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遊記師徒四人,為何只有悟空唐僧成佛,比丘國四人態度說明一切

西遊記師徒四人,為何只有悟空唐僧成佛,比丘國四人態度說明一切

在西遊記中,師徒四人同樣是跋山涉水,同樣是一路走過來,雖說沙僧和八戒經常就被妖怪一起抓走了,但實際上這兩個人在徵得收拾起妖怪來也從來不含糊,但是為什麼,最後只有唐僧和無恐成為了佛,他倆只是使者和羅漢?雖說原本這兩個人就是道家的人物,成不成佛並沒有很多的阻礙,但是要知道,悟空原本也是修道的。要說起來,其實兩個人沒有成佛的原因,在西遊記中就有提到過。

不知道多少人記得他們當時在比丘國的對話,他們剛到這裡時候發現小孩都在門前籠子里關著,打聽才知道這是國王在用他們的心肝煉製長生不老葯,這件事一般人看來是殘忍,但是這四個人取經路上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而八戒其世界是這樣的回答,八戒此時最大的願望就是換了通關文牒早點離開這裡,他覺得這國王傷的是他的子民,和自己沒有一點關係,典型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但是唐僧看來,他是十分想要管這件事的,可是他有佛心,卻沒有能力做到,也只能罵罵國王昏君,其他他一個凡人,卻是做不到什麼,而沙僧這時候就勸他,明天和國王講道理,然後就沒了然後,可見沙僧是一個模稜兩可的態度,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見。

但此時孫悟空的態度就非常的肯定,小孩的性命不能傷了,一定要救出來,甚至明確的要給這個國王「上一課」,唐僧聽了都對悟空施禮。而緊接著,悟空就開始念訣,出去找到當地的地方神仙,讓他們將孩子施展法術全部帶走,不能驚動,不能餓著,還要好好保護,在他們離開後再將孩子送回家,安排的可謂細緻。

而在他回來後,唐僧趕緊問他辦好沒有,孫悟空就說已經辦好,這時候文中用了這樣一個說法:「長老謝了又謝,方才就寢。」要知道,悟空在一路上不知道救了唐僧多少次,但是卻從累了沒有見過他謝悟空,唐僧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所以這是在感謝悟空能夠用實踐去踐行自己利益眾生的佛門思想。

這樣的情況同樣出現在天竺國玉兔精的時候,老僧在給他們講完事情後,書中說的是:「三藏與行者聽罷,切切在心。」這個和比丘國來年個個人的態度有異曲同工的效果。加入唐僧最珍貴的就是他那個有些過分甚至說迂腐的佛心,那麼,悟空的就是那個認同唐僧佛心的人,並且他還是那個有強大能力去實踐的人,但是從各個角度看來,八戒和沙僧時沒有達到這點的。

而在最後,除了唐僧以外,從三人的判詞中也能看出這些東西,作者分明就是在大力讚揚孫悟空的這種精神,相比之下八戒沙僧的功勞真的是境界不夠啊,這種狀態就算是作者想給,也給不了二人一個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羽扇空城 的精彩文章:

古詩中的一股不同方式,看似溫文爾雅充滿藝術氣息,實則內藏怒火

TAG:羽扇空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