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絕非巧合:三國曹操用行動解釋了英國首相丘吉爾這句名言

絕非巧合:三國曹操用行動解釋了英國首相丘吉爾這句名言

原標題:絕非巧合:三國曹操用行動解釋了英國首相丘吉爾這句名言


【核心提示】曹操與丘吉爾,一位是中國三國時期的奸雄,一位是二戰時期的英國首相,他們原本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位人物,但今天,我們卻在無意中發現,他們竟有著驚人相同的理念。



東漢末年,董卓專權亂政,於是便有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他們分別是:


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以及驍騎校尉曹操。

從這個角度上說,這十八路諸侯是盟友。那麼,在這些盟友中,最後因曹操而死的有多少呢?細看之下,答案令人驚訝。


1、袁術


建安二年,袁術在壽春稱帝,他不顧軍中將士和治下百姓饑寒交迫,只顧自己奢侈荒淫,揮霍無度,終於遭到盟友孫策的叛盟和呂布、曹操的接連打擊。


建安四年,走投無路的袁術前往灊山投奔以前的部下雷薄、陳蘭,卻為雷薄等拒絕,不得已之下,袁術這才想起了兄長袁紹,寫信給袁紹準備將帝號歸於他。


袁紹表示同意接納,袁術於是前往青州投奔袁紹長子袁譚, 結果被曹操派來的劉備、朱靈軍截住去路。袁術不得過,又退往壽春。六月,退軍至江亭。當時軍中僅有麥屑三十斛,時六月盛暑,袁術欲得蜜漿解渴,又無蜜。嘆息良久,大吼一聲曰:「我袁術怎會落到今日這個地步!」最後嘔血斗余而死。



2、王匡


十八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時,王匡與袁紹駐軍河內。董卓想要招攬袁紹和王匡,便派執金吾胡母班與大鴻臚韓融、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等數位朝廷重臣攜帶詔書到河內郡遊說。


袁紹不接受他們的遊說,還讓王匡把他們收押在監牢里,準備將他們公開處死。


胡母班是王匡的妹夫,便在獄中寄書給王匡,託付王匡以後要多照料自己的二位兒子(即王匡的外甥)。王匡讀完胡母班的書信,抱著二位外甥痛苦一場,然後還是把胡母班與吳循、王瑰等一同斬首。

王匡斬殺妹夫胡母班,雖是奉命行事,但還是引起胡母班家人的不滿。等到王匡被董卓擊敗逃回鄉里後,胡母班的家人便趁機找到曹操,與曹操聯手攻打王匡,王匡戰敗被殺。


3、張邈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張邈調集全部兵力追隨曹操,與董卓戰於汴水,被打敗。袁紹擔任盟主後驕傲自大,張邈嚴詞勸袁紹。袁紹大怒,指使曹操殺掉張邈,曹操拒絕,張邈因此對曹操十分感激。


初平四年,曹操準備征討陶謙,為防不測,在出征前曹操曾吩咐其家人說:「我如果回不來,你們可以去投靠張邈。」後來曹操征討歸來,見到張邈,兩人相視握手而泣。


由此可見,張邈與曹操交往頗深。但等到曹操取得兗州後,張邈卻又害怕曹操終有一天會聽從袁紹之言而殺了自己。


興平元年,張邈聽從其弟張超與陳宮的建議,趁曹操再次大舉征討陶謙之機,背叛曹操而迎呂布為兗州牧。次年,呂布被曹操擊敗,張超護送張邈全家去雍丘,全被曹操圍殺。張邈向袁術求救,途中被部下所殺。



4、孔融


漢獻帝初平元年,孔融因得罪董卓而被轉為議郎,後又被舉薦前往黃巾軍活動最猖獗的北海郡為相。


孔融以才氣出眾自負,立志平定禍亂。但他志大才疏,喜好高談闊論、標新立異,所任用的官員多數是些耍小聰明的輕浮之人,務虛不務實,為政舉措大多不合時宜,故而在北海六年一直沒有什麼值得為人稱道的成效。

建安元年,袁譚攻北海,孔融敗逃。不久,孔融被朝廷征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孔融倚仗自己的名望,屢次戲弄、嘲笑曹操,肆意抨議時政,褒貶人物,且言辭激烈,多與曹操意見不合。


建安十三年,孔融上書漢獻帝提出:「應遵照古代王畿制度,京師方圓千里不可建立封國。」試圖以此阻止曹操封王。


孔融此舉終於惹惱了曹操,一向與孔融有矛盾的郗慮秉承曹操之意,羅織孔融罪狀,並讓丞相軍謀祭酒路粹上奏說:「融昔在北海,見王室不靜,而招合徒眾,欲規不軌。及與孫權使語,謗訕朝廷。又,前與白衣禰衡跌蕩放言,更相讚揚。衡謂融曰『仲尼不死』,融答『顏回復生』,大逆不道,宜極重誅。」


曹操於是下令逮捕孔融,連他的妻子兒女一起處死。


5、張超


廣陵太守張超,張邈之弟。初平元年正月,張超與兄長張邈會同其他諸侯參加討伐董卓同盟,共同推薦臧洪為諸侯同盟宣誓者。


興平元年夏,曹操討陶謙,遠征徐州。張超、張邈和陳宮共謀推戴呂布為兗州牧,攻打曹操的根據地兗州。次年,曹操回軍打敗呂布,張超受張邈之命護送家族至雍丘。曹操猛攻雍丘,十二月,雍丘陷落,張超及其族人全部被曹操斬殺。



6、陶謙


曹操取得兗州後,命泰山太守應劭迎接曹嵩到兗州,曹嵩於是攜帶大量輜重(一百餘車)上路。陶謙的部將張闓當時駐守在陰平縣,因貪圖曹嵩的財產,就在華縣與費縣的交界處發動襲擊,殺死曹嵩和他的小兒子曹德。

曹操因此大怒,分別於初平四年秋和興平元年四月大舉興兵討伐徐州,所過之處全都大肆屠戮,雞犬不留,舊城廢址不再有行人。


遭受曹操的這兩次打擊,陶謙憂憤難當,於興平元年病逝,享年六十三歲。


7、馬騰


相傳,馬騰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因其父馬肅與羌女通婚,故馬騰有羌族血統。馬騰於漢靈帝末參軍,由於身長力大,性格寬和,待人誠懇而因功升至軍司馬。


由於朝廷黑暗,民變頻頻,韓遂先後殺死當時想要乘亂起義的少數民族首領北宮伯玉和李文侯,又用計殺了涼州刺史耿鄙和漢陽太守傅燮。在耿鄙手下擔任軍司馬的馬騰見勢,就投靠韓遂,並與之結為異姓兄弟,割據一方。


董卓專權時,任命馬騰與韓遂駐防長安,後馬騰被任命為征西將軍,屯於郿城。董卓兵敗,馬騰的手下與韓遂手下發生摩擦,導致兩家失和,率兵相互攻打。後來兩家在鍾繇、韋端及張既等人的調解和勸說下,又重歸於好。


曹袁官渡決戰期間,曹操拜馬騰為前將軍,封槐里侯,急調馬騰助戰。後來,馬騰「自見年老,引入宿衛」,曹操在發動南征之前,將西部有威脅的馬騰招入京做官。


馬騰入朝為官,把部隊交予兒子馬超管理。建安十六年,曹操派鍾繇會同夏侯淵討伐張魯,引起關中各路將領的疑心。馬超與韓遂、侯選等十部反叛曹操,起兵造反,據守潼關,導致馬騰被殺。


8、張楊


張楊擔任過建義將軍、安國將軍,河內太守、大司馬,封晉陽侯。

建安三年,呂布被曹操圍困於下邳。張楊一向與呂布關係很好,想去援救,但勢力不足,只能率軍出駐野王縣東市,遙作聲勢。十一月,張楊部將楊丑為了向曹操投降,殺了張楊。



9、袁紹


袁紹出身名門望族,其家族有「四世三公」之稱。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被推舉為盟主,與董卓交戰。


盟軍瓦解後,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得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擊敗了割據幽州的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


建安五年,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悲憤不平,於建安七年病死。


二戰時期, 時任英國首相的丘吉爾曾公開說出了一句名言:「我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而我們在回顧歷史,回顧奸雄曹操的一生時也發現,當初與曹操一同討伐董卓的盟友,最後被曹操或直接或間接弄死的就有九位,這不僅應了「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老話,也應了丘吉爾這句名言。


三國奸雄曹操,在千年之前就用行動為我們解釋了英國二戰首相丘吉爾的這句名言,我想,這絕非只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著某種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內在邏輯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上不能匡社稷,下不能安黎民,書生坐而論道,空談誤國
孔融不識時務、任意妄為之禍根,源於幼年教育引導不當

TAG:至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