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地雷: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地雷: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原標題:地雷: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謝嘯天


說說地雷這些事兒


■謝嘯天


地雷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在世界戰爭史上,總有一小部分武器裝備生來就一直是「戰場寵兒」。雖然被稱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但地雷在數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備受各國重視。


早在12世紀,南宋軍隊就曾使用過地雷,這是關於地雷使用的最早記錄。到明朝初年,明軍開始使用裝有機械發火裝置的地雷,具備了傳統地雷的雛形。


地雷起源於中國。但是,讓地雷制式化並以全新形態走上戰場的卻是美國人。在1862年的約克鎮戰役中,加布里埃爾·雷恩斯從簡單爆炸陷阱中獲得靈感,研發出了絆發和壓發地雷。


敵人觸碰到細如髮絲的絆線,或是踩踏到引信上的覆土,立即就會引發地雷爆炸。危險就在身邊卻不知道它在哪兒。地雷在造成大量傷亡的同時,也給敵人帶來了恐慌。


藉此,加布里埃爾·雷恩斯一方成功地抵禦了數倍於己方的敵人。絆發雷和壓發雷也由此成為各國設計地雷的主要「藍本」。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地雷技術得到較快發展。梅西納嶺下的英軍製造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地雷,總裝藥量超過400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鋒芒已經初現的地雷,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由於製造成本低廉、技術門檻低,反步兵地雷被廣泛使用。德國研發的S型反步兵地雷開始由地下爆炸向地上爆炸轉變,被稱為「彈跳貝蒂」。顧名思義,當其被觸發時會彈入空中,在距地1米高的地方爆炸,向各個方向激射彈片,殺傷效果成倍增加。


與此同時,地雷在我國抗日戰場上大顯神威。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抗日軍民還用石頭、陶罐做成「土地雷」,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埋雷用雷方法,有效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這一時期,反坦克地雷得以快速發展。據統計,二戰期間,世界各國共埋下3億多枚反坦克地雷。美軍算過這樣一筆賬,每布設1萬枚反坦克地雷,就有毀傷4200輛坦克的潛在能力。1萬枚反坦克地雷的造價,僅相當於400多枚「米蘭」反坦克導彈的價格。而400多枚反坦克導彈,無論如何也不會具備毀傷4200輛坦克的能力。這樣一算,使用反坦克地雷可謂經濟划算。

最早出現的反坦克地雷,主要用於攻擊坦克履帶。地雷受壓後會引爆雷體,炸斷坦克履帶。這種地雷雖能遲滯坦克行進卻不能傷及根本。為取得更好的毀傷效果,針對坦克較為薄弱的底部裝甲,上世紀60年代末,一種既能炸「腳」又能破「肚」的全寬度反坦克地雷問世。這型地雷採用電磁、聲、振動、紅外等複合引信技術,只要坦克在一定寬度內通過,不論是否壓上地雷,都會起爆炸毀坦克。


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地雷日益走向智能化。由智能化地雷組成的信息化雷場具備通信與組網、跟蹤與定位等技術,具有自動尋的甚至敵我識別功能。它們不僅是「陸戰之王」的天敵,還是「空中坦克」直升機的剋星。美國的AHM反直升機地雷可以防禦半徑400米、高度200米以下的空域。可以肯定,未來戰場上地雷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探雷


手段越來越先進


地雷的廣泛使用,倒逼著探雷技術與裝備不斷發展。反步兵地雷出現後,掃雷工兵隨之走上戰場,他們手中的武器被稱作探雷針。


探雷針形似鋼釺,以插入覆蓋物中接觸雷體的方式探測地雷。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士兵遭地雷殺傷,但因其探測速度慢,不能滿足快速清除雷區、開闢通路的作戰要求,軍方亟需獲得一種可以迅速探明地雷位置的單兵探雷裝備。


1934年,蘇聯軍事工程師庫德莫夫率先研製出世界上第一部手持式單兵電子探雷器——IMP-1型探雷器。前不久,這型探雷器的升級版還出現在敘利亞戰場上,頗有點老當益壯的味道。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為應對金屬探測器,蘇聯在二戰初期曾使用過大量木質地雷,即用木材作為地雷外殼,被工兵稱為「隱藏地雷」。抗戰時我方軍民使用的石雷同樣讓日軍的金屬探雷器失去了功用。


二戰後,世界各國開始大量採用塑料雷殼和非金屬構件製造地雷,這就使傳統單兵金屬探雷器沒了用武之地。


為解決非金屬地雷的探測問題,世界各國開始探索新的探雷技術和方法。

利用物質介電常數的不同,20世紀50年代,美軍研製出非金屬高頻探雷器。但是,這型探雷器並不是只對地雷「情有獨鍾」,它很容易受土壤中的樹根、石塊等影響產生虛警信號。後來,基於脈衝雷達、紅外成像、聲震、核四極矩共振、中子等技術的非金屬探雷器陸續出現,才解決了這一問題。


美國的HSTAMIDS手持支架式地雷探測系統,可在距離目標物3米處進行探測,準確報知地雷的位置信息。


手持式探雷器操作簡便,但探雷速度慢。鑒於此,車載和機載探雷器應運而生。奧地利的希伯爾CAMCOPTER無人機載探測系統由機載平台、任務控制單元和音頻感測器控制單元組成,是執行雷場探測任務的一款利器。


值得一提的是,生物探雷也是非金屬探雷技術的一種。在一些國家,探雷犬已經被編入工兵部隊。聯合國編寫的《國際地雷行動標準》中專門加入了「探雷犬作業程序」以及「探雷犬使用指南」等相關章節。


與探雷犬相比,探雷鼠體重輕,誤踩地雷也不會「陣亡」。環境適應性強,在環境惡劣的雷區它們依然能「安心」工作。嗅覺靈敏,經過訓練它們對炸藥的識別率可達100%。這,為人類高效探測地雷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排雷


徹底清除不容易


戰時掃雷的目的是為了開闢安全通路。這種情況下,引爆或誘爆地雷是最常用的手段。為減少掃雷人員傷亡,一戰末期,英國曾在坦克上加裝滾壓式掃雷器。二戰期間,以坦克為平台的多種掃雷器相繼出現,如「蠍」型打擊式掃雷器、挖掘和爆破掃雷器等。這些掃雷器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由於結構笨重而作用有限。


隨著固體燃料火箭技術的發展,之後,英、美、蘇等國研製出了火箭掃雷車和火箭爆破器,可一次性開闢數百米長的通路,掃雷效率顯著提高。


俄羅斯「天王星-6」掃雷車在車臣和敘利亞掃雷時,曾在10天內清除了4萬平方米範圍內的爆炸物,在測試中其爆炸物清除率不低於95%。

在無人裝備日趨增多的今天,掃雷戰場也開始出現機器人的身影。俄軍工兵在敘利亞戰場上使用的「聖甲蟲」球狀排雷機器人,身材小巧,直徑僅為9厘米,內置鋰電池可供其連續工作1小時。


既然有了掃雷機械和掃雷機器人,為什麼還需要人工排雷?因為,機械化掃雷裝備在戰技術性能上都會註明掃雷率,沒有任何掃雷設備的掃雷率能達到100%。而在實際生活中,沒有人願意踏進哪怕只剩一顆地雷的區域。目前,能做到掃雷率100%的方式,只有人工排雷。


但排雷的確存在危險,這種危險可能來自於各種各樣的因素。


地雷類型雜。戰時的雷區往往處於敵我對峙區。在一定的區域內,往往是你方埋設我方也埋設,多種類型的地雷和多種遺留的彈藥並存。這種難明布雷規律與所布雷類型的情形,勢必會給後期雷場的清理帶來相當大的難度。


時間跨度大。一些雷場有數十年的時間跨度,受植被生長、雨水沖刷、山體滑坡和泥石流裹挾等自然因素影響,地雷的埋設位置和性能都發生了改變。這就需要掃雷官兵對雷區每一寸土地都進行踏勘。


地形很複雜。一些雷場尤其是邊境雷場地處山地,亂石嶙峋、溝壑縱橫、樹木叢生,且不說大型掃雷機械,有些地段連小型掃雷機器人也難以展開作業。加上草根、樹根的穿插與勾連,就使「年老易怒」的地雷很可能一碰就炸。


詭雷難判定。地雷型號與性能有限,但埋設方法不勝枚舉。多種地雷的排列與組合,使各種各樣的詭雷層出不窮。經過多年風吹雨打,一些詭雷的誘發方式會更加撲朔迷離。這些,都需要排雷人員付出百倍細心與努力,全力應對。


探雷難,排雷更難,徹底清除雷患則是難上加難。慮及於此,有關國際地雷公約對地雷及其使用作了限制。有不少國家在研製新型反坦克地雷的同時,更多地賦予其自毀、自失效、自失能機制。還有的國家,正在研究更加先進的無人掃雷設備。

但是,歸根結底,建設強大國防、維護世界和平才是杜絕雷患的最好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