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是2.5億年前生物大滅絕的罪魁禍首,人類正第二次重演
目前地球歷史上一共出現過五次大滅絕事件,按照科學家的說法,現在我們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的時代。
在眾多大滅絕事件中,地球歷史上最具災難性的時刻發生在古生代二疊紀末期,距今大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造成了96%海洋生物滅亡、及70%以上陸上生物滅絕,也是地球唯一一次造成昆蟲大量滅絕的事件。
因這次滅絕發生之後長達數百萬年時間內生命都未能恢復元氣,甚至超過了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因又被科學家稱為「大死亡(The Great Dying)」。
據每日郵報12月6日報道,最新刊於《科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場極端全球變暖(溫室氣體增加)導致了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滅絕。而科學家將場極端的氣候變化與西伯利亞火山大爆發聯繫在一起,並指出當時海洋生物是因為溫室氣體增加致海洋缺氧而死。
研究由華盛頓大學古海洋學家 Curtis Deutsch 與Justin Penn 共同領導。團隊利用古海洋生物化石與古代海床沉積物樣本,製作模型了解大死亡前生物的新陳代謝速度、海洋與氣候狀態的改變。在模擬二疊紀末所有數據時,模型顯示的與大死亡滅絕情況吻合。
西伯利亞玄武岩省是約2.5億年前一系列火山作用的證據。
根據模型,大死亡可能持續了數萬年,期間氣溫上升10°C。當時火山噴出的熔岩岩漿注入地層,引燃了煤炭礦藏,煤炭燃燒排放大量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硫化物造成酸雨。海洋因吸收由火山爆發產生的溫室氣體酸化,致令絕大部份海域的含氧量減少80%,部份海床更甚至完全缺氧,因此有96%物種無法適應新環境滅絕。
華盛頓大學的博士生Justin Penn說:「這項研究強調了「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類似機制引發大規模滅絕的可能性。」
玄武岩熔岩引發的酸雨和有毒化學物質流入海洋
研究人員研究了61種現代海洋物種,包括甲殼類動物,魚類,貝類,珊瑚和鯊魚,以了解它們能夠耐受這些條件的程度。但很少有海洋生物停留在它們的棲息地中,它要麼逃跑要麼死亡。而模擬顯示,海水缺氧對生活於較近兩極的海洋生物影響最深。已經適應溫暖,低氧條件的熱帶物種能夠更好地在其他地方找到新家。但對於適應寒冷,富氧環境的生物來說,只能等待死亡的來臨。
Deutsch表示:「要阻止海洋生物大規模滅絕,唯一方法就是減少碳排放。現時人類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有30%被海洋吸收,更有90%熱力由海洋吸收。若氣候問題持續,可能對全球物種存亡帶來嚴重惡果。」
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得不到控制,在2100年,氣候環境可能會達到二疊紀所經歷的20%水平。到2300年,它可以達到「大死亡」的35%到50%之間。
過去一個世紀,全球氣溫已比前工業時代上升1°C ,這並非由火山爆發引起,而是人類活動造成。今年全球多個地區更是出現更多熱浪、洪災、山火等極端天氣引致的災難。雖然雖然現時溫升不像「二疊紀—三疊紀滅絕」時高達 10°C ,但也未有數量驚人的物種正在加速滅絕......
※全球糧食系統失衡,8億人挨餓但每年10億噸糧食被浪費!
※紐西蘭又有51頭領航鯨擱淺死亡,科學家:或與海水溫度升高有關
TAG:魚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