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翡翠手鐲發展史,讀完兩遍都不過癮!
翡翠收藏專家
免費鑒定評估
您身邊貼心的珠寶顧問
翡翠中最受古人喜愛的就屬手鐲了,在現下也是萬千美女的喜愛,那麼翡翠手鐲有什麼樣的來歷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我國玉鐲的發展史吧~
手鐲,又稱「釧」、「手環」、「臂環」,是一種戴在手腕部位的環形裝飾品。其材質除了金、銀、玉之外,還有用植物藤條製成的,如海柳、雞血藤等。
手鐲在我國的發展同樣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不斷的發展和創新才形成了形態各異款式精美的成品。
壹·新石器時期
玉鐲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進入人們的生活,而各個時期的玉鐲各有不同。
周身刻滿神秘紋飾的陶環
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遺址,和位於山東曲阜西夏侯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考古學家便發現了陶環、石鐲等古代先民用於裝飾手腕的鐲環。
其中大汶口文化玉鐲則呈外方內圓形,造型奇特。
貳·商周、春秋時期
這個時期的玉鐲為扁圓形,材料多為玉石。有學者認為玉璧和玉琮[cong]作為手鐲的原型比較可靠。
「玉璧中的壁大於環孔,叫玉璧;
環孔大於壁,叫玉瑗;
璧和環孔大小一致,叫玉環。」
左圖為玉璧,壁大於孔;右圖為玉瑗,孔大於壁。
外方內圓的玉琮
時至今日,在我國南方一帶,仍有將手鐲稱為手環的說法,可以確切的說,目前國人所佩戴的手鐲從形制上講源於玉璧。形制上還是比較厚重寬大、壁厚質沉的,一般不雕飾花紋,後期還出現了金屬手鐲。
戰國時期古玉手鐲
叄·戰國、秦漢時期
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款極具創意的玉手鐲——白玉繩紋手鐲。這樣細緻的加工使原本厚重的手鐲變的線條感極強,大大減輕了手鐲的分量,裝飾性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戰國絞繩紋手鐲
可以說這是手鐲發展歷史中的頂峰,這樣的款式一直影響著中國後世近二千年,各朝代均有這樣的繩紋手鐲製作。
從藝術性和手鐲的裝飾功能上去衡量繩紋手鐲,可以不誇張的說,是中國手鐲的頂級創作,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中國人文文化和玉文化的結晶。
一直到清朝以後,這樣的繩紋手鐲還在生產加工,如宋美齡這款愛不釋手的滿綠絞絲對鐲。
肆·兩漢時期
西漢以後,由於受西域文化與風俗的影響,佩戴臂環之風盛行,臂環的樣式很多,有自由伸縮型的,這種臂環可以根據手臂的粗細調節環的大小。
還有一種叫做「跳脫」的臂環,如彈簧狀,盤攏成圈,少則三圈,多則十幾圈,兩端用金銀絲編成環套,用於調節鬆緊。這種「跳脫」式臂環,可戴於手臂部,也可戴於手腕部,在自由開放的唐朝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伍·唐代時期
在唐代,臂釧作為修法用具,是密教造像中的八莊嚴之一,曾多見於敦煌壁畫中。而婦女用玉鐲裝飾手臂也已經普遍,被稱之為玉臂釧,以圓柱體、扁圓體素麵較為普遍。
飄花老翡翠錯金玉臂釧
唐代 白玉雕花手鐲
在佛教題材的壁畫和繪畫作品中,仕女、飛天、菩薩等形象經常出現佩戴玉手鐲的現象,反映了唐朝婦女佩戴玉手鐲的流行風尚。初唐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周肪的《簪花仕女圖》,都清晰地描繪了手戴臂釧的女子形象。這不僅僅限於宮廷貴族,平民百姓也十分熱衷。
閻立本的《步輦圖》中的打扇仕女佩戴臂釧
羯摩三鈷杵銀臂釧 釧面呈橢圓形,外緣繞刻一圈蓮瓣,有流紋紋飾。
陸·宋代時期
宋代,是一個婉約多情的王朝。趙氏帝王多重文輕武,自上而下以文為尊,造就了這一時期的文化細膩雅緻。
宋代青白玉鐲 玉質溫婉、光澤柔和
經濟繁榮使人民的生活富裕,文化得到發展,藝術取得空前成就,手鐲的材料和製作工藝都有了高度提升。出現了金銀手鐲、鑲玉手鐲、鑲寶手鐲等。造型上也有了較多突破,如圓環形、串珠形、絞絲形、辮子形、竹子形。
竹鐲,將鐲子刻成竹子形狀,有竹枝、竹葉和竹節做裝飾,如同將一管竹子彎成一圈,繞在手腕上。多為年紀較大的女性佩戴,節同女子守節。
串珠形白玉鐲
柒·元代時期
元朝是一個少數民族風格濃郁的時期,融貫古今中外產生了獨特的時代特色,最著名的就是元青花。2005年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以約2.3億人民幣成交,創下了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
承襲宋代串珠形手鐲特點,輔以雲紋雕刻,少數民族風格濃郁,別具一格。
元代的手鐲出現了以淺浮雕為主的裝飾手法,雖然裝飾性越來越濃烈直白,但是整體的藝術效果和加工特徵還是以質樸為主。
化繁為簡、古拙質樸,融合了民族特色和本朝的審美,造型簡約富有美感。
捌·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用來製作手鐲的材料很多,像翡翠、瑪瑙、碧璽、琥珀等均可用來加工成品。
明代和田玉獸首銜珠鐲 雕工簡約頗有漢八刀遺風,返璞歸真。
清代老琥珀福鐲 點點血絲鮮紅生動、轉動間如清水緩慢流淌,琥珀體清澈透亮無雜,十分驚艷。
翡翠運用鏤雕浮雕手法、雕工自然流暢,碧璽主石色彩清新雅緻,隨形鑲嵌自然古樸,輔以花絲鑲嵌,富麗精美。
其中翡翠得到了廣泛使用,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翡翠迷——慈禧老佛爺。由於她對翡翠的熱愛,讓它從清朝火到了現在。無論大官顯貴,還是市民商賈都有了佩戴手鐲的習慣,而且人們往往把手鐲的作用與愛情聯繫起來,賦予一種美好、浪漫的情懷,在婚禮中流行以手鐲作定情物或聘禮等。
美國女畫家柯爾為慈禧太后畫的油畫 慈禧太后留下了很多珍貴的老照片,遺憾的是均為黑白相片,不能完美的展現出其身上名貴的珠寶,畢竟翡翠色差一點,價差一等呢。從這張寫實油畫來看,老佛爺手上的一對翡翠手鐲和戒指色澤濃艷、呈滿綠色,很可能是從同一塊原石上摳下來的哦~
慈禧太后像(局部)
到了乾隆時期,著名的乾隆工在玉器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透雕工藝發展到清三代可算是達到頂峰了。在手鐲的加工中也開始出現少量的鏤雕作品,但是由於手鐲的本身的佩戴功能決定了其加工工藝不可能濃妝艷抹,因此,大多數今天見到的手鐲還是非常端莊典雅、大方含蓄。
乾隆工和田羊脂白玉三活環手鐲,該器物玉質溫澤圓潤潔白,猶如羊脂,三環活動自如,雕工難度極大,為清代宮廷難得的藏品。若新料加工,其材料費也將達數十萬元。
隨著時代的變化,手鐲的款式也在改變。
最早的手鐲近似圓形且表面平滑沒有雕紋,俗稱「圓條」手鐲。
圓潤古樸、簡潔大方具有古典韻味
隨著工藝改良,扁條手鐲出現了,將圓條手鐲的內環稍微加工磨平。
佩戴起來更加貼合腕間,又大大節省了原料。
貴妃鐲相傳因楊貴妃而得名,其鐲環扁圓,呈橢圓狀,鐲體可扁可圓。
適合小巧、手腕纖細的女性,襯托出纖柔之美,十分嬌俏。
平和鐲又名方條鐲,是近年逐漸復起的一種款式。
雖然小編對這種款式欣賞不來,不過從節源的角度能大幅度減少原料損耗,值得推崇。
現在你對翡翠手鐲的發展史是不是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呢?別私藏,分享讓更多的人也了解一下~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翡翠玩家必修課
TAG:珠寶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