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有秋褲的冬天,古人該怎麼保暖?

沒有秋褲的冬天,古人該怎麼保暖?

原標題:沒有秋褲的冬天,古人該怎麼保暖?


「行人與我玩幽境,


北風切切吹衣冷。」





















小古科普

「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


幾場雨過後,氣溫似乎瞬間「降了一個檔」,


讓大家提前感受到了冬天獨有的「熱情」。


不少小夥伴一邊感嘆著「被凍成狗」,


一邊過起了「保溫杯里泡枸杞」的養生生活。


在瑟瑟發抖之餘,


小古忽然想到,


在沒有秋褲的冬天,古人該如何度過嚴冬呢?


一、禦寒衣物


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與發展的今天,秋衣秋褲、毛衣、大衣、羽絨服、衝鋒衣、棉靴、棉帽……都是大家在冬天的「禦寒神器」,可古人並沒有這麼多禦寒裝備,那他們又穿些什麼來抵擋寒冷呢?叮咚!注意啦!下面就讓小古來為你傾情科普古人的「禦寒之道」。

在今天,我們大多會使用棉花來填充衣物以禦寒,而棉織品在全國範圍內流行起來已經是明朝的事情了。在那之前,麻布或其它植物纖維是下層百姓最常使用的衣料,只有上層人士或有錢人家才用得起絲織品。到了明清時期,鍛、錦則成為富貴人家製作秋冬外套外層的主要衣料。


其實,古人也有類似我們如今「風衣」的衣服來度過秋冬季節,那就是「裌衣」。「裌衣」一般有兩層,一層面子,一層絹做的里子。蘇軾在《初秋寄子由》中曾寫道「子起尋裌衣,感嘆執我手」,說明在初秋時節,裌衣的外袍便可以作為禦寒的一大「法寶」。



如果天氣再冷一些,古人便會在衣服裡面加墊一些絮類。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提到,從江陵馬山楚墓一號墓出土的衣服實物中,就有內絮絲綿的綿衣,而此類衣服中所絮的絲綿,多是繅絲的下腳料,用作充絨,輕薄而保暖。


除絲綿外,古人還會將一些毛紡織品類和各類皮料用作墊衣的材料。根據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的說法,毛紡織品用作衣料是東晉以後的事情。《晉書·五行志》稱,兩晉時,袴褶服多由毛織物作成。



二、禦寒裝飾


除了衣服之外,頭部、手部的保暖則需要一些禦寒的手套、帽子等。在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或用信期綉,或用朱綾紋羅,古樸而美貌。至於北朝和明代,也都有手套出土,且為全部包住的樣式。(古人也很聰明的呢~而且古人大多也都有「時尚時尚最時尚」的觀念呢~)


至於頭部保暖,則有更多的講究。有學者研究,民間女性在明代以前多在頭上戴帕頭保暖。元代,上層婦女戴抹額,到了明清時期,民間婦女則習慣佩戴勒子保暖,貴族婦女也會用「卧兔兒」或「昭君套」(一種無頂的女士皮帽)抵禦寒冷。


至於男子,在漢代時,士庶男子會將裁成長條、內絮絲綿的帛巾扎在額間,用作保暖。五代至宋朝,騎馬出門的男子會頭戴風帽以禦寒。到了明代,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賜暖耳」,暖耳則多由狐皮類製成。清朝,官員冬季則多戴皮質暖帽。



三、禦寒設備


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道,「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這裡所說的就是填充楊絮的麻布被子。在古時,貧苦人家多就地取材,用麻做布,用稻草、楊絮、蘆花、或者那些絲織品店裡不要的廢角料來填充冬被。而富貴人家則會蓋貂裘,或者蓋用絲綢做布,填充了鴨絨、羊絨的「高級被子」。


白居易在《問劉十九》中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相對富裕的人家會使用精緻的手爐來取暖。唐宋時期,銅製的手爐、腳爐已經在一些官員和富貴人家中出現,手爐呈橢圓形,裡面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可放在袖子中。此外,還有暖足瓶,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湯婆子」,通常為南瓜形狀,裡面灌上熱水,晚上放在被子里以取暖。黃庭堅的「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這種暖具。



古代人家裡經常會有火塘,也叫火炕。火炕內有孔道,在冬季通過燃燒產生熱量進入炕內通道來加溫,同時配備有火盆等取暖設施。電視劇《琅琊榜》中,梅長蘇就時常坐在火盆旁烤火取暖。



好啦~小古今天要為大家科普的就是這麼多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聰明的古人們刮目相看呢?


回到現在,冬至馬上就要到啦!


小古溫馨提示大家穿好秋褲,拿起暖寶寶,囤積脂肪,一起過冬吧!



嘮叨兩句


部分內容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考古 的精彩文章:

TAG:大眾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