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滿洲旗人的敬神和祭禮

老滿洲旗人的敬神和祭禮

冬月來了,雪也來了。大雪,遼東鳳凰城白旗後營子後堡子滿洲老營子里的老滿洲旗人貓冬的舊俗沒有了,現在反而是冬節天兒最是果菜大棚進錢兒的時候。現在老營子老堡子里暖棚多,最掙錢的是栽暖棚草莓,最早的現在就下來了,一斤六七十塊錢,這大棚子簡直就是鈔票複印機,每天都見現錢。

雪天兒不冷的老話今兒不好使,今兒個是飄雪,雪是米粒,又冷又硬,吹到臉上都割肉,冷的拉剎。繼續講故事。今兒個講咱們遼東老滿洲民俗之「敬神」和「祭禮」。敬神祭禮這四個字是兩個意思,遼東鳳凰城白旗後營子後堡子老滿洲旗人生活的特點最突出的是敬神,至今依舊還是非常的濃厚。神多神位多,凡事兒都得敬神。而遼東滿洲老營子老堡子里的老滿洲旗人敬神規矩還大,所謂祭禮儀式講究多。今兒個這故事就把敬神和祭禮捆一塊說,民俗而已,遼東舊習俗,常常被歸弄到封建迷信里不受待見,可是老滿洲旗人人家還是在生活里秉持著,我說存在那就一定有其存在的道理。各位看客族胞切莫上綱上線,故事而已,咱們遼東老滿洲旗人還有這麼個習俗、民風。

先說說在遼東鳳凰城白旗後營子後堡子還有什麼敬神的生活印記。滿洲人敬神和祭祀,說到家是在遼東山區的老滿洲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祖先的敬畏。是恐懼、感恩、懷念和生活需要的現實反應,是遼東鳳凰城白旗後營子後堡子老滿洲旗人生活的必需所折射出來的文化習俗和民風。比如說老滿洲旗人講究「出要拜歸要謝」,就是老滿洲旗人出征、出門貿易、進山放山、出門圍獵打魚等等,出發和進山,進入陣地獵場之時,舉辦祭禮,俗稱拜。拜誰呢?簡單說用找誰拜誰,有山神、有樹神,放山的拜人蔘神,狩獵的捕貂抓獺的拜熊神、貂神、獺神。幹嘛非要拜?說最淺顯的話,恐懼。滿洲人需要用它,那就拜它。大自然在滿洲人的生命面前是母親,是祖宗,為了活命,為了安全,為了收穫。出要拜!再說說歸要謝。老滿洲外出營生和交戰回撥,要有祭禮,謝神謝祖宗。感恩,感謝生命的無礙,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感謝祖宗的保佑和恩惠。

你就比如說老滿洲人在十月中山上落葉前後要放山,挖參的要敬參王;尋干河套圈子裡套獺的要敬獺神,圍貂的要拜貂神;北邊長白山老山根大把頭所居住的大堡子,靠山貨換錢的大族群還會殺豬祭拜長白山神,那規模就大了。最淳樸的,夏節兒天,連雨日,大汛頭上,老營子老堡子的婦女上山采蘑菇,也要在進溝口的大石砬子和大樹下拜蘑菇神和淌子神,祈求蘑菇成筐,蛇不咬,草不潯,野豬不拱,黑瞎子不舔,也別遇到流氓。遼東滿洲鳳凰城白旗後營子老堡子里在旗人家做綉活,趕上聘姑娘,老太太做壽等等大綉活的時候,直系親屬和本家女人會聚一起做綉活,這開工第一個節目就是敬綉針神,還有的更是要敬笸簍神,五彩金絲神(織女下凡)。這個祭祀也是重儀禮,規矩大體現於儀禮的形式之中。幫忙的在炕上坐定,輩分最高的大姑奶奶念叨祈福、平安頌語。簡而言之,遼東滿洲老旗人敬神用誰拜誰,有用就敬。放山敬山神,

捕魚敬魚神,伐木蓋房敬樹神,上樑敬土地爺,還要祭禮各路神仙,天上的,地上的,駐屯的,路過的,都要敬。老滿洲人出門和做事兒,把敬神始終放在心裡。走路敬大樹,岔道口敬大樹,村口敬大樹。

關隘險要之所敬高山,敬大樹,敬巨石、深潭、洞穴等等。

再說遼東鳳凰城白旗後營子後堡子老滿洲旗人祭禮的儀禮。老滿洲旗人規矩多規矩大,重點就是儀禮規矩講究多,約束力強,形式上要求的厲害。祖上可能是對大自然不了解,沒有科學認識,對大自然的神秘百思不得其解,更加上舊時候老滿洲對死亡的恐懼和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無力。酷暑、寒冷、飢餓、疾病、顛沛流離以及野蠻的戰爭殺戮等等,都會讓老滿洲旗人對死亡的恐懼極其濃厚,無所不在,無時不在。於是,遼東滿洲老旗人祭禮的儀禮規矩就越老越大,越來越多。

比如說今天可以說老堡子里的老滿洲人的祭祀儀禮有些封建迷信思想在其中,帶有迷信色彩。大自然的神秘化,變成了滿洲人思想里超自然的神靈,祭祀里有純樸的祈求,保平安;還有祈求美好願望,懼怕大自然的威力。就會把祭祀的儀禮規矩看得重,要求多,講究也多。

遼東鳳凰城白旗後營子老堡子民風淳樸,老滿洲旗人祭禮規矩大,祭祀活動能夠長久不息,還有一點就是老滿洲人儀禮活動能夠讓族人團聚在一起。乾隆爺後期,旗人待遇開始下降,分家和分支另過的逐漸變多。大家族有一定儀禮的祭祀活動,有機會把親屬團聚在一起。像後營子後堡子近年來的王姓、吳姓修譜,族人就非常高興地聚會回來。北邊的南邊的都回來,再遠點的族人也都高興回來老營子聚一聚。

我體會老堡子里的祭祀儀禮的現實意義是教育人,滿洲人得益於大自然物產豐厚,但是取得也需要付出千辛萬苦,規矩大的儀禮儀式,形式上就在於教育人規規矩矩。用禮儀來限制人的活動自由,增加敬畏和規矩意識,增加令行禁止的紀律性。這樣的儀禮,對於滿洲人進山、下河、耕作、收穫等等日常活動中,防止出現意外,保護生命安全非常有作用。老堡子里的老滿洲旗人老實,內斂,守紀律,根源也在於規矩大的熏陶和教化。

作者鳳城白旗三台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慈禧曾擬遷都洛陽
她,輔佐前清三代帝王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