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括只是背鍋的?趙國必敗,再換100個戰將也沒用
很多人都聽過「紙上談兵」這個典故,主人公趙括侃侃而談,運籌帷幄能力出色,不過真正上了戰場之後表現卻差強人意,很多人說趙括就是一個書獃子,葬送了趙國無數將士的生命,其實真實地戰場情況遠遠超過大家預料,古時候決定一場戰爭的勝利不僅僅是雙方的主將,最重要的士兵素養以及後勤補給,長平之戰雙方賭上了國運,這種生死交鋒並不是單單換一個主將就能扭轉局勢的。
如今上千年的時間過去了,設想一下如果當時沒有趙括的存在,或者趙國沒有臨時換將,結局會不同嗎?歷史會改寫嗎?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了解雙方為什麼會冒這麼大的風險展開大戰,這場戰爭對秦趙兩國到底意味著什麼?
根據資料顯示,長平之戰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影響戰國未來走向的決定性戰役,當時已經進入戰國後期,趙國是唯一一個還有實力阻止秦國進行吞併的國家,就是這樣意義重大的戰爭,雙方做好了萬全準備。
這場戰爭孰勝孰敗,拼的是兩個國家的整體實力。
當時秦趙雙方整體上來看,並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秦國統治者是秦昭王趙稷,在他的統治之下,秦國國力空前發展,幾代君主的積累讓秦國百姓生活富足,軍隊戰鬥力超群,尤其是在對外戰爭上接連取勝,整個國家士氣高漲,此外韓國和魏國兩個國家接連成為秦國附庸,國力達到鼎盛階段。
讓秦國更進一步的是任用范雎為丞相,採取「遠交近攻」的對外方針,幫助秦國進行對外擴張,為秦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反觀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之後,趙國國力迅速發展,逐漸脫穎而出成了唯一一個可以與秦國一決高下的國家。
雖說如此,影響一個國家綜合實力高低的不僅僅是經濟基礎,如果是那樣的話,腐朽落後的清政府不會輕易被打敗,如果一個國家有實力就得找到發揮的機會,而這個機會正是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
從這來看,秦國明顯要比趙國做的好,秦國很早就確立了軍功爵制度,鼓勵民眾上前線打仗,人人都想著建功立業,自然在戰場上更加賣力,這也是秦國最終取勝的原因。
再來看一看雙方的最高指揮官——
趙國。趙孝成王起初在漳州作戰,一開始就沒能看清楚這場戰爭的重要意義,戰略決策搖擺不定,先是撤掉了廉頗的主帥地位,統治者與主將存在隔閡,打的正激烈的時候意外接待秦國使者,在戰與和的決策當中下不定決心,聽信讒言被敵方間諜滲透,換上了能力不足的趙括,最終葬送了勝利。這樣的統治者如何安定軍心,取得成功呢?
秦國。宣太后、秦昭王等人始終抱在一起,形成了牢不可摧的領導集團,相互之間各有分工,外交、軍事等等從各方面干擾趙國的對陣策略。
況且秦國還有一張王牌,「戰國四名將」之首的白起,整個秦國上下一心,加上軍事素質過硬,各種條件都具備的秦國怎能不勝出。
再來看一下雙方的動員能力——
秦國。秦昭王親自到戰場上督促後勤軍備,發布命令參與到戰爭當中的人勝利之後全部加爵一級,在秦昭王的號召之下,許多精壯勞動力紛紛應召入伍,即便是沒有作戰能力的人也加入到後勤部隊里,整個秦國從統治者到百姓全部團結在一起。
集結了全部力量的秦國才是取勝的最終原因,秦國有最先進的政治體制,可以最大程度上凝聚全國力量,因此他們才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偉業。
通過上面這些因素我們就能發現趙國輸的並不冤,不僅僅是一個戰場指揮的問題,也不是因為趙括的個人原因導致趙國最終失利,更為關鍵的是整個國家體制完全落後於秦國,缺少深層次的動員機制,諸多因素的影響才使趙國落敗,所以是不是趙括指揮對這場戰爭來說其實並不重要。
在歷史上,任何大人物說到底也不過是小人物,沒有天時地利人和,再有才華也沒用,最終成為統治階級的「背鍋者」,可惜了他的滿腹經綸,讀了一肚子兵書,卻死在時運太差上,趙括並非輸了能力,而是輸了運氣。
※中國發現一塊奇怪石碑,墓碑三個「殘字」,揭開一皇帝的去處之謎
※一農民上交一件文物,專家說:不值錢,給了15塊,後賣了5個億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