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修被曹操處死不可忽視的另一個原因

楊修被曹操處死不可忽視的另一個原因

原標題:楊修被曹操處死不可忽視的另一個原因


楊修被曹操處死不可忽視的另一個原因


楊修是曹操丞相府的主簿,因為辦事幹練,有才氣,深得曹操信任。有記載說:「是時,軍國多事,脩總知內外,事皆稱意。」然而,這樣一個有才氣,頗得主子信任的人,卻在曹操死前,給找了一個罪名殺了。人們總結楊修被殺的原因,大致歸結於兩個方面:一是楊修參與了立嫡之爭,當曹操確定了以曹丕為繼承人以後,就要在臨死前殺楊修為其掃清障礙;二是楊修的父親楊彪是曹操政治敵對陣營的領袖,楊修的夫人又是袁術的女兒,這就是楊修被殺的政治原因。

應該說,這兩個原因都對,在對此予以肯定的前提下,總覺得好像還不能盡意。比如說,參與立嫡之爭的不是楊修一個,丁儀、丁廙(yi)兄弟在這個問題上表現的態度更堅決,立場更明確,但曹操為什麼不殺?還有那個政治對立面問題,要殺也應該是先殺首領,而不是這種處理辦法。因此,楊修之死應該還有另一個原因,即個人性格方面的原因。



(丁儀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三國志》說到楊修之死有這樣一段話:「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脩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脩。」通過這段話可以看出,楊修之死還是有才能上的原因的。但一般會說,曹操手下有才之人非常之多,政治、軍事、謀略、行政能力都超過楊修的也不止一個,如荀彧、荀攸、程昱、賈詡等等,這些人都沒有被殺。但有一點,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的能力表現都是在具體事情上,而不是嘩眾取寵,張揚在外,博取名聲和賺人眼球,而楊修恰恰在這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


(楊修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有幾例人們比較熟悉的事情。


曹操親自率兵進軍漢中,想進攻劉備沒有好的辦法,想防守又感覺一時不會有好機會。護軍不知道大軍是該進還是該退,問曹操,聽到的只是一句「雞肋」。他不知道這話是什麼意思,楊修告訴他:「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公已經決定撤兵回去了。」不久,曹操果然下令撤軍。


曹操成為魏王后曾經有一次從曹娥碑下經過,楊修跟隨著他。看見碑的背面有「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操問楊修:「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楊修回答說:「知道。」曹操說:「你先不要說出來,讓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說,我已經想出來了。於是讓楊修把他理解的寫出來。結果楊修寫的是:「黃娟,是有顏色的絲,色絲合成一個『絕』字;幼婦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個『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兒子,女子合成一個『好』字;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合成一個『辭(辤)』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絕妙好辭』。」曹操理解的和楊修一樣,於是感嘆說:「我的才力趕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曹操任丞相時,楊修是丞相府主簿。當時正好在修建丞相府,當建築到房屋的椽桷時,曹操親自前來視察。看完之後,曹操叫人在門上題了一個「活」字就離開了。楊修看見後,就立刻叫人把門拆了。重新建成以後,他說:「門裡加一個『活』字,是一個『闊』字,魏王是嫌門太闊了。」



(曹操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有人送給曹操一杯乳酪(或者是果子酪),曹操吃了一點,就在杯子的蓋上寫了一個「合」字給大家看,沒有人看懂是什麼意思。按照順序傳到楊修那裡,楊修便吃了一口,說:「曹公是叫我們每人吃一口啊,有什麼好猶豫的?」


這些事情有真有假,或者是虛構成分居多。比如說曹娥碑的故事,墓碑是在江南,而曹操一生都沒有到過江南,可知這個故事是假的。再有,曹操能夠當面向楊修承認自己才力不如他,說明曹操是個大度之人。本來誇讚楊修是為了說明曹操妒賢嫉才,這不是反過來變成誇讚曹操了嗎?關鍵在於,人家為什麼不把這種事情安在他人身上,比如說那個丁氏兄弟,只能說明一點,這符合楊修張揚的性格。同時也說明楊修政治上的不成熟。試想,如果這些故事都是真的,你耍的那點兒小聰明,能對自己的幹事才幹、官場仕途會有什麼幫助?比如說那個「雞肋」故事,你可以給曹操提出建議,也可以裝作什麼也不知道,就是不能自作聰明充當曹操肚子里的蛔蟲,更不能在曹操之前安排任何一點點事情。還有那個「一盒酪」的故事,「合」字就這一種解釋嗎?要大家合在一起,表示「團結」之意不行嗎?所以,這種事情最大的用處不過是表現了一個人的小才氣,與治國治軍行政布陣沒有多大的幫助,搞不好,還會讓曹操以「假傳軍令」或者是「無端揣測」治罪。要知道,曹操不僅僅是一個文人,他還是一個想當皇帝的魏王!一個封建社會的帝王,沒有一個人會喜歡臣子表現的比他還明白,沒有一個人會樂意讓別人猜透他的心思。曹操相當「聖上」,不是聖人!

當然了,這些事情不一定是真的,只說明的是楊修的性格,那麼,回到事情的本身,就是楊修在擁立曹植當太子這件事情上,楊修也是過於的輕狂和張揚。


楊修是曹操的主簿,知道曹操最近一段時間要幹什麼。每逢有事,當曹操需要徵求意見時,楊修就揣測曹操的意思,提前做好預案,然後用紙條告知曹植。這樣一來,曹植的應答總是比別人快。曹操奇怪怎麼會這樣快呢?經過審問,知道了原因,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再測試一下。曹操派遣曹丕和曹植各自從鄴城的一個城門出城,並秘密命令守城門的官員,不準兩人出門,以便看看兩人會有什麼表現。曹丕出門,聽說有命令不讓出去,就回來了。楊修卻事前告訴曹植:「如果守門官員不讓你出門,你接受的是王(曹操)的命令,可以將守將斬了。」曹植還真就這樣做了。所以,有一種說法,楊修就是因為此事被曹操以「內外勾結」的罪名賜死的。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楊修不是大才之人,而他所扶持的主子曹植也只不過是一介文人。曹操要測試兒子們對事情的應對辦法,首先考慮的是辦法好不好,而不是速度快還是慢。而楊修恰恰是注重了這些細枝末節,而忽視了最根本的東西——王室人員不能和朝廷官員私自接觸。


曹丕也有擁立者,他有事情也和外面的大臣商量,但他總是在悄然中進行,而這些謀士交給曹丕的也是務其實不圖虛名。


曹丕有個謀士叫吳質,當曹操打算選太子的時候,丁氏兄弟極力在曹操面前說曹植的好話,曹操幾乎就要做決定了。曹丕非常著急,就用車裝著廢棄的竹簍子把吳質拉到宮中商量。這件事讓楊修知道了,就報告了曹操,只是曹操還沒有來得及審問核實。曹丕非常害怕,告訴了吳質。吳質說:「這有什麼可怕的?您明天繼續以竹簍裝著布絹拉進宮以迷惑他們,楊修必然再去上報,魏王也必然會派人審問核實,而結果得不到驗證,那麼他反而會是以誣陷被治罪。」曹丕按照這個辦法做了,楊修果然上當。

曹操有一次要帶兵出征,曹丕和曹植一起送到城外,父子臨別不免要說幾句話。曹植說的是曹操的功德,出口成章,讓一行人都佩服的不得了,曹操也非常高興。曹丕悵然若失,知道自己這方面是比不上曹植的。吳質對他說:「王就要上路了,流眼淚就行了(不用說話)。」等到分別的時候,曹丕哭著跪拜,曹操及其左右都是感慨唏噓。於是,大家都認為曹植言辭華而不實,不如曹丕心誠。打仗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作為兒子,如果不能跟隨父親出征,在戰場上以身相護,那麼,在後方首先應該考慮父親的安全,這才是父子間實實在在的情感所在。


這也是楊修華而不實的地方。


其實,自古帝王在選擇繼承人猶豫不決之時,大臣們自然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選邊站,因為有了這個「擁戴之功」,將來對於自己的仕途會大有好處。但這又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一朝天子一朝臣,弄不好,不但是官做不成,恐怕腦袋都保不住。在仕途和腦袋之間做選擇,恐怕大部分官員還是要選擇後者。所以,聰明的大臣們都會保持沉默,暫不表態,先求自保,如大臣們常常說的那句,「這是皇上的家事」。皇太子是儲君,是未來的皇帝,這能是家事嗎?但人家把這個皮球踢還給皇帝,明著是對皇帝的尊重,實際上是一種明哲保身。有時候,皇帝會逼著某個大臣表態,在躲不過去的情況下,有的人也會選擇一種巧妙的方式,如那句「好皇孫」。皇帝把位子傳給兒子,將來是要孫子繼位的,所以說,皇帝看好了哪個孫子,就讓這個孫子的爹來當太子。這也是一種明確的意向。但這種事情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模凌兩可言辭,皇帝喜歡哪個孫子,那是他自己的事情。這是一種官場的智慧,雖然不值得效法,卻是一種無奈的事實。


可能會認為說,這種事情是後世的,有可能就是從楊修這兒借鑒的。但是漢初的蕭何呢?蕭何病重期間,漢惠帝前來詢問,說等你百年之後,誰可以代替?蕭何說的是,「知臣莫如主」。漢惠帝說:「曹參怎麼樣?」蕭何馬上說:「陛下得到最合適的人選了。」漢惠帝是公認的仁慈之君,比如說那個對他皇位構成直接威脅的趙王,他還在想方設法予以庇護,蕭何能不了解這種情況?即便如此,人家還是不說,讓你皇帝自己說出來,難道說這不是一種智慧?


封建時代是家天下,太子與一般王子有著天壤之別,曹操選擇繼承人是那個時候的政治,而政治需要的是厚重,忌諱的是張揚,而楊修恰恰選擇了張揚。比如說,選擇支持曹植的還有丁氏兄弟,而他們支持立曹植為太子的態度更堅決,意圖更明顯,曹操為什麼不殺他們?可能要說,丁氏兄弟不是也死於立嫡之爭嗎?但他們是曹丕殺的,不是曹操。本文探討的是,曹操要為繼位的兒子曹丕清除障礙,為什麼偏偏是楊修,而不是其他人?如果說恩怨,丁儀和曹丕的怨恨更深。但是,這兄弟倆走的是「正常程序」,就像丁廙說的那樣,「哪怕是被砍掉了腦袋,也要把話說出來」。而楊修選擇的是一種輕狂的做法,告訴曹植該怎麼怎麼做,難道將來你還要替曹植髮號施令嗎?像楊修這種輕狂張揚之人,給新主子幹事情不一定會比其他人強,比如說曹丕擁躉者司馬懿、吳質等人,但將來如果壞他曹家好事,這能量卻是其他人難以相比的,也就是說,這種人不一定能夠成事卻能夠壞事。這就像那個禰衡一樣,曹操在感覺不夠強大的時候不是也對他一忍再忍嗎?也許曹操正是不想兒子再經歷自己當年之難,所以才要把楊修提前除掉。


楊修臨死前說過,我知道自己早就該死了,這說明他知道為什麼被殺。難道以前他就沒有想想自己所作所為可能帶來的後果?可見,人的性格還真是難以改變的。行文至此,還必須再多說幾句,本文沒有替曹操遮醜或者是指責楊修的意思,相反,楊修罪不至死也不該被殺,他的死,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只不過,在探討楊修被殺原因時,是不是應該將他性格方面原因考慮進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空星照 的精彩文章:

曹丕說劉備不懂軍事可他為何還能建國
袁紹的謀臣勇將為什麼總是善於窩裡斗

TAG:長空星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