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產學研融合引領經濟發展風向

產學研融合引領經濟發展風向

不久前,由南通大學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社會化應急服務體系關鍵技術研究」正式立項,這是該校繼與南京江北新區共建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技術創新中心後,以科技創新引領社會發展的又一重要成果。「能夠在全國紡織領域佔得一席之地,是南通大學紡織團隊共同的榮耀,更是地方高校服務國家產業發展的重要使命。」團隊負責人、安全防護用特種纖維複合材料研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高強感慨地說。

對接國家戰略開門做大研究

軍民融合是國家戰略,關乎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2017年12月,由南通大學牽頭、聯合10餘家行業龍頭企事業單位設立的「安全防護用特種纖維複合材料研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獲國家發改委批複,承擔新一代作戰服裝配套品種研究、防雨雪服裝研究、新型輻射防護材料和塗裝工藝研究等。

國家的戰略需求,給南通大學人的創新研究不斷提供廣闊舞台、拓展大學的邊界。今年4月,南通大學參與主辦的第四屆長江經濟帶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行,一批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專家會聚一堂,探討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的科學基礎、分析方法、實踐應用等問題,為長江經濟帶的建設發展出謀劃策。

「辦智庫不是關起門來想點子,要協同聯動,理論研究才能精準發力。」在南通大學原黨委書記、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首席專家成長春看來,作為全國首家系統研究長江經濟帶世界級產業集群的機構,從服務沿海大開發到長江經濟帶發展,策應國家戰略,南通大學目光敏銳。

2009年,策應國家沿海大開發戰略,南通大學成立江蘇沿海沿江發展研究院;2014年,緊抓長江經濟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成立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2016年,研究院獲批江蘇省重點培育智庫。由研究院發起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論壇,連續4年從不同視角關注重大現實問題,影響甚廣。

校地同頻共振 升級通大效應

南通是全國聞名的紡織之鄉,也是江蘇省紡織產品出口量最大的設區市。作為傳統支柱產業,紡織業也面臨著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瞄準產業升級目標,南通大學紡織團隊下足了功夫。

江蘇蘇通碳纖維有限公司原來是一家國有企業,1998年企業改制,產業發展面臨新的瓶頸。為此,企業向南通大學紡織團隊發出了「援助信」。自此,雙方便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最初的幫助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到鼓勵企業申報項目和專利,再到共同開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研究,經過多年的合作,江蘇蘇通碳纖維有限公司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為提高有機溶劑的回收率,南通大學紡織團隊成員開展了有機溶劑回收用高效吸附材料及成套設備關鍵技術研究,這項成果在產業化後,將原來對有機溶劑的吸附性能從原來的90%提高到100%,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並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長期服務地方企業發展的實踐中,南通大學紡織團隊先後完成各類企業委託項目100餘項,指導10餘家企業成功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提升了企業向高端智能轉型的技術含金量。

同時,南通大學不斷加深與國家行業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力度,效應在一次次交流與融合中彰顯。前不久,該校與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政府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提供決策諮詢、人才交流培養等服務,積極推進通州區域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南通大學建成國內高校首個飽和潛水模擬系統,成為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基地,大學科技園成為蘇中地區唯一國家級大學科技園,「青創E站」被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就在去年,南通大學攜手港閘區及相關單位共建的通科微電子學院、阿里雲大數據學院相繼落戶通大,兩所新興學院將與地方共同構建「政產學研」一體的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

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說:「我們要按照一個重點團隊服務一個龍頭企業,一所學院服務一個行業,一個優勢學科服務一個重點產業的工作思路,不斷提升學校服務地方和行業的水平。」

貼近行業需求緊抓創新點

創新是引領學校跨越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南通大學黨委堅持有效科研的理念,鼓勵教師做能推動學科發展、反哺教學、契合社會需求、促進自身發展的科研。

以科研為先導,南通大學已成為行業和地方發展不折不扣的創新引擎。建築工程學院教授成軍先後編製國家級、省級建設工程施工工法50多項,主編(參編)國家(或行業)標準、江蘇省地方標準10餘部。電子信息學院教授徐晨團隊攻克矽片劃痕修復世界難題,為企業帶來10億元銷售額,在技術前沿的類單晶領域,一舉拿下20多個發明專利和一個國際專利,孕育一個潛在百億級的分散式能源新興產業。

近年來,南通大學新增校企聯盟、產學研基地等373個,橫向科研項目到賬經費年均增幅20%以上。該校黨委書記浦玉忠說:「高校作為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元素和人才集聚地,理應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加快大學與城市融合發展。學校一定會牢牢把握國家『雙一流』和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機遇,把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發展作為提升人才、學科、研究創新能力的推動力,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步伐。」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07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青少年身心健康該注意啥?看看這20組數據
新時代家庭教育要有新內容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