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王朝,為什麼定都南京的國運都不長,其實怪不得南京

中國古代王朝,為什麼定都南京的國運都不長,其實怪不得南京

歷史上定都在南京的朝代,國運都不長久。如果只有一個兩個朝代是這種情況,也就罷了。十個朝代,全部是這樣的,那就說明,這似乎是一個歷史規律。那麼,為什麼歷史上定都南京的朝代,國運都不長久呢?

(南京城門)

第一,南京地理形勢不好,缺乏戰略緩衝。

古代王朝社會,一個地方適不適合定都,有各方面的考慮。但是,在冷兵器時代,有個最重要的考慮就是這個地方有沒有戰略緩衝。比較一下長安、洛陽、北京這三個地方,我們會發現,南京在戰略緩衝上,明顯低得多。

所謂戰略緩衝,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環繞在都城周圍的山川之險,二是一旦都城守不住後君王的退避之地。

長安、洛陽、北京都具有明顯的山川之險。南京雖然也被稱為「虎踞龍盤」,但不過是平原周圍的一點高地而已,其實只有象徵意義,並沒有真正的防護作用。

再說退避之地。古代都城長安一旦守不住被破的時候,君王要麼去洛陽,要麼去四川成都,甚至還可以往南到南京。比如西周都城被破,東周就遷到洛陽。西漢都城長安被破,東漢也遷到洛陽。唐玄宗的長安被破,他則往四川跑。西晉都城被破,東晉往南遷到南京。總之,在長安,往東、往西、往南退避都可以。

在洛陽、開封這些地方的情況,和在長安的情況差不多。南宋就從開封緩衝到了江南,先是在南京,後又在臨安。

北京的退避緩衝更大。比如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的時候,慈禧和光緒就跑到西安去躲避。如果八國聯軍往西南打,估計慈禧會往四川跑。滿清入關以後,南明也退避到了江南。

但是南京的退避之地卻非常有限,古代交通不發達,逆流而上去四川,不太容易。同時,攻擊主要來自於北方,因此,也不可能到長安、洛陽這些地方去避居。背後又是茫茫大海,其戰略緩衝非常差。

(慈禧和光緒)

第二,南京政治地位不高,缺乏政治中心的背景。

中國古代王朝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原地區已經成為天然的政治中心,處於政治的核心地位。

這裡的「中原地區」,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定義。但是大致應該在長江以北,長城以南,河西走廊及山海關以內的大片地域。歷史上向來以都城設在這些地方的王朝為正朔。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認識,主要是這裡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三皇五帝,天下九州,都在這裡。中國古代是祖先崇拜,對自己的祖居地,有一種天然的趨同心理。

而南京沒有這樣的背景,因此得不到歷史的公正評價。

(朱元璋畫像)

第三,歷史王朝定都南京,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結果。

其實,如果我們仔細研究一下歷史上定都南京的朝代,除了朱元璋主動定都南京以外,其餘時候,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結果。

東吳、南唐定都南京,那是一個諸侯的行為。東晉定都南京,是西晉被五胡滅了,沒地方去,所以南下偏安。南朝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都是在東晉基礎上,偏安的結果。太平天國定都南京,那是剛剛崛起,還沒有統一中國,與東吳、南唐的情況差不多。

而朱元璋定都南京,就算後來沒有朱棣奪位,都城在南京,對於守護北方也是不利的。

所以說,定都南京,只不過是權宜之計而已,怪不得南京,南京似乎因此背了黑鍋。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少年鐵木真,一箭射死了自己的親兄弟,背後藏有什麼樣的深意
劉備四位夫人中,孫夫人最尊貴,為何劉備稱帝後卻不立她為皇后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