小鎮的鄉村音樂小路,蜿蜒穿過阿巴拉契亞山脈,沿途有九個主要的音樂展示區以及六十個附屬展示地,還有二十五個戶外露天演出場所及各類博物館。當地普通居民積极參与到鄉村音樂的展示和遺產開發的過程中,利用每年舉辦各種音樂會、節日慶典的機會,向遊客宣傳展示當地的音樂遺產文化。民間音樂家和居民聚集在各個展示區,甚至在停車場就開始現場表演,當地的年輕人也有機會學習傳統的音樂文化並參與表演。由於年輕人的參與以及自身的活力和創造力,旅遊、民俗文化和生態發展得到振興。公共民俗學者將學術的理念轉化為公共實踐的分享,社區通過旅遊、生態發展和商業等多種渠道籌措資金,發揮社區的主導作用。這條音樂之路將沿途自然風光、傳統的民間音樂結合在一起,平衡音樂、遺產和文化發展之間的關係,對遺產的保護與開發二者並舉,由原來對遺產單純的保護和保留轉變為深度發展。音樂之路沿途的現場演出、博物館、音樂展示等各種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當地社區居民,也歡迎遊客的加入,這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也是音樂和文化的傳承之路

博物館在遺產保護和傳承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布里斯托爾市(Bristol)是美國鄉村音樂的起源地,這裡有著名的「鄉村音樂誕生地博物館」。博物館的展覽通過錄音帶、樂器、手稿、服裝、照片等各種形式,向人們展示美國鄉村音樂發展的歷史進程。在博物館,觀眾可以收聽音樂,觀看音樂視頻,甚至可以製作自己的音樂作品。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美國錄音技術的發展使得異地的錄音記錄成為可能,博物館保存了記錄鄉村音樂誕生之初以及後期發展歷史過程中的大量錄音帶。此外,博物館還保存了鄉村音樂約翰尼·卡什(Johnny Cash)等著名音樂代表人物的相關記錄。更為重要的是,博物館收集整理大量的社區普通人和當地民間音樂家的演唱活動記錄。「社區」和「社區普通人」是其中的關鍵詞,這是因為鄉村音樂對於他們辨別自身的歷史是有意義的,通過參觀博物館,了解到家族以及社區的音樂歷史和文化,認識到遺產對自己意味著什麼。

美國公共民俗學的關鍵詞

「民族志、記錄、展示、社區內的長期參與」是美國公共民俗學的關鍵詞。公共民俗學是基於具體、真實的社區,與社區實踐活動結合在一起。民族志是公共民俗學的基礎,記錄與展示是公共民俗學的重要體現,展示主要面向普通人,讓社區大眾受到影響。公共民俗學和理論民俗學是相互融合的,前者需要後者的理論支持,後者也需要前者的介入和調查。公共民俗學者可以收集、整理每個社區的鄉村音樂檔案,採訪民間音樂人及其家人,挖掘音樂背後的人文故事,也可以利用節慶活動向人們介紹、展示本地的民俗和歷史,將學術理念轉化為面向公眾的實踐。引導人們認識遺產的產生過程,了解技術發展對遺產的影響,引導大眾對社區遺產產生興趣,在獲得傳統知識的同時感覺自己是社區歷史的一部分,參與遺產的傳承活動。

學者對於社區遺產項目調查的主要方式是「以社區為驅動」的模式,這不同於以前的「以社區為基礎」的方式。在「以社區為驅動」的調查模式中,社區及其成員是主導者,主動選擇研究主題以及選擇展示什麼,這種主動選擇會讓社區工作更有活力。公共民俗學者在其中只是引導作用,成為研究項目的合作者。如布里斯托爾鄉村音樂誕生地博物館,除了通過展品向公眾展示鄉村音樂歷史外,還有開放的鄉村音樂電台。電台主持人是社區的年輕人,他們可以自主選擇社區傳統文化的研究主題,自主製作傳統音樂節目,選擇播放音樂的內容,既可以是自己家族音樂傳統的歷史以及對民間音樂家的訪談,也可以播放傳統鄉村音樂、現代鄉村音樂、藍調音樂等。當地的民間鄉村音樂通過電台這一傳統的方式走向千家萬戶。

遺產傳承的可持續性

經濟的發展、社區的驅動、民俗文化的教育和學徒項目可以保證遺產傳承的可持續性。首先,「本土的學習」(Local Learning)和教育,使中小學教師學習如何將民俗傳統帶入課堂,學習如何在學校里展示社區的民俗文化和傳統知識,這是一種保證遺產可持續性傳承的方式。弗吉尼亞大學的「學徒計劃」受到美國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讓年輕人專門向音樂傳承人學習音樂,並由學者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再選出新的傳承人。

其次,弗吉尼亞州的經驗——「宴會音樂節」(Feastivals)的方式,通過宴席節慶活動的舉辦,個人自帶菜品,將飲食和音樂展示結合起來,欣賞音樂的同時品嘗美食,學者講解相關背景知識,讓民眾充分參與體驗社區的音樂傳統和文化。西弗吉尼亞在每年四月蘑菇剛長出的時候,會舉辦關於蘑菇的節日,教會人們辨認和尋找蘑菇的知識以及烹飪方法。

最後,利用博物館夏令營的機會,和學生分享傳統文化。布里斯托爾鄉村音樂誕生地博物館會舉辦為期五天的學習鄉村音樂的夏令營,組織學生學習傳統音樂和樂器,讓孩子們認識到「博物館是有趣的」、「博物館是重要的」。

平衡社區需要、平等和社會公正的關係

公共民俗學者在記錄和保存民俗檔案的過程中,不應遺漏部分其他人群的記錄。例如,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民俗記錄除了傳統的西班牙後裔以外還有新墨西哥人,田納西州的移民社區主要是記錄拉丁美洲人後裔。美國一個著名的非洲裔班卓琴(Banjo)演奏家曾經問民俗學家,為何他們只進行民族音樂的研究而不去研究和記錄那些非洲裔的美國音樂家。因此,音樂家是社區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修正以往的話語體系。現在要用「傳統知識標籤」(Traditional Knowledge Labels)記錄社區遺產,用本土語境和社區的話語體系、本土的知識話語解釋社區的傳統文化,讓社區自主選擇什麼是本土的知識標籤,在遺產的分類、存檔和記錄過程中使用本土話語知識。這也是當下美國、加拿大很多學者,以及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圖書生活中心等機構認可的話語體系。

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傳統知識標籤體系是基於本土語境(Local Contexts)的,本土的重要性就在於本土語境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傳統知識標籤體系的建立是一個長期費時的工作,但是對於公共民俗學者來說是最好的實踐。所有的文本記錄只能用於教育目的而非商業目的,而且社區可以隨時取回自己的記錄。研究者除了思考如何整理文獻檔案,還要思考如何參與、做什麼以及如何做的問題,旨在讓社區受益,這是對社區文化體系的尊重,也可以協調社區需要、公平和社會公正的關係。(本文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張立群翻譯整理,譯文略有刪改。講座現場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彭牧翻譯,並致謝忱。)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34期第5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鄧曉芒:美學衰落?不,還有傳情論美學的堅守(一)!
一個祛魅的時代,一群「賦魅」的粉絲……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