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糾纏,敘局勢裹足不前
原標題:各方糾纏,敘局勢裹足不前
近日,敘利亞問題阿斯塔納磋商機制召開第11輪會談,俄土伊三國、敘政府和各反對派代表以及作為觀察員的聯合國和約旦代表團參加了會談。各方就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停火機制、禁止化武、交換戰俘、安置難民等關鍵議題進行磋商,重申了敘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的重要性,強調以組建憲法委員會為核心的政治重建進程。但和諧的背後是各方持續的暗中拉鋸。數月以來,敘局勢再次陷入僵局,緊張態勢不降反升,各方和解裹足不前,結束長期內戰、開啟戰後重建還要跨過諸多門檻。
磋商機制效力下降
阿斯塔納磋商機制是在聯合國維也納及日內瓦和談推進解決敘利亞問題乏力的背景下,由俄土伊三國於2017年發起,並在一段時期內對推動敘各方由戰轉和發揮了重要作用。磋商機制促成「衝突降級區」的建立和索契「全國對話大會」的召開,吸納了敘大部分政治派別,也標誌著敘戰事的主導權由俄土伊三國掌控。
會談一大議題是討論非軍事區的前景。俄土雙方於9月達成協議,決定在伊德利卜省的政府軍與反對派之間建立縱深15至20公里的非軍事區,規定所有極端武裝和重型武器必須撤離該區域,非軍事區於10月15日正式運行。由於各反對派立場難以協調,加上土耳其視該區域為重要勢力範圍,不願看到其「代理人」在日後敘利亞權力重組中被吞併,導致非軍事區遲遲難產,停火機制運行不暢,極端分子依然活躍。據報道,俄總統敘利亞問題特使會後表示,約1.5萬名極端組織「征服陣線」的武裝分子仍盤踞在該區域。敘政府代表團方面稱,如果土耳其不能迫使武裝分子撤離出特定區域,敘政府軍和俄羅斯盟友「將重返打擊恐怖主義的戰鬥中」,這種表態凸顯出磋商機制內部的隔閡和協調工作的問題。
另外,在組建憲法委員會這一關鍵議題上,各方除「唱高調」外,未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憲法委員會的組建工作已持續一年,按照設想,憲法委員會應由150人組成,敘反對派代表、敘政府代表和民間社會各佔1/3。據俄羅斯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德米斯圖拉提交的人員名單遭到敘政府和伊朗的反對,只有8名候選人得到同意。這表明敘國內政治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在涉及敘政府同反對派地位界定、中央政府權力分配、地方自治機構未來安排等議題上分歧明顯,未來前景充滿變數。
美國不甘就此退出
此次會談傳遞出一致「排美」的基調。各參會方都對美軍在敘利亞的存在持否定態度,多方代表明確表示美軍必須離開敘利亞。俄羅斯稱,「很難理解為什麼美軍還要在敘利亞東部地區保持存在」「很難令人相信美國宣稱的打擊極端武裝的說法」。敘利亞反對派代表也明確表示反對美國「支持敘境內的分裂勢力、分割這片土地的計劃」。
從2014年開始,美國主導的國際聯軍在未經敘政府許可的前提下,以打擊「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的名義在敘境內展開軍事行動,定期對代爾祖爾省哈金鎮及附近村落進行空襲,扶植敘北部庫爾德武裝「敘利亞民主軍」開展地面行動,將其視作對抗敘利亞政府和極端組織的生力軍。在此期間,敘政府多次指責國際聯軍在空襲時使用白磷彈,造成無辜平民傷亡,並呼籲聯合國採取措施懲罰肇事者,美國拒不公開空襲所使用的彈藥,嚴重影響其在該地區的聲譽。至於撤軍與否,美國國務卿敘利亞問題特別代表近日向國會提交報告稱,「目前不是美軍撤離敘利亞的適宜時間」,如果美軍撤離,伊朗就會填補真空,給以色列、約旦等盟友製造威脅。
目前大約有2000名美軍士兵駐紮在敘利亞,美軍的存在以及扶植庫爾德武裝的政策不可避免地同土耳其的戰略利益產生「直接碰撞」。土耳其高度警惕庫爾德武裝沿敘土邊境的勢力擴張,並視其為庇護庫爾德工人黨的場所,嚴重危及土自身安全。為此,土耳其曾兩度越境敘利亞發起軍事行動。為避免發生摩擦,土美兩國於今年6月達成「合作路線圖」,規定敘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必須在今年年底前從敘北部的曼比季完全撤出,之後兩國開展聯合巡邏。但事實上,土耳其多次批評美國未能忠實履行協定,稱其仍縱容庫爾德武裝故意拖延,並暗中對庫爾德武裝進行資助。
以軍空襲波瀾再起
除美、俄、土、伊外,以色列是敘內戰進程中另一個舉足輕重的域外干涉勢力。在阿斯塔納會談結束當晚,以色列空軍多次出動大量戰機,對敘首都大馬士革、南部庫奈特拉省和黎巴嫩邊境地區發動大規模軍事打擊。據報道,以軍空襲的目的是摧毀伊朗在敘軍事設施以及黎巴嫩真主黨通信和物流中心。敘國家電視台隨後報道說,敘防空系統在大馬士革南郊基斯韋區上空攔截並擊落多個「來襲目標」。俄羅斯媒體則援引敘官方人士消息稱,敘政府使用俄羅斯剛剛交付的S-300防空導彈系統,擊落的目標包括以色列1架F-16戰機和其發射的4枚導彈。以色列軍方隨後表示,擊落以軍飛機的報道是「偽造的」。
以色列與敘利亞因歷史原因及領土糾紛長期處於敵對狀態。敘內戰爆發初期,以色列對敘內戰基本持中立態度。隨後,敘利亞政府軍奪回戰爭主導權,伊朗及其他什葉派勢力在敘境內日趨活躍,這觸及了以色列的「安全紅線」,即絕不允許伊朗在敘境內擁有「前沿陣地」和軍事基地,絕不允許黎巴嫩真主黨獲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017年以來,以色列多次以打擊伊朗軍事設施為由對敘利亞境內目標實施空襲,在加大軍事打擊頻度和力度的同時,還反覆督促特朗普政府對伊朗採取強硬政策,締結以色列、美國、沙特三國反伊聯盟,要求將伊朗退出敘利亞作為達成敘和平協議的先決條件,以此影響敘政治進程的走向。
以色列同俄羅斯在敘問題上的關係更為微妙。今年9月,以色列造成俄軍機被敘防空系統「誤擊」事件,一度給兩國關係蒙上陰影,但事後以方積極同俄接觸,該事件未顛覆雙方「模糊合作」的態勢。兩國在敘戰略訴求不存在根本矛盾,以色列認為俄羅斯介入敘內戰可防止伊朗一家獨大,俄羅斯認為以色列可規制美國的戰略趨向。各方激烈的地緣爭奪和複雜的利益置換,加大了敘問題的解決難度,致使戰火綿延難息。(王宇)
TAG:人民網-軍事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