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既然不願在此岸如此痛苦,為何不早日走上重逢之路?

既然不願在此岸如此痛苦,為何不早日走上重逢之路?

看完電影《失孤》,裡面幾個人物的經歷若細細品味都能有很深的體會。雷澤寬十五年尋子體現了作為丟失兒子的父親所有的堅持,迷惘和痛苦。曾帥作為被拐賣的兒童,一邊決意要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一邊又決意要跟養父家的姐姐結婚,這樣一種現實又令人揪心,一種逼於兩邊親情的執念和難割捨與自由的拉鋸被他剛出來尋親時「我要帶最喜歡的姑娘在這裡談戀愛」的吶喊與最後翻出姐姐照片時無法看透的心情體現的淋漓盡致。

另外兩個人:吳君如扮演的拐賣兒童者和倪景陽扮演的失去女兒的母親。前者讓人看到,這樣一個複雜的社會上,沒有需求就沒有傷害,不止兒童,甚至當今層出不窮的器官買賣,打碎了多少平靜的家庭,多少人不願看到卻制止不了,這是人的慾望所起,有人為了錢可以拐賣兒童,可以殘忍地取下他人器官,有人為了滿足「多子多福」的期望不想他人骨肉分離的痛苦。後者則體現出一旦失去骨肉時的絕望、孤獨。失孤,因為失去,所以孤獨,無論哪方都如此,孩子的孤獨、父母的孤獨、每個人對和自己有血脈關係的人都有強烈的歸屬感和愛,無論經歷什麼都不會變。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當失去這樣一個寄託時心內的空洞。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父親十五年尋子不得,我不知道遠方的兒子有沒有想過要尋找父親,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還有個親生父親這樣執著的找他。曾帥在雷父的影響下開始尋父,在熱心網友幫助下終於找到家人,一家團聚。作為一個出家幾年的我,我理解的是:我們已經在輪迴中失散太久,若不發起尋找「回家」之路的心,我們只能繼續輪迴下去,哪怕偉大的彌陀日日夜夜憶念我們。所以一定要發起強烈的希求西方凈土之心,常憶念佛陀,常行佛道,才不負佛之大恩,不負自己百千萬劫佛法難聞今已聞的勝緣。

最後,電影所有的情緒,在高僧的一段話中得到釋放——「緣聚緣散緣起緣滅,各有其因,各有其緣。」凡夫看不到因緣,不願接受逆緣,聖人看到了因緣,但不會去破壞因緣。一切有因,各有其緣,因緣會合萬象則生。佛教常說的因果,就是有因、有緣則會感果。佛教常說業惑緣起,即是有業、有惑則有世間萬象。

很多時候,我們對一些不順己心的現象是有抗拒的,甚至是憤憾,憤怒到失去理智的。若以佛教的角度去看,從因緣的角度去看,內心會淡然許多。既然不願意承受不可愛之果,就從當下起少造不善之業。所以最後電影中,高僧說:「多行善業,緣聚自會相見。」若從我現在還無法企及的層面看,我們總會在輪迴里失敗,也重要在彼岸重逢。既然不願在此岸如此痛苦,無所依怙,為何不早日走上重逢之路?

聲明:本圖文來自「騰訊佛學」,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中華佛緣網是國內佛教自媒體中的著名網路媒體平台,其創辦人朱慧丹女士歷時7年克服重重困難創辦的佛教文化及傳統文化傳播平台,平台下設:中華佛緣雜誌編輯部、中華佛緣禪樂團、中華佛緣書畫院。朱慧丹女士自費走訪了國內各大寺院採風調研,拜訪了多位大德高僧、佛友、居士,專註於紀錄片拍攝製作,平台籌備舉辦過多次大型公益活動,歷盡所能傳播、傳遞中華傳統文化,也歡迎各位大德居士踴躍實名供稿、供圖(備註:原著)。

地址:北京東城區安樂林路69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佛緣 的精彩文章:

人生如戲,如何面對其中的順境和逆境?
弘一大師:縱然有十分福氣,也只享受三分

TAG:中華佛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