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作戰窗口:實施跨域協同作戰的新視角

作戰窗口:實施跨域協同作戰的新視角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戰窗口,是指為激發體系作戰周期效能而選擇的有利於聯合作戰力量實施跨域協同作戰的時空範圍。作戰窗口概念來源於戰機,是戰機在新形勢下聯合作戰指揮理論的創新發展,在作戰指揮活動中將比戰機應用更廣泛。能否將聯合作戰力量體系對抗中戰機的選擇看作「作戰窗口」的形式,直接影響了指揮員的眼界。在複雜多變的信息化戰場環境下,作戰窗口逐漸成為聯合作戰力量實施跨域協同作戰的新基點,對奪取戰場主動,塑造有利態勢,具有重要意義。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文章——

作戰窗口:實施跨域協同作戰的新視角

劉 陽 李志華

構設作戰窗口,突出跨域協同作戰準備的全面性

戰區聯指應緊貼作戰任務、作戰對手、作戰環境,牢牢掌握戰略戰役主動權,加強聯合作戰資源預置,積極優化戰場環境,為構設作戰窗口創造條件。

圍繞作戰窗口實施周密持續的聯合偵察。作戰窗口的時空範圍包括打擊敵目標的時間區間與打擊地幅。其中,打擊地幅一般以打擊目標為中心,指能夠調控體系作戰力量持續保持局部戰場綜合控制權、適合打擊敵節點目標的相對密閉空間。為保證在作戰窗口區順利實施作戰,其外圍可區分為警戒巡邏區、攔截阻殲區與防禦作戰區等為其提供支撐保障。聯指機關應圍繞作戰窗口優先情報告警信息的提報需求,綜合運用諸軍兵種偵察預警力量和手段,為獲取作戰窗口區及其外圍區域的情報告警信息實施周密持續有重點的聯合偵察。必要時可協調戰略偵察預警力量提供情報支援,消除作戰窗口時空的偵察預警盲區,確保情報告警信息從獲取至運用的流轉過程高效穩定。

預測作戰窗口及時調整任務部隊戰備訓練的周期計劃。諸軍兵種任務部隊保持高度戒備狀態的規模強度極大制約著作戰窗口的時空範圍。周期性保持高度戒備狀態,要求諸軍兵種任務部隊按照臨戰狀態進行管理運作,是體現任務部隊戰鬥力高低的重要標誌。當前任務部隊應按照戰備、訓練、整備三種狀態開展日常管理和訓練,目的是確保相當規模的能戰兵力可隨時遂行作戰窗口任務並不斷提高實戰水平,非能戰兵力應統籌資源集中精力進行系統作戰能力的生成訓練。整備期則處於戰備訓練間隙,應機動靈活組織作戰人員休整、裝備維修和必要訓練,為轉入訓練周期或戰備周期創造條件。戰區聯指通過預測作戰窗口,及時調整較大規模任務部隊戰備訓練的周期計劃,使其有節奏、有規律地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為實施窗口作戰提供力量基礎。

聚焦作戰窗口滾動組織跨域協同作戰方案計劃的聯動作業。由於作戰窗口往往稍縱即逝,圍繞作戰窗口應急制定的諸軍兵種跨域協同作戰方案計劃的完備性可能會大打折扣。因此戰區聯指應凝聚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的集體智慧,依靠指揮信息系統,通過體系化、程序化、專業化的快捷指揮聯動作業,滾動組織擬制跨域協同作戰方案計劃。指揮聯動作業涉及上下級指揮機構聯動作業、偵控打保評全流程聯動作業及人機交互聯動作業等。實施指揮聯動作業應統一作戰意圖,聚焦作戰窗口,利用態勢共享的指揮作業平台,聯動展開平行作業,進行周期性的作戰規劃,隨時開展研判態勢,跟進提出作戰構想,增強推演評估的可信度,同步擬制並日臻完善跨域協同作戰的方案計劃。實施聯動作業有助於縮短跨域協同作戰方案計劃的制定時間,提高方案計劃的可行性,儘早掌握作戰窗口的先機。

應用作戰窗口,突出跨域協同作戰體系對抗的效能性

戰區聯指應針對不同作戰目的任務,不同作戰對手屬性,不同作戰類型樣式,在精心籌劃和全面準備的基礎上,果斷決策發起作戰,迅速奪取作戰窗口的戰場主動權。

疊加作戰體系效能。諸軍兵種任務部隊在作戰窗口時空範圍內密切協同,整體聯動,聚焦作戰任務形成體系作戰效果。當前隨著軍事科技的迅猛發展與新銳作戰力量不斷調整優化,精確化、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的武器裝備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特定的作戰窗口範圍內,幾乎每個軍兵種都或多或少地具備遠程多域精確打擊敵目標的手段。即使是陸戰型任務部隊,也具備較遠距離的精確遠火打擊能力與近海兵力投送能力,這就使得諸軍兵種任務部隊在作戰窗口內實施複合打擊,成為聯合作戰打擊敵目標的首選方式。多軍兵種複合打擊與單一軍兵種相比,將會產生更猛、更准、更穩、更快的複合打擊效能。諸軍兵種任務部隊的複合打擊效能在作戰窗口範圍內聚焦作戰目標,將促使跨域協同作戰效能的量值陡增,疊加效果更加顯現。

匯聚作戰保障資源。作戰保障資源是影響作戰窗口選擇應用的物質因素,涉及偵察情報保障、信息保障與後裝保障等諸多資源。戰時對本戰區實施匯聚式支援保障是應用作戰窗口的關鍵。友鄰戰區的作戰支援將使任務部隊保持較高的戰備水平,指揮員將具有更多的作戰選擇性;戰略支援部隊提供的航天信息支援、網路作戰支援將是聯合偵察情報、信息作戰領域的重要支撐;而聯勤保障部隊是實施聯勤保障和戰略戰役支援保障的主要力量,戰區任務部隊作戰能力的波動性很大程度上受此制約。對此,通過明確作戰保障力量的使命任務、指揮許可權、體制機制與法規制度等約束激勵手段,主動圍繞作戰窗口匯聚作戰保障資源,實施一體化綜合高效保障,大力提高跨域協同作戰的體系效能。

調控作戰波動周期。聯指機關指揮諸軍兵種任務部隊對敵目標實施打擊行動,其行動前需要進行戰備等級轉換、協同演練與機動展開至待機地域等。即使任務部隊打擊準備速度再快,打擊方法再熟練,打擊流程再優化,也需要在相應的時間周期內完成。同時指揮員與戰鬥人員會受到作戰疲勞的影響,造成指揮決策效率、打擊效能大幅降低,極大制約作戰持續時間的延長,使得任務部隊作戰能力的波動周期更加明顯。而打擊行動結束後,作戰人員的補充休整,武器裝備的保養修理,作戰經驗教訓的總結檢討,均需要一個調整周期。指揮員需要根據諸軍兵種作戰方式與武器裝備毀傷機理的不同,及時調控任務部隊打擊能力的變化波動周期,明確任務部隊的能戰閾值,儘可能減少作戰波動干擾,從而大幅提升跨域協同作戰能力。

維持作戰窗口,突出跨域協同作戰戰場管控的穩定性

戰區聯指應嚴格控制窗口作戰的規模強度,加強聯動管控,嚴控作戰成本,提升作戰效益,積極塑造有利戰場態勢,避免作戰被動,防止將窗口作戰擴大成全面作戰。

加強戰場聯動管控。諸軍兵種戰場管控對塑造穩定的作戰態勢,加強多域空間管制,維持作戰窗口具有重要作用。加強跨域協同作戰戰場空間的管控,包括陸地、海洋、空中、太空、網路等戰場空間,以及電磁頻譜與時空基準戰場空間等。其中,戰場管控區域重點劃分為各領域的作戰窗口區、戰略支撐區、警戒隔離區、前沿預警區以及友鄰支援區等,諸軍兵種任務部隊在指揮員及指揮機關的統一指揮控制下,釐清跨域協同管控的主次關係,明確管控規則、機制與紀律,採用多種管控方法,綜合運用指揮信息系統和其他先進技術手段,大力加強戰場聯動管控的時效性和精準度。

全面評估作戰效果。指揮機構應緊貼作戰窗口跨域協同作戰方案計劃的制定流程,緊貼協同控制指令,緊貼任務部隊協同動作,緊貼協同保障實際,在窗口作戰過程中實施快速、高效、持續的績效與效力評估。圍繞作戰目的的達成,適應全域聯動的窗口作戰特點,綜合運用多種作戰評估工具和手段,集成系統評估的演算法、數據與能力於一體,優化作戰效益主導、流程管理、信息支撐、人在迴路的評估體系,形成作戰命令、行動、效果的相互匹配,作戰績效與效力指標判斷相互結合的評估模式,從而提高作戰窗口效果評估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主動塑造戰場新態。經過平時持續對敵軍事鬥爭準備、互動懾控以及作戰窗口內有限的打擊較量後,敵我雙方在作戰力量對比、部署和行動等方面形成的狀態和形勢表現相對穩定,從而形成塑造了新形勢下的戰場態勢,其發展趨勢也顯得可預測、可期望。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對本戰略方向的敵情、我情與戰場環境的特點規律不斷深度掌握,對未來鬥爭形勢的基本輪廓走向就有了清晰認識,就能明確今後的作戰目標舉措,打贏自信也會逐步增強,為確定下一輪的作戰窗口創造了條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