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流浪漢也能參與藝術節,曼徹斯特用這種方法改變人的觀念

流浪漢也能參與藝術節,曼徹斯特用這種方法改變人的觀念

流浪漢也能參與藝術節,曼徹斯特用這種方法改變人的觀念

維沃斯美術館內擺放著兩把扶手椅,一把是空的,另一把坐著的 Denise Hariison 正準備回答從對面拋來的問題。一人經過椅子後坐下,向她提問「給予街頭流浪者錢是否妥當」。

Denise 回答說:「這取決於個人選擇,不用對此感到抱歉,有人擔心這會讓流浪者產生依賴,但有時能幫助他們支付庇護所費用,在街頭,有人得到了幾頓免費麥當勞,卻仍會因沒地方可睡而死去。」

這場對話是表演藝術作品「坐著讓你感到舒適嗎?」的一部分,也是 11 月 12 日起為期一周的曼徹斯特首屆國際藝術與無家可歸者節為數眾多的藝術項目之一。作品參與者 Denise 曾經是無家可歸者,婚姻破碎後染上酗酒,如今她是一名精神健康方面的博主。藝術家想通過讓觀眾參與這場對話,親身體會無家可歸者的情感經驗。

也有無家可歸者自己創作。Lawrence McGill 在經常拜訪公益組織 Booth Centre後成了熱衷園藝的愛好者,會用種子和土壤填充廢棄容器,他同時也寫詩、寫歌,以此來應對生活極艱難的一面。

他的詩記錄在一本破舊的小本上,寫道,「當夜幕降臨,一名騎士跌落,他摔下階梯,墜入地獄,我不能告訴你他做了什麼,但我會問問他,當我遇到他。」這首歪歪扭扭手寫的小詩因該節日而為人所知。

這不是第一次曼徹斯特為無家可歸者做事了。早於 2017 年 11 月,5 月剛上任的市長 Andy Burnham 提出為無家可歸者提供 270 間住處,撥款 180 萬英鎊,來解決曼徹斯特日益增長的無家可歸人數問題。同年官方數據顯示無家可歸者為 278 人,比上一年增長 43%,而民間公益組織表示實際人數至少超過 500 人,這還不包括有臨時住處、睡沙發的流浪者。

Booth Centre 負責人表示,無家可歸者的困難在於城市的社會信用制度,拖欠支付導致登錄銀行賬戶越發困難,而大部分流浪者曾有多次租約欠款記錄。

另一個現實是,即便提供住處,無家可歸者仍可能在六個月後重返街頭。據專家記錄,很多無家可歸者存在精神健康、成癮問題,部分有犯罪記錄。這意味著,脫離了社會關係的無家可歸者無法依靠單一的設施服務回歸正常生活,他們需要更長線、完整、細緻的社會幫助。於是藝術成了一個新的突破口。

Booth Centre 對《衛報》說,「一開始市政府用於無家可歸者的資金有所縮減,他們發現無法獨自解決這個問題,便開始求助於民間機構,於是我們就出來提供點子。」

之後第三方組織開始協同議會、諮詢公司、大學、文化組織及所有曾有過無家可歸經歷的人們,研究結果得出為城市中每一個人提供家,是較之前更為完整的支持,包括幫助人們建立社會聯繫、學習技能、享受樂趣和重建信心。

與此同時,常年關注無家可歸藝術家的慈善組織 With One Voice也開始行動,與城市的美術館、劇場、咖啡館和公共空間交流,最後達成一致,通過這次節日峰會展出幾十件涵蓋無家可歸者經驗的展品。形式包括展覽、表演、沉浸式劇場、街頭塗鴉、詩歌等,目的為探討藝術在無家可歸者問題上發揮的角色,讓無家可歸者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

曼徹斯特的迪斯街上,有一道向前延伸的塗鴉牆,色彩斑斕,繪製了不同顏色的私人故事,這件作品就是本地藝術家與 30 個曾有過無家可歸經歷的人們一塊創作的。

這個藝術節日最終以一部沉浸式戲劇「板凳上的男人」作為落幕,故事是由一名叫 Dave Tovey 的創作者寫成的,內容描述了一個生活在公園板凳上的流浪漢,因與保安展開的一段對話,搬入庇護所並開始從事攝影最終獲得攝影獎的事情。而 Dave Tovey 正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是 5 年前,如今他向人們分享他的經歷。

或許戲劇藝術為現實包裹了一層糖衣,但真正重要的是建立起對話,產生聯繫。

「當你在一個安全、溫暖的環境里專註地畫畫或擺弄一堆材料時,你似乎能開始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了。這就是為什麼藝術如此具有力量,它讓人們開始交談。」 Dave 對《衛報》說道。

題圖來源:DESIGNECOLOGISTon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Cover:美國年輕人如今是不是動不動就過度慶祝了?
肯德基「聖誕炸雞店」開始營業,可口可樂辦了個藝術展宣傳反家暴|乙方日報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