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吳佩孚,為何能成第一位登上美國《時代》雜誌的中國人?
原標題:北洋軍閥吳佩孚,為何能成第一位登上美國《時代》雜誌的中國人?
1916年6月6日,前「洪憲」皇帝、北洋軍的總頭目、清末乃至民國的第一梟雄——袁世凱,在北京闔然而逝。
自此,他手下的諸多實力派人物紛紛擁兵自重,為了偌大中國的統治權相互廝殺,一時間,華夏大地戰火紛飛,一個屬於北洋軍閥的時代正式拉開了序幕。
北洋軍閥里可謂魚龍混雜,每一個成名立萬的人物都有著極為獨特的性格和癖好。譬如:馮國璋愛財如命、張宗昌好色無度、何健暴虐嗜殺......且不論他們的政治、軍事才能如何,就做人來講,「私德」過硬的是鳳毛麟角。
有人品低劣的就一定有人品過硬的。
北洋軍閥中,吳佩孚就是這樣一個另類人物。吳佩孚一生有三大信條:不斂財,晚年時還要靠人接濟度日;尊妻室,是當時難得的好男人;失意時不進租界,不依附於外國勢力。
就個人品德、氣節來說,可稱北洋軍閥中的翹楚;由此看來,吳佩孚的確人如其名,令人佩服。
▲吳佩孚軍裝照
吳佩孚終其一生,始終沒有向他的北洋前輩,如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人一樣,坐上大總統的寶座。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實際上才是直系軍閥的代表人物。作為一個出身底層而最終青雲直上的傳奇人物,他的一生很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北洋軍中一小卒
1874年,吳佩孚出生在山東的一個商販家庭。年幼時的吳佩孚,生活雖然不富裕,倒也勉強稱得上溫飽,還能上得起私塾。然而當他14歲時,父親就病故了,吳佩孚的生活一下子沒了著落。為了贍養母親,少年吳佩孚加入了當時的登州水師,成為了一名小兵。
難得的是,雖然吃上了糧餉,吳佩孚卻沒有丟掉書本。在水師當兵的期間,他一邊訓練,一邊拜當地名儒為師,刻苦攻讀。據說,吳佩孚在詩詞文章上造詣平平,卻對周易風水之類的雜學頗感興趣,自然算不得優秀學生。但在數年之後,這份業餘愛好卻救了他一命,可見課外知識還是相當有必要的。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苦讀六年的吳佩孚終於考中秀才,成為了一名「文化人」。按部就班來說,接下來,吳佩孚應該要繼續攻讀詩書八股,運氣好的話,可以趕上科舉的尾巴,在朝廷里謀個一官半職、光宗耀祖。
然而好景不長,僅僅過了一年,吳秀才就因為得罪了當地的一名大戶,不僅秀才的功名被革掉,還遭到了官府的通緝。為了保命,吳佩孚只得逃離家鄉,成為了一名「北漂」。
初到北京的吳佩孚衣食無著、窮困潦倒。這時,他之前學過的那些雜學派上了用場,靠著在街上擺卦攤算命、給人寫春聯,吳佩孚總算在北京落下了腳。
▲舊社會街頭的算命先生
卜卦算命雖然能夠糊口,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混跡街頭半年多後,吳佩孚重操舊業,成為了淮軍將領聶士成部的一名勤務兵。
在淮軍期間,吳佩孚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當時的天津巡警總局文案郭緒棟。
郭緒棟發現吳佩孚有文化,頭腦又聰明,便著力培養他,又保舉吳佩孚入開平武備學校學習,使吳佩孚完成了從小兵到軍官、從淮軍入北洋的重要轉變。
▲武備學校舊址 這裡培養了北洋軍中的大批骨幹
從軍校畢業的吳佩孚,先入陸軍警察隊,又轉到北洋督練公所任參謀官。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清政府定下了「聯日抗俄」方針,袁世凱主持的北洋軍與日方聯手,成立聯合情報機構,選派了幾十名年輕軍官作為情報人員前往東北,吳佩孚就是其中一員。
▲反映日俄戰爭的版畫
在東北期間,吳佩孚多次獲得俄軍情報,還曾被俄軍俘虜,後又逃出,得到了日本方面授予的「單光旭日勳章」。然而,在東北期間,吳佩孚親眼目睹了俄國和日本給中國老百姓造成的苦難,這也為他日後堅決抵制日本侵略者埋下了伏筆。
「罵人將軍」展雄才
日俄戰爭結束後,吳佩孚投入曹錕麾下。數年時間內,吳佩孚隨曹錕東征西討,從一名營長開始,一路升遷至少將旅長,成為曹錕手下的一員悍將。
然而,最早使吳佩孚聲名鵲起的並非是他的軍事指揮才能,而是他罵人的本事。
1917年,由於段祺瑞在控制北京政府後,因不恢復《臨時約法》和重建國會,孫中山到廣州成立軍政府,組織軍隊與北方的皖系和直系兩派作戰,「護法戰爭」正式開始。
護法戰爭中,湖南成為了南北兩方的必爭之地。戰事之初,吳佩孚作為直皖聯軍先鋒,從襄陽直撲湖南,先克岳州,又下長沙,所向披靡。但就在此時,坐鎮北京的段祺瑞來了一手「他人種樹,我摘果子」,任命自己的親信張敬堯做了湖南督軍,而只給吳佩孚發了一塊勳章了事。
原本是囊中之物的湖南督軍拱手他人,吳佩孚氣炸了肺。從1918年8月開始,吳佩孚連發通電,先罵段祺瑞「以借款殺同胞,何異飲鴆止渴」,又罵段祺瑞操縱下的安福國會「偽造民意,釀成全國叛亂」,並號召南北議和停戰。
吳佩孚的這一手搞得段祺瑞應對不及、狼狽不堪,不得已發布了停戰通告,開始議和,而吳佩孚則成了全國人民眼中的和平使者,威望大增。
吳佩孚在這一次輿論戰中嘗到了甜頭,而不久後的又一件大事則給了他繼續發揮罵人專長的機會。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日本要求將由德國佔據的山東半島交於日本,消息傳回國內,整個中國都嘩然,著名的「五四運動」也由此而起。「
五四運動」爆發後,吳佩孚拍案而起,發布通電,大罵段祺瑞、徐世昌「如必以直言者為有罪,講演者被逮捕,則是揚湯止沸,勢必全國騷然!」當北洋政府準備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時,吳佩孚又強烈要求拒簽:「如若簽字,不啻作繭自縛、飲鴆自殺也!」
▲「五四運動」中的學生們
通過一系列的「罵戰」,吳佩孚在國內的民望直線上升,也成為了皖系軍閥的眼中釘,直欲除之而後快。1920年,段祺瑞先是宣布將曹錕和吳佩孚撤職查辦,並組織兵力,欲與直系軍閥一決死戰。
然而,此時的吳佩孚經過長期的歷練,已經成長為一名出色的軍事指揮官。直皖戰爭爆發後,身為前敵總司令兼西路軍總指揮的吳佩孚屢出奇兵,連續擊潰皖系的段芝貴、曲同豐所部,與東路軍一起,僅用5天時間就全面掃清皖軍,段祺瑞被迫下台,盤踞北洋政府數年的皖系勢力也就此煙消雲散。
兩年後,吳佩孚又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擊敗張作霖,個人勢力急速膨脹。當時,將洛陽作為大本營的吳佩孚擁兵數十萬,已經成為了直系軍閥的實際掌舵人,就連直系軍閥名義上的領袖曹錕都曾無奈的說:「只要洛陽一打噴嚏,北京天津都得下雨」。
1924年9月,吳佩孚成為了成為了第一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人,時代周刊給他的評語簡約而又有力:「中國的最強者」。
▲登上時代周刊時的吳佩孚
位卑未敢忘憂國
然而,吳佩孚的風光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由於馮玉祥等人的叛變,吳佩孚大敗,直系軍閥也丟掉了對北洋政府的掌控權。隨後,在國民黨的北伐戰爭中,吳佩孚再次大敗,從此一蹶不振,徹底退出了政治舞台。
賦閑後的吳佩孚,先是在四川居住了一段時間,後來又被張學良請到北平定居,以花鳥佛經自娛,還寫了幾本著作。由於吳佩孚一生不積私財,張學良每月撥給他4000大洋生活費,才使他能夠安度晚年。
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魔爪開始從東北伸向平津。1935年,日本人在華北搞起了「五省自治」,以圖分裂中國,多次邀請賦閑在家的吳佩孚出山,對此,吳佩孚一口回絕。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蔣介石炸毀花園口大堤,淹死許多日本士兵,得知消息的吳佩孚大喜,而隨後當他又得知黃河決堤導致上百萬災民無家可歸時,吳佩孚又放聲大哭,憂國之情溢於言表。
1939年,吳佩孚因為牙病導致敗血症,在北京去世。關於他的真正死因一直不明,有說是日本特務暗害的,也有說是國民黨特務投毒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然而,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無論吳佩孚一生功過如何,但在國家、民族的大節上,他從未有過動搖,堪稱一名卓越的愛國者,而這樣的人是會被老百姓銘記的。
據記載,吳佩孚去世後,北平百姓自發致哀,送殯隊伍長達數里,由此可見老百姓對他的評價。
▲吳佩孚靈堂
吳佩孚一生崇敬關羽、岳飛,雖然由於時代的局限和個人的野心,使他始終沒有從一名舊軍閥轉到進步的道路上,但他的拳拳愛國之心,在百年後的當代,仍然有著積極的意義。
※慈禧昏聵無能?她用一次事變證明,「老佛爺」才是清末最強權謀家
※豐臣秀吉為什麼能統一日本,他靠的是什麼?
TAG:草根也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