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椅子,丹麥設計的符號
點擊上方
「藝術與設計」
可以訂閱哦!丹麥是一個崇尚設計的國度,雖然人口不多,國土面積不大,丹麥的設計與手工藝卻享譽世界,甚至對全球設計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丹麥設計追求品質和舒適,一把椅子就能通過其設計體現對生活的高品質追求。丹麥設計師遵循現代與傳統的結合,力求形式、功能、材、色彩、質感以及成本的最佳平衡,從而打造人人皆可用之的平民化設計風格。今天,我們回顧丹麥的設計歷史,透過丹麥大師級設計師的椅子看透丹麥設計的精髓。
凱爾·克林特
> 凱爾·克林特的模塊沙發
凱爾·克林特(Kaare Klint,1888-1954年)是丹麥現代設計的開山鼻祖。1924年,克林特創建了哥本哈根皇家藝術學院的傢具設計系,並長期在此任教。他善於將現代技術與歷史傳統結合起來,提取傳統與現代精華,既注重功能主義,也尊重傳統。全新的丹麥設計學派也由他而來,他的設計受到19世紀英國鄉村傢具和中國明清時期傢具的影響。
1933年的Deck椅是克林特的傢具代表作品之一。克林特在對傳統家用甲板椅進行再設計,用藤條編織而成的椅面,將方便躺卧的部分設計成可以摺疊在坐面下且具備收放自如的功能。即便是在今天,克林特設計的這件甲板椅還是被認為是最漂亮的甲板椅,其功能性更是不言而喻。
在批量生產和標準化聯手之際,克林特是第一個在創造設計作品中研究人們需求的設計師。他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探索保證使用者使用的產品更適合使用者本身的最佳途徑,並且將材料學、工程學的內容應用到設計中,取得重大突破,良好地解決了使用者與用機器生產出的產品之間相互協調的問題。
克林特也直接受到設計民主思想的影響,1940年開始,他開始以更大的精力關注設計中平民意識的體現,並做了大量成功的嘗試。從事設計工作的年代,克林特致力於傳統與創新的平衡研究,在努力挖掘傳統的同時,賦予它新的造型及功能要求。
克里斯蒂安·韋澤爾
丹麥傢具設計師克里斯蒂安·韋澤爾(Kristian Vedl,1923—)曾在凱爾·克林特的指導下在丹麥皇家美術學院的傢具事務所學習。在克林特的簡潔風格和功能主義的影響下,韋澤爾設計出了一種全新的兒童椅,用一塊彎曲的膠合板做支架,為使座面可以調在不同的高度開了狹縫。也可以將兩個這樣的椅子連接起來以形成一個組合的椅子和飲食桌。
60年代,韋澤爾設計了著名的Modus系列傢具,有低靠背和高靠背的休息椅,沒有扶手的餐椅及配套的玻璃面的桌子。把懸帶固定到由花梨木製成的框架上,就形成了扶手和靠背部分,Modus系列也憑藉對填充了皮革懸帶的使用而聞名。韋澤爾畢生都致力於對材料的研究。1962年,韋澤爾憑藉塑料日用品傢具設計而被授予龍寧獎,這證實了他對材料的接受能力超過了傳統的傢具工匠。1972年,他開始探索羊毛的用途。作為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丹麥傢具設計師的領導之一,韋澤爾榮獲了很多嘉獎,包括在1957年的第11屆和1960年的第12屆米蘭三年展上的銀獎和金獎。
布吉·莫根森
同樣是凱爾·克林特得意門生的布吉·莫根森(Borge Mogensen,1914-1972年)是丹麥設計享譽世界中「最重要的一代人」之一。他的極簡主義功能設計在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依舊存在著廣泛的需求和影響。當人們談到二十世紀丹麥傢具設計的現代化與平民化,必然會提及丹麥消費者合作社FDB(F?llesforeningen for Danmarks Brugsforeninger)所屬的傢具設計部門,而其主事者就是布吉·莫根森。
1945年,莫根森設計的2214雙人沙發多次出現在影視劇中,特別是在雙方會議洽談的場景中。這款沙發只要顏色選得好,就絕對適用於各種裝修風格的客廳的使用。2214沙發使用皮革、高彈海綿、實木腳等材料,還是健康環保的一個不錯的選擇。莫根森的設計理念就是「越簡單越好」,他總會試圖用最簡潔有力的表達方式,來講述傢具中最富有人情味的設計品質。並且他的「好傢具讓人人都能擁有」的主張,也隨著工業化的普及而廣受嘉許。
波爾 · 沃爾賽爾
丹麥建築和傢具設計師波爾·沃爾賽爾(Poul Volther 1923—2002年)一生中設計了很多傢具作品,包括1951年為丹麥連鎖店協會(FDB)設計的一張精美的柚木餐椅,可以視為是對傳統的梯狀靠背椅的再加工。
而在10年後,他把類似的浮動元件用到他著名的科羅納椅(Corona)上,就像日食的縮時攝影一樣令人浮想聯翩。由經過冷化處理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做面料的層壓膠合板製成的橢圓形坐墊也可用作扶手。椅子框架最初是由結實的櫟木製成的,但在1962年改成了鍍鉻的彈簧鋼。
科羅納椅例證了丹麥設計先驅遠離現有傢具樣式的再加工,而走向較為雕塑化的綜合性設計語言的趨勢。正如那些體現當代樂觀主義精神高瞻遠矚的設計一般,它們是高質量產品,絕對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阿諾·雅各布森
阿諾·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1902-1971年)是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北歐建築師及工業設計大師,同時在傢具、燈飾、衣料以及各式各樣的應用藝術上都有著卓越的成就。他是最早將現代設計觀念引入丹麥的設計師之一,一生設計出了許多具有里程碑性質的作品。雅各布森設計作品中的經典之作——螞蟻椅,銷量比丹麥的總人口還多。
> 阿諾·雅各布森的蛋椅
雅各布森為哥本哈根皇家大飯店(The Radisson SAS Royal)大堂設計的蛋椅(Egg Chair)和天鵝椅(Swan Chair)是經典中的經典。據說,蛋椅的設計靈感是受到埃羅·薩里寧(Eero Saarinen)的子宮椅(Womb Chair)的影響,但是蛋椅的設計相對更成熟,整體來看,它的扶手和椅背結合起來就像是抱著一顆蛋,可以給人帶來十足的安全感。
天鵝椅的設計與蛋椅有相似之處,而在製造技術上卻有創新,曲面構成的椅身,幾乎看不到任何筆直的線條,合成材料生產的椅身被布料或皮革包裹住,也彰顯出雅各布森對於材質和舒適度的極致追求。
> 阿諾·雅各布森的蛋椅
雅各布森的設計訴求並不在人文,而完全體現在功能上。他的設計都是經過一番精密計算,在兼具實用性和耐用性的基礎上,盡量保持形式上的美感,同時還要契合工業生產方面的需求。
維納·潘頓
> 維納·潘頓的Cone椅
維納·潘頓(Verner Panton,1926-1998年)是丹麥極富盛名的設計大師,他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他豐富和與眾不同的想像力。這種天賦充分地體現在傢具、室內、展覽、燈具及紡織品等設計領域,被稱為 20 世紀最富於想像力的設計大師。
> 維納·潘頓設計的椅子
潘頓曾在阿諾·雅各布森的事務所工作過。他打破北歐傳統工藝的束縛,運用鮮艷的色彩和嶄新的素材,開發出充滿想像力的傢俱和燈飾。從50年代末起,他就開始了對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和化纖等新材料的試驗研究。60年代,他與美國米勒公司合作進行整體成型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椅的研製工作,1967年設計的Panton Chair,簡潔利落的線條,一體成型、造型完美,這種椅子一次模壓成型,具有強烈的雕塑感,色彩也十分艷麗,至今仍享有盛譽,被世界許多博物館收藏,也常常被運用在不同的空間。
> 維納·潘頓的Cone椅
潘頓還是一位色彩大師,他發展的所謂平行色彩理論,即通過幾何圖案,將色譜中相互靠近的顏色融為一體,為他創造性地利用新材料中豐富的色彩打下了基礎。與丹麥其他設計師相比,潘頓無疑是一個另類。他以堪稱顛覆性的方式,利用先進的技術與自身非凡的藝術感受力,創造了大膽而又極具情趣的設計,並集中表現出對社會、對人類前途的一種樂觀心態。
芬·尤爾
芬·尤爾(Finn Juhl,1921-1989年)是丹麥設計學派中的著名傢具設計師,他用手工藝與現代藝術巧妙結合的方法創造出很多耐看的傢具被稱為是幽雅的藝術創造。芬·尤爾也是第一位將丹麥現代設計帶向國際的設計師,是 20 世紀世界現代藝術的先驅之一。
芬·尤爾逝世後,他位於哥本哈根北部的故居免費向公眾開放,這個房子里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尤爾和妻子親自設計的。在他過去生活的家中,看得到大量的繪畫作品,這些現代藝術作品暗示了他對藝術的嚮往的追求。整個房子里的每一件裝飾物和傢具都讓人倍感親切和舒適。無論是從色彩還是從結構上看,尤爾的家都彷彿是一個自然流動的空間。
1940年,尤爾的第一張座椅「鵜鶘椅」問世;次年,造型典雅又俏皮的「詩人沙發」問世;此外,還有具有「骨椅」之稱的「44號椅」,至今仍是重金難求,據說目前只生產了 12 把;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扶手椅」的「45號椅」將舒適柔軟的墊裝椅板與外框架分離,不僅漂亮而且實用。1949 年打造的「酋長椅」將椅座與靠背從椅框分離,馬鞍狀扶手、盾牌造型椅背使之呈現出一種武器的象徵與獲勝者的王者姿態;1951年,尤爾設計出被譽為「最美麗沙發之一」的「貝克沙發」,而後其復刻版獲得了《Wallpaper》雜誌2010年設計大獎。
芬·尤爾打破了當時「設計必須簡潔並使用純粹的幾何圖形」的禁錮,轉而提倡設計品的有機形態。他用手工藝與現代藝術巧妙結合的方法,創造了被稱為是「幽雅的藝術創造」的有機傢具,這些作品在今天看來依舊優雅。
尤爾的設計創作受到原始藝術和抽象有機的現代雕塑影響,件件精雕細刻,表現出極強的北歐風格。他將幾何以及工業美學用金屬和線條充分體現,並把產品的舒適度融入到生產當中,將設計中的每個元素都組合得天衣無縫。尤爾曾說:「椅子不只是來觀賞的,而是被舒適地坐著。當然如果它夠好看,可以使你開心。」
漢斯·瓦格納
> 漢斯·瓦格納的環形椅
漢斯·瓦格納(Hans Wegner,1914-- 2007年)是 20 世紀丹麥乃至世界最偉大的傢具設計師之一,也是將丹麥傳統木工技藝和設計結合得最完美的設計師。他的作品不僅經常被冠以不朽、永恆、經典的美譽,更是所有設計博物館和愛好者必備的收藏。
瓦格納與中國有不解之緣,中國明式傢具能走向世界,他應該算是推手之一。瓦格納偶然翻閱到一本書中配有一幅坐在明代椅子上的丹麥商人的畫作,簡潔柔和的線條吸引了瓦格納的注意。隨後,他便開始動手設計,製作了第一把「中國椅」。此後他又不斷地進行修整,融入了現代美學和丹麥元素,最終打造出來的「中國椅」一經在丹麥和北美市場推出,便大獲成功。而他本人第一次見到中國明椅的實物,卻是在40年後。瓦格納成功地讓明椅的美學在現代設計中重生,這份「牆內開花牆外香」的貢獻,至今還沒有一個中國人或外國人能夠超越他。
> 漢斯·瓦格納的孔雀椅
瓦格納再一次聲名大噪是在1960年,美國首次總統辯論賽直播,肯尼迪坐的「The Chair」椅子上看起來比尼克松更舒適些,以至於一些人認為椅子是肯尼迪挑選的。這一細節,讓「The Chair」連同瓦格納再次火爆。但據瓦格納的女兒瑪麗安所說(Marianne):肯尼迪的背部因為曾經在一次直升機墜毀的意外事故中受過傷,所以他需要一把舒適的椅子才選擇了「The Chair」。
> 漢斯·瓦格納的叉骨椅
瓦格納被冠以「椅子的大師」等光環,他用92年生命、500多件作品為「椅子」譜寫了一曲蕩氣迴腸的交響曲。他尤其強調一件傢具的全方位設計,他認為「一件傢具永遠都不會有背部」。你可以深刻感受到他每個作品的純粹生命力,木頭的溫潤特質、簡約圓滑的線條、匠心獨具的造型,精益求精的匠心成就了瓦格納在設計領域無可撼動的地位。
artdesign_org_cn
藝術與設計
長按二維碼可以掃描關注我們哦!
※阿爾貝托?布里 Alberto burri | 從戰俘到當代藝術大師
TAG:藝術與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