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德到底參加黎平會議了沒?不但參加了,還被毛主席憤然回懟

李德到底參加黎平會議了沒?不但參加了,還被毛主席憤然回懟

文|黃金生

1934年12月11日,紅軍佔領了湘桂邊界的通道縣城。並在這裡召開通道會議。由於通道會議沒有留下直接的文字記載,目前對這一會議的細節尚有許多爭論。據現有材料看,通道會議是中央臨時召集的一次緊急會議,既不是政治局會議,也不是中央軍委會議,參加者為當時在通道縣的中央負責同志。

版畫《中流砥柱》 ,沈堯伊作,周恩來在長征途中

「飛行會議」

康克清回憶:「出了老山界,來到湖南境內,不久走到通道縣的一個村子裡。??中革軍委在這裡臨時開會,研究下一步紅軍行動計劃。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會議。在群眾的強烈呼聲、老總和周恩來的推動下,會議破例請毛澤東參加。他在會上分析形勢作出判斷,提出改變紅軍原定北上湘西北同二、六軍團司令部會師的打算,避開敵人為紅軍設下的口袋陣,向西進入敵人兵力薄弱的貴州,爭取紅軍有個喘息和整頓的時機,爾後再定停止。」會議因既無預定規格,也無明確程序,故李德在《中國紀事》中稱之為「飛行會議」。

會議上,毛澤東的建議因為事先已經得到很多中央領導人的支持,從而被通過。李德在回憶錄中也說,毛澤東拒絕了他北上湘西的建議,這「不僅得到洛甫(張聞天)和王稼祥的支持,而且還得到了當時就準備轉向『中央三人小組』(指毛澤東、洛甫、王稼祥)一邊的周恩來的支持,因此毛的建議被通過了」。通道會議是第五次反「圍剿」以來,毛澤東第一次在中央有了發言權,也是他的意見第一次得到了中央多數同志的贊同。這不僅是對毛澤東軍事才能的承認,也意味著把他從長期的半邊緣化狀態中解脫出來,開始邁出了重新掌握軍權的第一步。

通道會議後,進軍貴州的方針立即付諸實施,12月12日19時半,中央軍委發出了《關於我軍十三日西進部署》的「萬萬火急」電,明確部署了我軍各部隊西進貴州的行動。

然而,通道會議畢竟是在倉促當中召開的一次緊急會議,會議僅就紅軍近期進兵方向進行討論,而從當時的情況看,中央紅軍只能選擇先西進貴州。受到重大損失的紅軍渡過湘江後還來不及整理,桂軍仍在後面緊緊尾追,薛岳率領國民黨中央軍整整8個師的重兵駐紮在離通道北面不遠的芷江、黔陽一帶守候。紅二、六軍團遠在湘西北的桑植、永順、大庸一帶(今張家界地區),同通道之間相隔約300公里之遙。中間這片地區是苗民聚居區,山巒起伏,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行軍十分艱難。而通道離相鄰的黔東南黎平地區不足50公里,那裡只有少量戰鬥力很差的黔軍,是國民黨軍隊防線上的薄弱環節。紅軍在這種情況下,當然要選擇進軍貴州。但是會議並沒有解決重大的戰略問題,雖然發生了激烈的爭論,但博古和李德似乎並未放棄原定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甚至就在15日紅軍佔領黎平後,他們仍計劃渡清水江北上湘西,這說明,北上和西進的爭論並未徹底解決,確定紅軍戰略目標已成為當務之急。

黎平會議會址,黎平會議是紅軍長征後第一次政治局會議,會議最終通過《中央政治局關於戰略方針之決定》


黎平會議:「總理跟李德拍了桌子」

紅軍入黔的另一個理由是貴州的國民黨兵力比較薄弱,當時統治貴州的黔軍是王家烈的25軍,是西南地方勢力中最弱的一支。因為人手一把煙槍,又有「雙槍軍」之稱,其力量遠不能同粵、桂、川、滇相比。與其他割據的地方軍閥的心態類似,王家烈在獲悉紅軍入黔的消息後,既害怕紅軍深入他們的腹地,也需要有一些表現來應付南京政府,但他也害怕蔣介石的中央軍借口「剿共」而侵入他的地盤,取而代之。

正是因為這種心態,王家烈在得知紅軍向貴州進軍的消息後,把「剿共」的任務交給了25軍的副軍長侯之擔。侯之擔作為25軍的二號人物,在軍中自成一派,王家烈此舉既有借紅軍消除異己的想法,也有保存主力以防中央軍進入貴陽的企圖。所以他的黔軍主力不是向紅軍入黔的黎平方向調動,而是調向省會貴陽。結果,本就實力孱弱,又各懷心腹事的25軍在黎平一帶遇到紅軍後,沒有做什麼像樣的抵抗就敗下陣來。紅軍總部在順利進入黎平後,發現情況比預想要好很多,後面暫時也沒有國民黨中央軍的追趕。但紅軍一時的小勝,也助漲了博古、李德北上的決心,在中央縱隊進入黎平縣城的當天,就命令紅一、九軍團渡過清水江,去湘西的乾城、鳳凰地區同紅二、六軍團會合,這一命令由於受到周恩來等人堅決抵制,並無執行。考慮到一時沒有戰事,是時間討論一下紅軍今後的戰略方向了,在周恩來的建議下,召開了紅軍長征後的第一次政治局會議。

12月18日,中共政治局會議在黎平的一座天主教堂里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博古、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毛澤東、劉少奇、朱德、鄧發等,有資料說陳雲參加過會議,但他本人在1982年回復中共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宣傳部的信中明確地說「我並未參加黎平會議」。因為沒有直接的會議記錄,這次會議的參加者中最有爭論的是李德。李德在所著的《中國紀事》里說「佔領黎平之後我們又舉行了一次會議,彭德懷和林彪也參加了,我因為發高燒沒有出席??」而在一些親歷者的回憶中,很多人都提到,李德是參加了這次會議的。其中記述最為詳細的是周恩來的警衛員範金標,他說:「黎平會議不是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是政治局會議,我記得沒有林彪、羅榮桓、彭德懷等。我記得只有政治局的幾個人,有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劉伯承,還有李德、秦邦憲(博古)、張聞天等。」「我記得很清楚是在一個晚上召開的。會上吵得很厲害,總理批評了李德。總理把桌子一拍,擱在桌子上的馬燈都跳了起來,燈都熄滅了,我們馬上把燈點上。」「黎平會議,總理髮了脾氣,批評李德,爭論的焦點,是向敵人防守薄弱的貴州進軍,還是與二、六軍團會合。說話最多的是總理,因為他懂得四國文字,德文、法文、英文、俄文。」黎平縣人大的董正順曾參加過調查研究工作,他說周恩來當時的另一位警衛員吳生開也回憶證實李德參加了黎平會議。吳生開說:「當時我在開會的院內搞警衛工作,聽到毛主席對李德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毛主席說:『李德!照你這樣做,實際上是幫助了蔣介石??』」

油畫《強渡烏江》,魏傳義作,烏江是通往遵義的主要渡口,兵家必爭之地,兩岸懸崖絕壁,陡峰千仞

1943年11月27日,周恩來在延安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談到黎平會議的情況時說:「??從老山界到黎平,在黎平爭論尤其激烈。這時李德主張折入黔東,這也是非常錯誤的,是要陷入蔣介石的羅網。毛主席主張到川黔邊建設根據地。我決定採取毛主席的意見,循二方面軍原路西進渡烏江北上。李德因爭論失敗大怒。」

從周恩來的這段話中,也可證明李德是參加了黎平會議的,那又怎麼看李德在《中國紀事》中的記載呢?對黎平會議頗有研究的蔣興珍在黎平走訪了多位人士,他們都認為「李德是肯定參加了黎平會議的,只不過在會議上他與博古頑固堅持去湘西與賀龍的二、六軍團會合的主張因為得不到支持,又因與主持會議的周恩來發生激烈的爭吵,又受到毛澤東的嚴厲批評,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身體也不適(當時患瘧疾),於是惱羞成怒,憤然退出會議。黎平會議決議是在排除李德干擾的情況下形成並通過的」。所以,他認為李德的實際情況應是「因為發高燒沒有出席完(黎平會議)」。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軍人托爾斯泰:戰爭的真面目只有從下層士兵中才能看到
朱元璋對地方的控制:官員不能娶當地老婆,行省制度也自此大變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