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南懷瑾老師講述:為人處事,必須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南懷瑾老師講述:為人處事,必須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愛讀南師國學的朋友們,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頂」吧!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

 「

南師國學堂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

設為星標

 ★ 


南 師 國 學 堂

國學經典,從這裡開始

 



 

南師說:

 






【孟子曰:「飢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饑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孟子曰:「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孟子這裡說:「飢者甘食,渴者甘飲」 ,人在肚子餓了的時候,任何東西都覺得好吃;囗干極了,喝什麼都好喝。也就是孟子曾對公孫丑說過的 「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這些話已經變成平常習慣用的成語了,大家都有這個經驗。


唐代有一個故事,當時高麗有一個高僧,到中國來學禪,乘船到中國上岸後,天黑進入山中,迷了路,就在山中隨便找一個地方坐下。半夜口渴得很,順手摸到身旁有個碗之類的東西,其中有水,就端起來一口氣喝了下去。心中想,這真是菩薩保佑,賜給我這樣好的甘露。天亮以後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死人的天靈蓋骨,仰放在那裡,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時間,存積了雨水,被他喝下去了。他越想越難過,肚子越覺得不舒服,突然 「哇」 的一聲,就嘔吐出來了。可是當他噁心嘔吐的時候,忽然大徹大悟了,悟到 「一切唯心造」 。咋夜喝來有如甘露的污水,經過了幾個小時,本來無事,但一經發現是死人髑髏貯水,心裡生起極為厭惡之心,竟然還是吐出許多苦水來。當黑夜喝時之喜愛、滿足、讚美,與吐出時之厭惡與痛苦,兩種絕對不同之感受,都是一念唯心所造,自性本空,了不可得。


孟子在這裡說:「飢者甘食,渴者甘飲」 ,人在極度饑渴時,吃喝什麼都好,但這並不是 「飲食之正」 ,不是飲食的正味,因為有許多心理上的反應,是自我主觀慰藉自己的情緒加上去,才會造成味覺的不同。而所吃所喝的東西,本身的味道,並無意識,味道的好壞是個人唯心的感受,所以饑渴妨害了 「飲食之正」 ,造成了這個假象。


但孟子這個比喻,值得考慮了。假如說一定要怎樣的味才算是 「正」 的,就碰到一個問題,等於人類的善惡是非的絕對標準,下不了定論。同樣一個菜,喜歡吃鹹的人覺得太淡了;喜歡吃淡的人,覺得太咸了。共同吃這個菜的人們,以誰的口味為標準算是 「正」 味呢?並無標準。本來飲食的感受,就沒有絕對的;氣候冷暖的感受也是如此,就沒有絕對的標準。如果在醫學、哲學、自然科學來討論,孟子這個比喻,又在許多方面有值得研究的問題了。但是他的重點不在這裡,不必從這上面 「雞蛋裡挑骨頭」 地挑剔。


孟子是以 「饑渴之害」 為例,說到我們人的心理,不要像饑渴影響我們口腹那樣,妨害我們的正知。「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 。他進一步說,何止口腹有饑渴的害處,人的心中也隨時都有為害的東西:「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

一個人的心性,能夠不受飢與渴的妨害,不受生理的、情緒的、主觀的影響,而對一切事情有特別的正知,那麼即使生活條件不如人,也可以高枕無憂,心理既沒有煩惱,也比較平和


孟子這段話,實際上是接著上文楊、墨兩家的思想所說的,是指出這些思想,不是絕對的不對,都有他們的偏執與理論根據,但卻不是全面的

。任何西方的、東方的,世界上的任何學說,都有他主觀的道理,但只是一面的偏見,就是執一。執著了一面,便認為是真理,而否定了其他,這就是以偏概全。


還有,就是聽別人的學說,或聽別人的話,覺得很對,其實不一定是對的。只因為別人這個思想,剛好合於自己的需要或意見,於是就認為是對的。其實,這還是由於自己主觀的原故。所以這裡一方面指出,對於學說思想,應該具有公正客觀的態度;另一方面也指出,當時人們接受楊、墨兩家的思想,猶如 「飢者甘食,渴者甘飲」 似的,那也是一種 「心害」 。


接著孟子又借古聖先賢來說明,他說柳下惠這個人,非常狷介,「不以三公易其介」 。絕不因任何功名、富貴、官位、環境的影響而動搖,這就是 「介」 。這種人坐而論道,可以指點最高政治層面的國策問題,無論處在哪種地位與立場,他的人品,始終不變;認為對的就是對的,不對就是不對,絕不隨便有所將就。


孟子在這裡,引用柳下惠以獨立不倚超然的人品處世,是說明一個人的為人處事,必須要有自己的抱負、目的,人生觀,而且堅定不移,始終不變。孟子又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一個有作為的人,一生做人處世,建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就要堅持到底,一以貫之,不可以見異思遷。

猶如挖井一樣,不可以挖了九成,因為還沒有見到水,就中止不挖了,這樣就前功盡棄。所以古人有兩句詩說:「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這是說

人最怕的,就是一生堅持修養,到晚年變節,那是非常可惜的。


前清的名臣曾國藩,引用孟子這段名言,訓誡他的子弟說,

做人做事,如同挖井,只要是挖井,就要挖到出水為止。

如果這裡挖一口,沒有出水,又到別處去挖,挖了一半,又不挖了,再往他處挖第三口,如此挖法,縱使挖上一百口井而挖不出水,也等於沒有挖井一樣。

假如沒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學問也好,修養也好,事業也好,沒有一樣能夠成功的。


但是要知道,

成功並不是成名,成功與成名,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成名只是一時的浮面現象,成功則對後世有所貢獻,永遠存在。

現在有一種社會現象,如果要找人做一件事情,先問這人的知名度怎樣,名氣響不響亮。尤其找演員拍電影,要先考慮知名度高不高,可是不到幾年,知名度成了 「名知度」 ——早成過去了。


我經常引用莊子的觀點對人說,一個人到了中年,哀樂的情緒已經混淆朦朧了,對事情可以看得含糊了。可是現在許多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連自己要做一個什麼樣子的人都還沒有確定,這是頭腦不清,並不是莊子所說中年哀樂朦朧的境界。

一個人能確定了人生觀,才能介然獨立,有為有守,有所為,有所不為。認為該做則做,不應該則不做;可要則要,不可要則不要,這就是 「有為者」 。現在有些人所說的立志,常引用佛學的語言說是 「發願」 ,發什麼願?自己要清楚明白,不可糊裡糊塗的。




——《孟子與盡心篇》







——以上篇幅,皆選自《南懷瑾選集》,篇幅有限,恐難盡意,欲辨玄旨,請閱原書。





@編輯| 南師國學堂


@圖片|來

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同修|公眾號平台已開通留言功能,


歡迎同修師兄

在文章底部

留言評論,也讓我們做的更好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 

南師國學堂 

更多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師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11.23南師語錄】:什麼是聖人? ??

TAG:南師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