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愛賞賜黃馬褂,而光緒偏不,唯愛此物,並在設計上大費心思

清朝愛賞賜黃馬褂,而光緒偏不,唯愛此物,並在設計上大費心思

清宮戲中常有皇上賞某大臣穿黃馬褂的橋段,這是一種無上榮耀。可是,清代皇帝中,獨獨光緒不愛賞黃馬褂而愛賞勳章。只是,勳章在當時有個更別緻的名字——「寶星」。

清末,國際交往增多,外國大使、考察官員、遊歷要員等要表達其母國首腦的敬意,往往向中國皇帝進獻勳章。而清廷回贈的多是黃馬褂、花翎或是綾羅綢緞等特產,雖有中國特色,但看起來多少有些違和感。於是,善於「師夷長技」的總理衙門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向朝廷呈上《寶星章程》,建議設置「雙龍寶星」勳章,藉此與國際接軌。就這樣,中國歷史上第一枚勳章——「御賜雙龍寶星」誕生了。

該寶星呈方形,銀質,正面雙龍圖鑲琺琅,中心鐫刻滿文,四角刻有「御賜雙龍寶星」漢文字樣。顯然,這枚勳章太「中國風」了,同外國的勳章風格迥異。後來,仿照西方樣式,清廷又出產了勳章式的寶星,外形為星狀,以龍為標誌,共分5等11級,以金銀珠寶製作,價值不菲。不同等級的寶星,主要以其顏色和所飾的珠寶相區別。這套完整的獎勵制度,一開始是針對洋人設立的,直到17年後才開始向本國外務部官員及出洋的官員頒發,好讓他們在外交場合佩戴,既顯尊貴,又揚國威。

光緒二十四年,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亨利親王來華。亨利親王在西苑覲見光緒後,為感謝清廷對他們的優禮,特贈上德皇授予的黑鷹勳章。

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次日,光緒開展對等外交,由駐德公使呂海寰負責覲見德皇,遞交國電,同時準備回贈清朝最高等級的勳章即頭等第一寶星。但光緒嫌總理衙門準備的寶星品相不佳,打算乾脆直接在外國重新製造。最後經人勸諫,才改在上海製造,由上海道蔡鈞親自辦理。

在審定了寶星徽章的設計方案後,光緒又下令,寶星佩帶要用明黃色。要知道,黃色可是皇帝專用色,且這期間,總理衙門奏定的《寶星章程》規定,頭等寶星的佩帶為金紅色。因此,蔡鈞再次請示,結果卻遭到了光緒的嚴厲訓斥。

事情到此,還沒算完。光緒後來又違制要求嵌珠改用大顆,以示皇帝的格外恩典。而遍查各類記載,清代皇帝為饋贈外國君主一份禮物(光緒等人把勳章理解為禮物),從來都沒有如此費心過。

其實,光緒之所以如此積極地推動外使覲見禮節的改革,是在努力調適清廷的對外觀念。長期以來,清王朝在對外關係上都以「天朝」自居,鴉片戰爭的爆發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清廷君臣幻想中的「天朝」體系轟然崩塌,但這種「天朝」觀念並沒有瞬間消失。

受此影響,清廷的外交行為就引起了許多爭端,這對清朝對外打開局面,在國際社會上獲得更多支持和同情極為不利。只是,從當時官方文書中將授勛寫成「贈送」「賞給」等字眼中可見,光緒和多數清朝官員對於西方的授勛行為是存在誤解的。

在光緒等人心中,寶星是被等同於珠寶財物一樣的禮物用來饋贈的,而對於其在外交中禮節性的含義,他們知之甚少。這也反映出光緒及清廷官員在處理國際事務方面仍有些幼稚。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說光緒是愚蠢的,因為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力圖衝破傳統外交的羈絆,在程式上更向近代外交靠攏,以阻擋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只是,他所選的路可能並沒有更加靠近國際規則,反而離得更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歐陽修被舉報有不倫之情,他百口莫辯,此人一發聲,歐陽修哭了
此人努力了30年也未考中功名,皇帝都看不下去了:把他名字添上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