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羅感恩夫人回憶錄(連載二)

羅感恩夫人回憶錄(連載二)

原標題:羅感恩夫人回憶錄(連載二)


船夫們想看外國女人


當我們的船隻抵達常德時,這三名男士拜訪了市長,市長答應保衛他們的人身安全並允許他們在街上售賣書籍且和人們交談,而我則和那位年長的中國女士還有一名男士外加兩名士兵留在河對岸。

士兵是被安置在那兒保護我們的,於是這讓眾人皆知這兒有個外國女人。羅感恩醫生和格默爾先生在第三天的時候進了城,留下我和柏思登還有那位中國女人,外加一個廚師在船上。下午3點左右,我們注意到一大波船隻過來了,船夫們走進告訴我們,他們想見我,因為他們從沒見過外國女人,他們想讓我出去。


「出場費」之前是四兩銀子,但是船夫們後來把價漲到了每人四十兩來看外國女人。年長的女士、柏思登先生還有我在船頭,我們開始向對岸努力尋求幫助。而最後吶喊聲開始了,「出來啊,外國女人,快出來,我們想看看你。」


柏思登先生囑咐:「無論任何情況,都不要打開門。」這時一個農村壯漢跳上了船頭,船隻突然傾斜,隨後他們撕扯掉一小部分船蓬,這讓中國船主抓狂。壯漢邊用腳踢門邊,把木門閂弄開了,門也弄壞了,破損的門一部分砸壞了我的眼鏡,一部分砸到柏思登先生的頭上。


我覺得我出去可能會好點,於是我緩慢爬過壞掉的門,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成為眾人焦點。我站了起來,這樣所有的圍觀者都能看到我。一個老年婦女說:「她和我們一樣是黑頭髮黑眼睛,也穿著和我們一樣的衣服,但是你們有見過這麼大的腳嗎?」在那時,中國女人的腳都只有3.5英寸大。

我從船艙出來後,圍觀的人似乎變得安靜些,情況也有些好轉。幾分鐘後士兵過了河,帶著羅感恩醫生和格默爾先生過來了,並尾隨了更多的士兵。而圍觀者在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之後,也被驅走。



第一次為中國病人治病


在我們回常德的路上,我們在一個小學堂停下度過了周日,這是我們的領導人格默爾先生邀請的。我們非常高興呆在一個正規的教學處。我們到來的消息一經傳開,學堂裡面的人蜂擁而至過來看外國女人,但一當他們聽到還有一個外國醫生,他們開始叫嚷著要看病。此時此刻,外國人和中國人之間所存在的偏見與猜忌被打破。


伴隨著一聲「救命,救命,」 轎夫抬進來一個年輕女子,她因為吃飯時狼吞虎咽吞下了一根針。這根針橫卡在她的喉嚨里,她既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她大哭著快要嚇死了。醫生只帶了少量的醫療器械,但慶幸的是還有一把彎型鉗。

當她張嘴發聲時,羅感恩醫生順勢往她嘴裡放了一個口塞,我們則拉住她的雙手並讓她的頭保持不動,醫生把手指伸進喉嚨,直到碰到針尖並用指尖抵住針頭並推向另一端,直到另一端能夠用鉗子夠到。當他把針往上拉時一陣歡呼傳遍四周。羅感恩醫生立馬成了一個英雄,我們也在停留的地方稍稍休息了片刻。


一位老太太找醫生、柏思登先生還有我要了三回葯,但我們三人並不知道她又跑去對方那兒拿葯,而這些葯是烈性瀉藥。禮拜一我們要走時,那位老太太還和我們說我們給了她靈丹妙藥,但其實這葯已經使她有些虛脫了,本來一片就已經足夠。


往後很多年,來小船上找羅感恩醫生的人絡繹不絕,他們說他是一個好大夫,因為他能從一個女人的喉嚨里把針取出來。多年之後,當羅感恩醫生回美國談起此事,人們問他既然這樣為什麼他沒留下那根針。他的回答是,「無論如何我都不會丟棄它」,並把針從口袋裡拿出來給他們看。


我相信,和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掙得第一桶金相比,這根針更讓他感到驕傲與自豪。


羅感恩夫婦在常德的第一個家。


我們的常德診所開張了


我們第一次去常德後便返回了宜昌,更加刻苦學習中文,慢慢地我們學會了一些日常用語。6月19號,我們的寶貝女兒出生了,這讓我們內心更感快樂和溫馨。


長老會讓我們至少兩年都別考慮開展工作,但是1898年我們接到來自布朗先生讓我們趕往常德的緊急邀請,他的妻子快要分娩了。我們獲得了允許,在1898年的最後一天,我們抵達了布朗夫婦在常德的家。

羅感恩醫生找到了一個可以租用的舊房子,並立馬開始著手修整它,這樣在過完2月的中國新年(1898年2月10日)後我們的診所就可以開業了。而柏思登先生不久也準備好了用來教學的大房間,並備好了已翻譯成中文的教材書籍。


當外國醫生要開診所的消息被周知,我們被建議安置一些警察,要不然人群會破門而入。我們有很多來檢查和尋求診療的患者以至於我們都沒時間吃飯,但我們卻很高興他們能來。


我們的第一個來訪者是一個為下巴處生膿腫嬰兒來來尋葯的母親。醫生告訴她,可能需要切開它,不然嬰兒可能會死。她亦夠勇敢讓醫生把膿腫切除。在醫生完成敷藥之前,嬰兒就睡著了。第二天腫脹很快消了,而那位母親,永遠也不會忘記治好她孩子的這名醫生。


羅感恩先生結束了在印第安納波利斯總醫院的實習期後在紐約要讀9個月的研究生。在東方,眼睛失明非常的普遍,他也曾有所耳聞,因此他特別留意去學習診治這些病例。老譚是第一個被成功救治的人。在數次清洗眼睛之後,醫生告訴他,他可以在角膜上切一個口,這樣他的眼睛就能看見了。老譚爽快地答應,於是第一例虹膜切除術在湖南的西部常德施行了。這位老人曾是個失明的乞丐,當他恢復視力時他感到相當自豪,他從一個商販那兒批發了一些髮網,搖著小鈴鐺進行推銷,他昂首挺胸跨步向前,並成為了一個商販。我們也感到非常的欣慰,從此又多了一個經常現身說法傳播西醫的人。


(未完待續)


珍妮·曼赫特·羅感恩 著


張藝 譯


編輯:伍 婷


【聲明:內容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常德晚報微信公眾號,經後方同意授權後,可以轉載並請標明出處


關於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常德晚報 的精彩文章:

TAG:常德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