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灝和《畿輔叢書》
一. 王灝其人
我曾祖父王灝,字文泉,河北省定州西關人,祖籍山西省洪洞縣,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遷居定州。他生於1820年,卒於1880年,清咸豐年間中舉,浩授中憲大夫。主要著作有《畿輔叢書》、《括齋文集》、《畿輔文微》和《畿輔地名考輯刊》等。他身材高大,性格豪爽,才思敏捷,治學嚴謹。他天性孝親友愛,熱心辦教育,他主持家政二十多年,凡本家親戚、內外族人和鄉鄰子弟等,都撫養而教育之,如同家人子弟一般。宗祠久已失修,他獨自出資修理完整,並在祠堂旁邊立校舍來教育族人中貧窮而失學的孩子。並重修《定武書院》等。
他熱愛中華文化,喜好收集書籍,自己沒有的必設法尋找,不計較金錢,有人拿來好書,就以高價酬謝,當他聽說有善本時,不遠千里必買得而後已。據記載,家中經史之書,存有一萬餘種,堂室都放滿。他深愛宋、元、明、清儒者之書,他收集自秦漢至清末兩千多年畿輔文人之佳作,共一百七十種,其中有一部份是流傳很少的圖書,特別是匯刻了清代顏元、李塨、尹會一、孫奇逢、崔述等人的全集,魏裔介、魏象樞、王源、陳儀、朱筠、舒位、朱珪、方履篯等人的文集,編撰成《畿輔叢書》。時任直隸總督李鴻章題寫了《畿南文獻》匾額,標榜其門,一時學者都仰之為泰斗。
王灝三十歲中舉之後,專心致力於編撰《畿輔叢書》達三十年之久,在叢書編輯的同時,開工用仿宋體雕刻書板。書板用棗木製成,約長30厘米,寬20厘米,厚2厘米。在王灝1880年去世時,叢書已全部編撰完成,尚有一部分書板未刻完,由王灝之子清末進士王延綸繼承父業,於1886年將書板全部雕刻完畢。全書訂成四百本,全套木刻板共三萬八千餘塊,專置於後花園十間瓦房內保存。
二. 王灝是如何匯刻《畿輔叢書》的?
我父親王思第,是我祖父王延綸的第四個兒子,是北京四十七中學的離休教師。在1986年叢書刻板完成100周年之際,他已年過八旬,他回憶並筆述了《畿輔叢書》的編撰情況。他寫道:「祖父王灝從1850年開始主持彙編《畿輔叢書》,將上至秦漢,下至清代畿輔文人的著作,從多方收集來,編成了這個泱泱大觀的叢書巨著。叢書原稿多系手抄本,需要整理校訂,就請來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榮城三傑等做這個工作,有的原著就是印刷體的,也照原書內容重刻成統一尺寸的書板,所請刻板師都是北京、保定有名高藝的篆刻者。當時文學家吳摯甫、張之洞、祁寯藻老前輩,或書信來往或來家共同研究編輯叢書事宜。胡景桂、孟慶榮參加了編輯叢書之事。黃彭年老前輩為叢書作了序,並親筆書寫八扇條幅的序文,曾在我家客廳中懸掛。叢書中有顏習齋、李恕谷之著作,有崔東璧遺書、傅青主著作、紀曉嵐著作等。為了編修叢書,祖父王灝準備了後花園內一套院落,計房二十餘間專供編輯者住宿和工作之用,編輯者的生活費用全由我祖父供應,並奉與酬金。其他花費、應用物品和材料之購買等,也由祖父支付,所以開支耗費甚大,家境由此中落。」
我父親王思第還寫道:「祖父王灝對讀書人的照顧資助也是很多的,如同鄉王瑚(字鐵珊)幼年時即在祖父家讀書,後功成名就,在清科舉考試中翰林。民國初年任北京京兆尹(即北京市市長)、江蘇省省長,後隨馮玉祥將軍從事革命。祖父王灝則在參加清朝科舉考試得中舉人後,無意仕途,專心編修叢書,使浩大的《畿輔叢書》彙編完成,又雕刻成書板,現已印刷成書而問世,使歷史先賢名著得以廣為流傳,為發揚中華文化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勛,也達到了我祖父之一生夙願。」
三. 《畿輔叢書》的保管和出版印刷
《畿輔叢書》木刻板是王灝與其子王延綸兩代人用三十多年(1850—1886年)時間匯刻完成的,耗資巨大。叢書刻板又經王灝子孫後代六十餘年精心保管,雖經八國聯軍、抗日戰爭等多次戰亂,該叢書木刻板依然保存完整無缺 ,直至定州土改之後。1947年定州解放後進行土改時,由於叢書刻板屬智力成果和文物所以當時對收藏叢書刻板的十間瓦房和全套刻板未做任何處理,仍保存原處。
由於定州當時還受國民黨軍隊進犯的威脅,為使這套叢書刻板不受戰火破壞,當時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的聶榮臻將軍明確指示,要妥善保管好這一寶貴文化遺產,在1948年將全套書板解運到老根據地河北省阜平縣。後經多次輾轉,只是在文化革命期間丟失了一千餘塊書板。在文革後期將三萬七千餘塊木刻板轉到定州市博物館內收藏至今。
王灝匯刻的《畿輔叢書》是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1985年經河北省文物局同意,專項撥款40萬元,由河北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畿輔叢書》。並委託香港三聯書店向國內外發行。目前,河北省社會科學院正在建設《畿輔叢書》網路版。不久之後,《畿輔叢書》將通過現代媒體廣為傳播,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文/王承琴)
附《畿輔叢書》所收書目:
《荀子》二十卷,附《校勘補遺》一卷。(周)荀況撰,(唐)楊倞注;(清)盧文弨、(清)謝墉校。
《春秋繁露》十七卷,附《凌注校正》十七卷。(漢)董仲舒撰;(清)凌曙注,《校正》(清)張駒賢撰。
《董子文集》一卷。(漢)董仲舒撰。
《韓詩外傳》十卷,《補逸(遺)》一卷,附《校注拾遺》一卷。(漢)韓嬰撰,(清)周廷寀校注。《補遺》(清)趙懷玉輯;《校注拾遺》(清)周宗杭輯。
《廣雅疏證》十卷。(清)王念孫撰,(清)王引之述。
附《博雅音》十卷。(隋)曹憲撰,(清)王念孫校。
《戰國策》三十三卷。(漢)高誘注。
《人物誌》三卷。(魏)劉邵撰,(後魏)劉昞注。
《古今注》三卷。(晉)崔豹撰。
《高令公集》一卷。(後魏)高允撰。
《大戴禮記補註》十三卷,《序錄》一卷。(清)孔廣森撰。
《校正孔氏大戴禮記補註》十三卷。(民國)王樹枏撰。
《劉子》十卷。(北齊)劉畫撰,(唐)袁孝政注。
《蒙求》三卷。(後晉)李瀚撰。
《尚書故實》一卷。(唐)李綽撰。
《封氏聞見記》十卷。(唐)封演撰。
《朝野僉載》一卷。(唐)張鷟撰。
《元和郡縣圖志》四十卷(原缺卷十九至二十、卷二十三至二十四、卷三十五至三十六),《闕卷逸文》一卷,附《考證》三十四卷。(唐)李吉甫撰;《逸文》(清)孫星衍輯;《考證》(清)張賢駒撰。
《魏鄭公文集》三卷,《詩集》一卷。(唐)魏徵撰。
《魏鄭公諫錄》五卷。(唐)王方慶輯。
《魏鄭公諫續錄》一卷。(元)翟思忠輯。
《李相國論事集》六卷,《遺文》一卷。(唐)李絳撰,(唐)蔣偕輯。
《盧升之集》七卷。(唐)盧照鄰撰。
《高常侍集》二卷。(唐)高適撰。
《劉隨州集》十一卷。(唐)劉長卿撰。
《盧仝集》三卷。(唐)盧仝撰。
《劉賓客文集》三十卷,《補遺》一卷。(唐)劉禹錫撰。
《李元賓文集》六卷。(唐)李觀撰。
《長江集》十卷,《閬仙詩附集》一卷。(唐)賈島撰。
《李衛公會昌一品集》二十卷,《別集》十卷,《外集》四卷,《補遺》一卷。(唐)李德裕撰。
《群經音辨》七卷。(宋)賈昌朝撰。
《明本釋》三卷。(宋)劉荀撰。
《元城語錄》三卷,附《行錄》一卷。(宋)馬永卿撰;《行錄》(明)崔銑撰。
《元城語錄解》三卷,附《行錄解》一卷。(明)王崇慶撰。
《近事會元》五卷,附《校勘記》一卷,《考證》一卷。(宋)李上交撰;《校勘記》(清)錢熙祚撰;《考證》(民國)王樹枏等撰。
《春明退朝錄》三卷。(宋)宋敏求撰。
《盡言集》十三卷。(宋)劉安世撰。
《忠肅集》二十卷。(宋)劉摯撰。
《學易集》八卷。(宋)劉跂撰。
《李忠愍公集》一卷。(宋)李若水撰。
《姑溪題跋》二卷。(宋)李之儀撰。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二十卷,《補遺》一卷,附一卷。(金)趙秉文撰;附(金)元好問撰。
《滹南遺老集》四十五卷,《詩集》一卷,《續編詩集》一卷。(金)王若虛撰。
《敬齋古今黈》八卷。(元)李冶撰。
《西使記》一卷。(元)劉郁撰。
《元朝名臣事略》十五卷。(元)蘇天爵撰。
《汝南遺事》四卷。(元)王鶚撰。
《困學齋雜錄》一卷。(元)鮮於樞撰。
《靜修先生文集》十二卷。(元)劉因撰。
《安默庵先生文集》五卷。(元)安熙撰。
《易經增注》十卷,《考》一卷。(明)張鏡心撰,(明)張溍輯。
《古今律歷考》七十二卷,《戊申立春考證》一卷。(明)邢雲路撰。
《典故紀聞》十八卷。(明)余繼登撰。
《平播全書》十五卷。(明)李化龍撰。
《鄉約》一卷。(明)尹畊撰。
《塞語》一卷。(明)尹畊撰。
《車營百八叩》一卷。(明)孫承澤撰。
《觀心約》一卷。(明)鄒森撰。
《洨濱語錄》二十卷。(明)蔡叆撰。
《鹿忠節公(善繼)年譜》二卷。(清)陳鋐撰。
《認真草》十六卷。(明)鹿善繼撰。
《蘭台奏疏》三卷。(明)馬從聘撰。
《王少司馬奏疏》二卷。(明)王家楨撰。
《金忠潔集》六卷。(明)金鉉撰。
附《金忠潔年譜》一卷。(清)金鏡撰。
《東田文集》三卷,《詩集》三卷。(明)馬中錫撰。
《花王閣剩稿》一卷。(明)紀坤撰。
《楊忠愍公集》二卷。(明)楊繼盛撰。
《味檗齋文集》十五卷。(明)趙南星撰。
《範文忠公文集》十卷。(明)范景文撰。
《宋布衣集》三卷。(明)宋登春撰。
《清平閣唱和詩》一卷。(明)宋登春等撰。
《史忠正公集》四卷,《卷首》一卷,《附錄》一卷。(明)史可法撰。
《永年申氏遺書》:(清)申居鄖輯;
《申端愍公文集》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明)申佳胤撰;
《申端愍公詩集》八卷。(明)申佳胤撰;
《申鳧盟先生(涵光)年譜》一卷。(清)申涵煜、(清)申涵昐撰。
《聰山集》三卷。(清)申涵光撰。
《聰山詩選》八卷。(清)申涵光撰。
《荊園進語》一卷。(清)申涵光撰。
《荊園小語》一卷。(清)申涵光撰。
《省心短語》一卷。(清)申涵煜撰。
《通鑒評語》五卷。(清)申涵煜撰。
《忠裕堂集》一卷。(清)申涵昐撰。
《西巌贅語》一卷。(清)申居鄖撰。
《耐俗軒新樂府》一卷。(清)申頲撰。
《申氏拾遺集》二卷。(清)申居鄖輯。
《顏習齋遺書》:(清)顏元撰;
《顏習齋先生年譜》二卷。(清)李塨撰。
《顏習齋先生言行錄》二卷,《辟易錄》二卷。(清)錢錂輯。
《習齋記余》十卷。
《四存編》十一卷。
《存學編》四卷;
《存治編》一卷;
《存人編》四卷;
《存性編》一卷。
《李恕谷遺書》:(清)李塨撰。
《李恕谷先生年譜》五卷。(清)馮辰撰。
《聖經學規纂》二卷。
《論學》二卷。
《小學稽業》五卷。
《大學辨業》四卷。
《學禮》五卷。
《學射錄》二卷。
《閱史郄視》四卷,《續》一卷。
《擬太平策》七卷。
《評乙古文》一卷。
《恕谷後集》十三卷。
《平書訂》十四卷。
《孫夏峰遺書》:(清)孫奇逢撰。
《夏峰先生集》十四卷。
《語錄》二卷。
《答問》二卷。
《孫夏峰先生年譜》二卷。(清)湯斌等撰。
《孝友堂家規》一卷。
《孝友堂家訓》一卷。
《尹健余先生全集》:(清)尹會一撰。
《尹少宰奏議》十卷。
《健余先生文集》十卷。
《四鑒錄》十六卷。
《君鑒錄》四卷;
《臣鑒錄》四卷;
《士鑒錄》四卷;
《女鑒錄》四卷。
《呂語集粹》四卷。
《健余札記》四卷。
《健余先生讀書筆記》六卷。(清)苑琯輯錄。
《健余先生撫豫條教》四卷。(清)張受長輯。
《健余先生尺牘》四卷。
《尹健余先生(會一)年譜》三卷。(清)呂熾撰。
《崔東壁遺書》:(清)崔述撰。
《考信錄提要》二卷。
《補上古考信錄》二卷。
《唐虞考信錄》四卷。
《夏考信錄》二卷。
《商考信錄》二卷。
《豐鎬考信錄》八卷。
《洙泗考信錄》四卷。
《豐鎬考信別錄》三卷。
《洙泗考信余錄》三卷。
《孟子事實錄》二卷。
《考信附錄》二卷。
《考古續說》二卷。
《讀風偶識》四卷。
《五服異同匯考》三卷。
《介菴經說》十卷,《補》二卷。(清)雷學淇撰。
《世本》二卷,附《考證》一卷。(漢)宋衷注;(清)雷學淇輯並撰《考證》。
《古經服緯》三卷,附《釋問》一卷。(清)雷鐏撰;(清)雷學淇釋並撰《釋問》。
《王制管窺》一卷。(清)耿極撰。
《論語附記》二卷。(清)翁方綱撰。
《孟子附記》二卷。(清)翁方綱撰。
《詩附記》四卷。(清)翁方綱撰。
《禮記附記》六卷。(清)翁方綱撰。
《古本大學輯解》二卷。(清)楊亶驊撰。
《中庸本解》二卷,《中庸提要》一卷。(清)楊亶驊撰。
《重斠唐韻考》五卷。(清)紀容舒撰;(清)錢熙祚斠;(民國)錢恂重斠。
《玉台新詠考異》十卷。(清)紀容舒撰。
《沈氏四聲考》二卷。(清)紀昀撰。
《審定風雅遺音》二卷。(清)史榮撰;(清)紀昀審定。
《歌麻古韻考》四卷。(清)吳樹聲撰;(清)苗夔補註。
《周秦名字解故附錄》一卷。(清)王宣齡撰。
《潞城考古錄》二卷。(清)劉喜信撰。
《歷代諱名考》一卷。(清)劉喜信撰。
《漢書西域傳補註》二卷。(清)徐松撰。
《唐兩京城坊考》五卷。(清)徐松撰;(清)張穆校補。
《明史記事本末》八十卷。(清)谷應泰撰。
《明書》一百七十一卷。(清)傅維鱗撰。
《台海使槎錄》八卷。(清)黃叔璥撰。
《黃崑圃先生(叔琳)年譜》三卷。(清)顧鎮撰。
《錢貞庵先生(裔介)年譜》一卷。(清)魏荔彤撰。
《魏敏果公(象樞)年譜》一卷。(清)魏向樞述;(清)魏學誠等錄。
《廣陽雜記》五卷。(清)劉獻廷撰。
《潛室札記》二卷。(清)刁包撰。
《椒香小記》二卷。(清)何琇撰。
《簡通錄》二卷。(清)馬輝撰。
《朱子學歸》二十三卷。(清)鄭端輯。
《政學錄》五卷。(清)鄭端撰。
《成周撤法演》四卷。(清)何貽霈撰。
《乾坤大略》十卷,《補遺》一卷。(清)王余佑撰。
《魏文毅公奏議》三卷。(清)魏裔介撰。
《兼濟堂集》九卷。(清)魏裔介撰。
《瓊琚珮語》一卷。(清)魏裔介撰。
《寒松堂集》十卷,《詩集》三卷。(清)魏向樞撰。
《居業堂文集》二十卷。(清)王源撰。
《陳學士文集》十五卷。(清)陳儀撰。
《笥河文集》十六卷,《首》一卷。(清)朱筠撰。
《瓶水齋詩集》十七卷,《別集》二卷。(清)舒位撰。
《知足齋文集》六卷,《進呈文稿》二卷。(清)朱珪撰。
《萬善花室文稿》七卷。(清)方履篯撰。
《郝雪海學士筆記》三卷。(清)郝浴撰。
《留耕堂詩集》一卷,(清)殷岳撰。
《積書岩詩集》一卷。(清)劉逢源撰。
《玉暉堂詩集》五卷。(清)趙淇撰。
《柿葉庵詩選》一卷。(清)張蓋撰。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古籍修復師:「古籍在我們指間恢復生命力」
※舊書記憶:怨恨的寒冬與無情的酷夏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