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大損大悟,小損小悟,不損不悟

老子:大損大悟,小損小悟,不損不悟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一切迷與悟、真與妄,都可以還原為兩個字:是「損」,還是「增」。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有句有名的話:「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這句話,有人作為老子反智的代表,有人以為學與道的辯證關係。而「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與「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之間明顯的因果關係,雖眾說紛紜,卻誰都不能給出一個自然天成的答案。

比如在知乎上關於這個問題的提問,我就曾答道:學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不知道得越多;知道不知道得越多,就越知天地之不可測。通達無限,落於無為,是謂入道。

這也說得通,後來才知道是錯的,是「老子注我」。很多其他試圖調和學與道關係的解釋——大部分都落在這上面,也是如此。因為若能如此解,若承認這個向外的知、識之學,又如何理會四十七章所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窗戶),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我注老子」?答案其實就隱藏在四十七章的這句話里,它是四十八章的前一章,也正是其前提和宗旨。那便是:不出、不窺、不行、不見、不為。這是什麼意思?明白揭曉了答案的,倒是王陽明。

《傳習錄·上》第八十節云:「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放心,即放逸自心,淪落在妄想馳求里;存得此心常在,即是收心,始終跟自己的心待在一起。老子的不出、不窺、不行、不見、不為,正是收心;反之,便是出、窺、行、見、為,正是放心。

不要小看這個「收心」。佛家有八萬四千法門,其他各家亦有無量法門。這麼多各各不同的法門,如果要找共同點,恐怕只有一個,便是「收攝」。諸君自可驗看。心為人之本,所以這個收心,正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母體

收心、存心,這才叫「學」,才是從本上學的真正之學。要害,正是在這個「學」的定義上。一切法門同一收攝,一切修行共本內求。從心上便可以直接學,所謂收心、存心,所謂觀心、攝心,不假其他。此處,便是看有沒有入門的分水嶺。老子之語的千年迷離,正是因為以為這個學是知、識之學。而謎底,卻是心上之學。老子論道,道不是想來的,而是悟來的;悟靠的則是心,而不是腦

「不出戶,知天下」的戶,就是自家這顆心。「不窺牖,見天道」的牖,就是眼耳鼻口的人竅,未悟之時,使用它們的正是人的聰明智巧。那一連串的「不」,閉也,方歸於心。所謂閉,不是不用,而是背離,從背離處見。緊接著而得的知、明、成,便是明心見性。真心本性,則就是道。

而這個閉竅收心的過程,就叫做「損」。之所以稱為損,是因為背離著聰明智巧和人慾馳求,損得是這些,概括起來便是一切的思維意識。悟道始終面對和解決的,就是思維意識無處不在、變化萬端的粘縛,「人心死,道心活」。《華嚴經》云:「菩薩初心,不與後心俱,智無智亦然,二心不同時。」修行途中,妄與真是不能同時成立的,要取其一必要背離另一。思維意識和自心覺性之間,就是如此。只有在大徹源頭後,才能將它們圓融為一,一切轉為妙用無礙。

佛家所謂「背塵合覺」,莊子所謂「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儒釋道乃至一切心性之學,都是教人如此,都是教人「損」。老子屢言居下、處後,損之道也;屢言柔弱、空虛,損之境也。

「直心是道場」,直者直見直用,是本有的般若照用、良知良能,而知、識多了,便很難不落於曲,花花腸子彎彎繞,「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心如迷宮,道便深隱。這,就叫「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對此,大慧宗杲禪師有段話,說得最是觸目驚心、驚心動魄:

博覽群書,高談闊論,孔子又如何,孟子又如何,莊子又如何,《周易》又如何,古今治亂又如何,被這些言語使得來七顛八倒。諸子百家才聞人舉著一字,便成卷念將去,以一事不知為恥;及乎問著他自家屋裡事,並無一人知者。可謂終日數他寶,自無半錢分,空來世上打一遭,脫卻這殼漏子,上天堂也不知,入地獄也不知,隨其業力流入諸趣並不知。若是別人家裡事,細大無有不知者。士大夫讀得書多底無明多,讀得書少底無明少,做得官小底人我小,做得官大底人我大。自道我聰明靈利,及乎臨秋毫利害,聰明也不見,靈利也不見,平生所讀底書一字也使不著。

要說這道理,人人都說我知道,卻又有幾個人不是如此?陽明云:「知而不行,只是不知。」你只知道學到自己這裡才是自己的,卻從不知道「自己」又是誰的。自己乃是心的,那心又是誰的?

這個道理的原理,憨山大師有句話說得最好:「學者增長知見,以當進益。殊不知知見增而我見勝,我見勝則氣益驕,氣益驕則情愈盪,情盪則欲熾而性昏矣,性昏而道轉遠。」增長知見而道轉遠,與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又有何不同?

故《道德經》七十七章講:「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這「不然」,便是天人背離。有餘即物,不足即道。「損不足以奉有餘」便是悖道逐物,眾生之相;「損有餘以補不足」,「補」即開顯發明,是背於物而趨於道,方為道人之行。

《易經》有損卦,損卦之象下澤上山。下澤便是以澤為基,上山便是才有登峰造極。澤者,水之歸聚處也。以此再參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與「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這就是損道。故彖傳說:「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象傳說:「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制欲。」

然後再解「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便是損知以歸心,進境越深便與道越近。損來損去損到最後,直至損無所損,便是無為。何其明白暢達,何其直截瞭然,這才叫自然天成的答案。

用佛家的話說,這個損,便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了無一法可得」,離一切相、不立一法。最後抵達的空性,即無為。心空了,天地萬物就進來了,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和「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佛家稱作「全體現前」、「全體起用」。易所謂「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地」,《清靜經》所謂「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無不是在說這件事。

這不是否定知、識之學,而是要知道根本在哪裡。一切學無咎,咎在失本。譬如學易,《繫辭上》便說:「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聖人讀易,是為「洗心」,洗心就是損,而不是再立知見。洗心之後,「退藏於密」,「密」即本性處,冥契其旨而忘其所言,復歸於無知無為。「吉凶與民同患」,便是老子的「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佛家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乃無為空性之全體大用,即無不為。易如此讀才是會讀,易如此學才是真學。讀一切書,也無不是如此。

有人問王陽明:「讀書不記得如何?」陽明答:「只要曉得,如何要記得?要曉得已是落第二義了,只要明得自家本體。若徒要記得,便不曉得;若徒要曉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體。」這真是最好的總結和概括了。

若能直面自心,直了洗心退藏,又何須學易?若能直截從自心參一個自家本體是何物,又何必讀一切書?「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一個「學」字,困住了古往今來多少人。可知古聖心傳之凋零,人心不古之慘淡矣。

所以憨山大師總結說:「為道者,以損為益也。」「志道者,損之為貴。」而世人幾乎少有例外,都是走在「增」的路上。開篇所說一切迷悟、真妄皆可歸於「損」與「增」兩個字,「生存與死亡,這是個問題」,所謂了生死大事,是損還是增,則是問題中的問題。

禪宗古德云:「修行無別修,貴在識路頭。路頭識得了,生死一齊休。」「路頭」,就是路之頭,那個最初的開頭。而首先,你要認得路。

蕅益大師自述其悟道歷程時說:

蕅益子年十二,談理學而不知理;年二十,習玄門而不知玄;年二十三,參禪而不知禪;年二十七,習律而不知律;年三十六,演教而不知教。逮大病幾絕,歸卧九華,腐滓以為饌,糠秕以為糧,忘形骸,斷世故,萬慮盡灰,一心無寄。然後知儒也,玄也,佛也,禪也,律也,教也,無非楊葉與空拳也。

那中間種種的困境,不也是每個人在經歷的嗎?心上學,損為門,還有比這更好的解說嗎?

故曰:大損大悟,小損小悟,不損不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陶淵明:人生苦短,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在大腦中走得越遠,在現實中就走得越穩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