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孫皇后的三大「污點」,其中一個被洗白,另外兩個無可辯駁

長孫皇后的三大「污點」,其中一個被洗白,另外兩個無可辯駁

唐朝的第一位皇后,名義上是李淵的原配妻子、李世民的母親太穆皇后竇氏。然而竇氏在唐朝開國之前就去世了,皇后的稱號只是後來追封的,李淵也沒有再立過皇后,因此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長孫氏,才是實際上唐朝的首位皇后。

在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中,李世民的名聲相當好,被各民族尊為「天可汗」,也被後世尊為千古明君。長孫皇后同樣賢名遠播,李世民欽定的《文德皇后哀冊文》評價她 「匹宋逾子,比齊越姜」。明朝思想家李贄在《史綱評要》中則高度讚美她:

長孫皇后真聖人也,如陽怒宮人等事,竟可與權矣。世上有如此女子乎?

然而,人生在世,很難盡善盡美,也不可能完美無瑕。穿過歷史的煙雲,我們會發現,即使是長孫皇后,勸諫皇帝,安頓六宮,幾乎沒有什麼差評,但也有三件事是她的人生「污點」,給人留下了口實。

第一件事是在玄武門之變時,她不僅和李世民一起鼓勵慰問將士,還親自發放武器。《舊唐書?長孫皇后傳》記載:及難作,太宗在玄武門,方引將士入宮授甲,後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玄武門之變,在歷史上已經蓋棺定論,李世民作為藩王,未經皇帝李淵同意,處死了儲君及同胞手足,是不容置疑的犯上作亂和謀反大罪。李世民本人也對此心知肚明,篡改了不少史料,抹黑李建成,還擔心會被史家痛罵為亂臣賊子。長孫皇后此舉,從儒家傳統觀念來看,就是同謀。

只不過,長孫皇后在當時也別無選擇,太子和秦王的鬥爭進入白熱化,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如果太子一方獲勝,她要麼殉葬,要麼罰入宮中,要麼被幽禁。因此,不光是長孫皇后,她的哥哥長孫無忌、舅舅高士廉、叔叔長孫順德、姐夫張文瑾都孤注一擲,放手一搏。

所幸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取得了完勝,長孫皇后也因此獲得了地位上的提升。更何況,後來她又輔佐丈夫,開創了偉大的貞觀之治,徹底洗白了自己。這裡的洗白是褒義,老百姓只要能過上好日子,並不在意誰當皇帝皇后。

第二件事是她與韋貴妃的明爭暗鬥。由於地位特殊,長孫皇后被刻畫得大度寬容,並不嫉妒後宮,史料上也沒有明確記載過她對別的妃嬪有所為難。但深入體會,明顯看得出韋貴妃是受到了長孫皇后的打壓。

按照唐朝初年的制度,皇后以下設立四妃,又以貴妃為尊,因此韋貴妃的地位僅次於長孫皇后。這位貴妃叫做韋圭,再嫁唐太宗之前已經有過一個丈夫,還生下了一個女兒。即便這樣,她仍然能在如雲的美女之中脫穎而出,可見唐太宗有多麼寵愛她。

韋貴妃性格也很乖巧,進退有度,沒有與長孫皇后發生過大的衝突。但她與李世民所生的兒子李慎,卻只在貞觀五年時獲封為申王,這個王爵連封邑都沒有。直到長孫皇后去世的當年,李慎才被改封紀王,食邑八百戶,這才是正兒八經的藩王。其中滋味,不言自明,長孫皇后不擔心自己地位動搖,但她一定會吸取玄武門之變的教訓,不能讓「副皇后」的兒子威脅到太子的地位。

如果說第二件事,還只是從蛛絲馬跡中看出來,那麼第三件事就是無可辯駁的實錘了。本來,為了維護皇權,長孫皇后對自己的家族成員約束很嚴,甚至多次勸諫太宗不要過於重用自己的哥哥長孫無忌,就是擔心外戚坐大。但是,當自己的另一個哥哥長孫安業謀反時,她還是向皇帝求情。

史書上的長孫安業年輕時遊手好閒,甚至將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趕出家門,獨霸了家業。後來太宗為了緩和關係,讓他分管了一支禁軍,沒想到在貞觀元年,唐太宗剛剛當上皇帝不久,他就與利州都督李孝常與右武衛將軍劉德裕及其外甥元弘善一同作亂。

失敗後,長孫皇后為他求情。本來這種謀反,甚至可以株連九族的,但她不但沒有受任何影響,而且還成功說服李世民,僅僅將長孫安業流放,可見她確實地位太高,太受寵愛。

這三件事,有人會認為是吹毛求疵,其實如果不是她和李世民的功績太大,也會被後世所指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炮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叄門之戰:明朝與葡萄牙歷史上的首次軍事合作
宋朝正統性竟不如遼!惹得朱元璋棄之不用 奉蒙元為正宗!

TAG:冷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