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時節,那些文人騷客都在做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故名大雪。大雪至,仲冬始,天氣愈冷,雪羽愈豐,雪景愈奇。遙想自古以來,那些言文人騷客在這大雪時節都在做甚呢?賞雪讀書?踏雪尋梅?還是在對雪吟詩?雅緻的古人也留下了很多關於大雪節氣的詩句,一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流傳至今,讓我們去看看那些飄進詩詞里的雪花,感受千古時代不一樣的大雪韻味吧
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
——屈原《九章》
屈原屈大夫在大雪時節,站在汨羅江畔,看見雪花紛紛飄落一望無際啊,濃雲密布好像壓著屋檐。人跡罕至,大雪紛飛,天氣惡劣,景象陰森,處境凄涼冷落,屈大詩人孤獨傍徨的苦悶心境可見。
屈原放歌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公元403年(晉安帝元興二年)癸卯歲,陶淵明三十九歲,在丁憂家居時所作。敬遠是淵明的同祖弟,其母與淵明的母親又為姐妹;文中可見兩人饑寒相共、志趣相投的密切感情。淵明這首詩借贈敬遠以自抒情懷。作詩正值大雪之日,陶公處在當時東晉統治階級自相爭奪嚴重的險惡環境中,他只能強作忘情,自求解脫。解脫之道,是守儒家的固窮之節,融道家的居高觀世之情。
陶淵明像
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
——李白《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大雪時節,李白去高鳳石門山中找元丹丘喝茶論道,觀見溪壑深幽有千年積雪,崖石斷裂,寒泉石上流。元丹丘是李白二十歲左右在蜀中認識的道友,他們曾一起在河南穎陽嵩山隱居,元丹丘是被李白看作長生不死的仙人,李白曾贈元丹丘好些詩,相交22 年,對李白的文學創作與思想變化有較大的影響。
李白對月吟詩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那年大雪紛飛,李白訪問歷陽縣,縣丞設宴招待李白,詩仙席間頻頻舉杯,讚賞歷陽山美、水美、酒美,可惜就是人不「美」——沒有人陪他喝酒。嘲笑王歷陽表面上以陶淵明為榜樣,可是喝酒不痛快,徒有虛名。傳達出嘲諷及激將之意,充分顯示了李白的衝天豪氣。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杜甫《對雪》
公元756年冬,安祿山佔領長安,杜甫被叛軍抓住解回長安。痛苦的心情,艱難的生活,折磨著杜大詩人。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先寫黃昏時的亂雲,次寫旋風中亂轉的急雪。分出層次,顯出題中那個「對」字,暗示詩人獨坐斗室,反覆愁吟,從亂雲欲雪一直呆到急雪迴風,滿懷愁緒,彷彿和嚴寒的天氣交織融化在一起了。
歲雲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
——杜甫《歲晏行》
杜工部在生命的最後三年移家於舟中,漂泊在長江湘水之期間所作的,入冬時候遍地颯颯北風,瀟湘洞庭在白皚皚的飛雪中。勾勒出一幅天寒地凍、慘淡慘冷的背景。寫歲晏景事,為全詩寫時事創造氣氛,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憂國憂民的情感。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王維在雪夜中思友胡居士:對雪懷人,王維寫雪,筆墨空靈,感覺細膩而有層次。詩人先從聽覺著筆,寫他夜裡隔著窗子聽見風吹動竹子的聲響;接著寫視覺所見:清晨開門一看,才發覺皚皚白雪已鋪滿了山頭。「風驚竹」有聲,「雪滿山」有色,境界空闊,又緊扣著詩人隔窗「聽」和開門「看」的動作神態,一驚一嘆的內心感受,這就使人如臨其境。難怪王國維說,吉摩之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
——白居易《雪夜小飲贈夢得》
洛陽雪夜,白樂天與友人小酌慢飲,促膝敘談,銷磨了一整夜時間;談得高興了,就開懷大笑,以爽朗的胸懷,度過殘年。老年生活情趣,生動而又活躍。
積雪覆平皋,飢鷹捉寒兔。
——孟浩然《南歸阻雪》
孟浩然高考落榜後回家,黃昏時茫茫雪原,一片荒涼景象,喻示自己懷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還鄉的羞愧心理,表現了詩人心情的憂鬱和冷漠。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昨夜北風呼嘯,天氣驟然變冷了,岑參早晨起來一看,發現下起雪來了。不過,大雪初積,那掛在枝頭的積雪,在詩人的眼中變成一夜盛開的梨花,就象美麗的春天突然到來。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設想奇,比喻中含有廣闊而美麗的象像,同時字裡行間又透露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描繪了一幅塞外風雪送客圖。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沈沈飛雪白。
——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大雪時節李頎正在聽董大彈胡笳,詩人洋洋洒洒,酣暢淋漓,從不同的角度表現董大彈奏《胡笳弄》的情景。董大爐火純青的技藝,蔡女「十八拍」豐富的琴韻得到充分的體現。詩人對董大的贊慕之情,自在不言之中。兼寄房給事,給事是門下省之要職。李頎對董彈《胡笳弄》的欣賞,以及所作的傳神的描摹,「烽火寒」一句非高手莫能為。
脈脈花疏天淡,雲來去、數枝雪。
——范成大《霜天曉角·梅》
大雪時節的傍晚,范成大正在踏雪賞梅。雪停了,風歇了,「雲來去」有氣清雲閑之美。「數枝雪」,又形象地勾畫了「梅」之「疏」。如此精心點筆,使景物生動地立於眼前,也就不是泛泛而說了。可見詞人綴字的針線是十分細密的;而其妙處在天然渾成,能夠運密入疏。
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那年大雪時,宋濂正在求學尋師,背著書箱,趿拉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嚴冬寒風凜冽,大雪深達幾尺,腳和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到學舍後,四肢僵硬不能動彈,僕人給他灌下熱水,用被子圍蓋身上,過了很久才暖和過來。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那年大雪時,柳宗元正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觀看江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為後世留下了一幅凄美冰涼的絕世畫作。
邊雪藏行徑,林風透卧衣。
——賈島《送鄒明府游靈武》
那年大雪時,賈島正在和鄒明府在靈武賞雪。明府,是唐人對縣令的尊稱。賈島詩注重用字推敲,此詩也體現了這個特點。頸聯的「藏」字運用擬人手法,描繪人行之跡很快便為大雪覆蓋的邊塞雪景,寫景生動,頗有畫意;一個「藏」字,已包含大雪紛飛、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蘊。「透」字極為傳神地展現了林間朔風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時還隱含風急、天寒、衣單等內容,富有想像力和感染力。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那年大雪時,劉長卿投宿山村芙蓉山莊,投宿主人家以後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卧榻上聽到吠聲不止。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風雪聲、叩門聲、柴門啟閉聲、家人回答聲,等等。這些聲音交織成一片,儘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內,未曾目睹,但從這一片嘈雜的聲音足以構想出一幅風雪人歸的畫面。
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元豐六年(1083)大雪時節,王定國北歸,他的寓娘柔奴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李清照《清平樂·年年雪裡》
那年大雪時,美女詩人李清照正在踏雪尋梅,她折梅插鬢多麼快樂!多麼幸福!著一「醉」字,表明女詞人為梅花、為愛情、為生活所陶醉。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雲淡日光寒。——鄭燮《山中雪後》
那年大雪時,鄭板橋站在山中賞雪,清晨,詩人推開門,外面天寒地凍、銀裝素裹,剛剛升起的太陽也顯得沒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長長的冰溜子沒有融化的跡象,牆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凍住了,遲遲沒有開放的意思。鄭板橋由大雪之後的寒冷,寫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凄涼,看似寫景狀物,實則見景生情,將景和物交融一起,對歷經苦難的身世發出深深的感嘆。描繪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圖。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那年大雪時,袁枚吹滅油燈準備入睡,但燈滅後卻發現房間更亮了,原來因為夜空正高懸明月,大地又撒滿白雪,明亮的圓月與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間顯得比吹燈前還要明亮。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黃景仁《別老母》
那年大雪時,黃景仁居家貧寒,常年奔渡在外。偶然歸家,不過小聚幾日,為了生計,不得不作別老母,離家遠行。一個風雪之夜,詩人強忍離愁別緒,看了一眼白髮散亂,淚眼乾枯的老母,頓時愁情如潮、悲痛難忍,詩句從心中噴涌而出,將與母親分別時憂愁、無奈、痛苦與感傷,活靈活現的傳達了出來,使人迴腸盪氣,極受感動。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毛澤東《沁園春·雪》
1936年大雪時,毛澤東和彭德懷率領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陝北清澗縣袁家溝,為了視察地形,毛澤東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當「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這白雪皚皚的塬地展現在他眼前時,不禁感慨萬千,詩興大發,欣然提筆,寫下了這一首豪放之詞。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的史詩,是中華詩詞海洋中的一朵奇葩。這首詞讀來彷彿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又看到了那個指點江山的偉人,不由地沉醉於那種豪放的風格、磅礴的氣勢、深遠的意境、廣闊的胸懷。《沁園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亞子盛讚為千古絕唱。
大雪節氣,選編了一些文人騷客對大雪時節的感受,千姿百態,風格迥異,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雪的詠嘆,或描雪之形態、或寫雪之品格,以雪描景,以雪喻人,以雪抒懷,凡此種種,莫不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今人不見古時雪,千古一雪見古今!讓我們在這美好時刻,與古人對話,以雪為媒,跨越時空的樊籬,欣賞這一出萬古飛雪、古今文人騷客同會的壯觀場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