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反脆弱,如何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反脆弱,如何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要接納自己的情緒

但不要認同自己處在情緒時的想法







作者:實用菌


來源:實用心理學(ID:watchgold)






 


有一個朋友在後台留言說,感覺自己總是很脆弱,遇到一點問題就會焦慮和恐慌。自己也很不喜歡這樣,可是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對現在的 90 後和 00 後來說,脆弱感已經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態了。

 


所謂脆弱在心理學上叫挫折耐受力低下,心理學家埃利斯則把這種情況稱之為

「不能忍耐症」

。脆弱的人經常抱怨自己無法承受這個,無法忍受那個,於是總是讓自己很煩躁和焦慮。


 


這背後有很多原因,今天我們主要從認知的角度來探討,因為,一個人是否挫折耐受力低下與其頭腦中的思維模式有很大關係。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平時的生活中有沒有如下這般的想法:

 


生活的常態應該是輕鬆自在的;


人應該只去做自己喜歡,讓自己開心的事;


事情一旦有瑕疵,就接受不了;


如果事情做的不好,就感覺自己無藥可救;

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特別受不了有人說自己不好。


 


如果你偶爾有以上想法,那很正常,但是如果你經常被這些想法困擾,那麼,你的脆弱感很可能會比別人高很多。




如果我們把這些想法整理一下就會發現,背後是這三種思維模式:








應該式思維:認為事情應該是自己認為的那樣,如果不是就會難以接受。


 


比如剛步入社會的新人,大多會經歷一段有點痛苦「菜鳥期」。


 


他們經常會很不理解地問:怎麼會這樣?和想像完全不一樣!


 


比如,有的人覺得自己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就應該怎麼對自己。在工作中,自己作為一個新人對老同事足夠的禮貌,那麼同事們就應該熱情的接納和幫助自己。但現實情況是,即使你再殷勤,態度再好,也可能會遭到別人的無視,很多情況下甚至會被排擠。

 


原因很簡單,工作是一個以競爭性為主的環境,人際關係和情感並不是最主要的,所以拿親友之間的相處方式來要求職場,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




職場中更多還是靠實力說話,你有多大的能力,能幫助別人解決多少問題,才是決定你在別人眼中價值的關鍵性因素。


 


如果不了解這些,而是執著於別人應該怎麼對待自己這樣的信念里,就必然會多了一些不必要的煩惱和痛苦,從而承受更多的壓力。











 


完美主義的思維:只能接受最好的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過錯。


 


如果我們去看那些成功人士的訪談或者傳記,就會發現很多人都有完美主義的傾向。比如蘋果的喬布斯,就是一個極致的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優點,但同時,完美主義本身也並非我們以為的那樣完美,如果不能夠正確處理,它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麻煩。


 


如果一個人過度崇尚完美,就會無法接納自己的不足和過錯。一旦做事的事情遇到問題,就會認為這是不可接受的,進而否定自我,陷入到消極的情緒當中。


 


其實我們要明白一點,完美主義是一個目標,而不是一個最低標準。也就是說假如你在一件事上做到了想像中的那種完美,這固然值得自豪,但是假如沒有達到的話,也是非常正常的情況,畢竟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態。


 


而如果我們把完美主義當成一個必須實現的最低標準,那我們的生活就會痛苦的多,因為很少有事情是真正稱得上完美的。我們追求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結果只能是感到挫敗和沮喪。


 





 


糟糕至極的思維:一旦發生不好的事,就不可救藥了。


 


人是感性的動物,而感性有一個特點,就是會誇大我們對事物的認知。當我們高興的時候,看到所有的東西都會心情舒暢,連討厭的人也似乎變得不那麼討厭了;當我們傷心難過的時,看到周圍的一切又會莫名地消極和悲觀,變得沒有信心。


 


這樣的一種誇大的特點就導致了,當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我們會把它想像的更為糟糕。極端情況下,有的人就有這樣一種心理:


 


事情不能出差錯,一旦有任何問題,整個事情就不會好了。


 


就像很多情侶在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經常會以為對方不會再愛自己了,兩個人沒戲了。但實際上,99%的結果是:第二天兩個人又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開開心心的在一起了。


 


所以,當你有不好的感受時,不管這種感受有多真實,都要學會提醒自己,這只是一種誇大的情緒假象。


 


真相是,你所擔心的事情,絕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發生。


 












這就是認知和思維對我們的影響。不同的思考模式決定了,在面對同樣的挫折時,你是更脆弱還是更堅強?是很容易崩潰,但是相反激發自己的潛能,讓自己變的更好?


 


當然,調整自己的思維,改變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式,只是提高自己挫折承受力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採取行動。

只有親身經歷了一些事情,發現自己可以掌控它,事情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可怕時,我們才不會那麼的脆弱。


 


所以,改變脆弱的最好辦法,就是

去做那些讓你感到脆弱的事。




-

end-



本文已獲實用心理學(ID:watchgold)授權發布,簡介:最實用的心理學知識,每天學一點,讓你懂得自己,懂他人心理,生活回歸快樂幸福。還有心理老師在線解答心理問題哦。


圖丨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易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你的聲音里,其實刻滿了故事」

TAG:簡易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