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法首顆「混血」海洋衛星開始工作!首批數據揭秘了啥

中法首顆「混血」海洋衛星開始工作!首批數據揭秘了啥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可以訂閱哦!

還記得中法海洋衛星嗎?對,就是10月29日在酒泉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發射的那顆衛星!也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法國總統馬克龍互致賀電,祝賀發射成功的那顆衛星!【中法海洋衛星發射成功!習近平馬克龍互致賀電,這顆星為何這麼牛?】

現在,那顆頂著光環的衛星已經開始工作了,目前已經獲得首批海洋動力環境數據——從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獲悉,中法海洋衛星在軌運行1個月以來狀態良好,已獲取首批海洋動力環境數據。中法雙方科學家確認,衛星上裝載的兩個微波載荷獲取的海面風場與海洋波浪譜等海洋動力環境參數結果與真實海況基本一致。

據中法海洋衛星首席科學家、在軌測試工作組組長劉建強介紹,衛星入軌後,經過3次軌道調整,隨後進行了單載波測試。測試結果表明,衛星與配置的各地面接收站通道暢通。11月1日,衛星扇形波束旋轉掃描微波散射計和海洋波譜儀先後開機,經過短暫高效的平台測試與儀器參數調整,分別於11月2日和3日開始向地面下傳實測數據。雙方地面系統工作人員對數據作了實時處理,得到了全球海面風場、海浪譜等海洋動力環境參數,並生產出初級產品

有沒有很好奇全球海面風場的產品什麼樣子?請看下圖,1天、3天和5天的樣子大不相同哦——

中法海洋衛星飛行一天微波散射計海面風場分布。

中法海洋衛星飛行三天微波散射計海面風場分布。

中法海洋衛星飛行五天微波散射計海面風場分布。

據了解,截至12月3日,中法海洋衛星已獲取了400多軌數據,數據包含全球多種海況信息。比如,根據衛星提供的觀測資料,可以非常直觀有效地判斷「西風帶」每天的氣旋分布與移動變化,颱風的位置、強度及其破壞性等。今年第28號颱風「萬宜」日前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中法海洋衛星第一時間捕捉到颱風形態特徵、中心位置,獲取到颱風行進路線及移動速度,為相關部門分析判讀及預報提供了決策依據。

目前,中法海洋衛星在軌測試已完成衛星平台和載荷工作的功能測試。下一階段,中法雙方將在海上試驗基礎上,開展載荷性能及星地系統業務化運行測試與調優,同時結合「海洋二號B」衛星和其他衛星開展綜合應用

俗話說,「無風不起浪」,說明海面上風與浪的關係匪淺。其實,海風和海浪歷來是海洋科學家非常關注的問題,也因其複雜多變而成為研究難點。但實際上,至今還沒有同時進行海浪方向譜和海風速度測量的衛星。為此,中法兩國攜手,經過13年的合作,才最終研發成功了這顆專門觀測海洋的衛星,這顆衛星首次實現了海風和海浪同步觀測

而且,雙方科學家攻堅克難,在衛星上創新集成了兩台新型微波雷達。中方研製的叫微波散射計,法方研製的叫海洋波譜儀。這兩台儀器裝在一個衛星上,猶如雙管齊下,協同觀測,互為補充,這在世界上還是第一次。

還記得這顆衛星的3個「高水平」嗎,搭載這兩台新型微波雷達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表示,中法海洋衛星的發射成功,有三方面重大意義,總的來說是3個「高水平」

第一,該星是中法聯合研製的首顆高水平海洋觀測衛星,一顆衛星同時裝載測浪和測風的兩台載荷同時工作,這在國際上屬首次。對研究海洋科學,特別是研究風和海浪的關係,以及科學認知、開發利用海洋有幫助。

第二,這是中法聯合響應聯合國《巴黎協定》倡議,承擔大國責任,高水平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行動。

第三,這是中法雙方在航天工程領域和海洋科學領域的一次高水平合作。基於此次合作的良好開端,中法兩國未來將啟動航天工程更多的合作,包括中法天文星升空探測應對氣候變化等諸多領域的合作。

來源:觀滄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的精彩文章:

答:為什麼流星會燃燒殆盡,但從宇宙返回的航天器一般不會?
問:返回式衛星相比普通衛星有什麼額外的要求?

TAG: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