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方江山:生命可敬!醫者可親!媒體可為!

方江山:生命可敬!醫者可親!媒體可為!

向醫者致敬,為生命護航——12月5日,由環球時報、生命時報、夥伴醫生聯合主辦的「敬佑生命?榮耀醫者」第三屆公益活動年度盛典在人民日報社舉行。

本屆最受矚目的「生命之尊」獎頒給了5位醫學界德高望重的開拓者。他們分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放射—影像學科奠基人劉玉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著名臨床腫瘤學家孫燕,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教授陳可冀,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教授、我國泌尿外科和男科學學科帶頭人郭應祿,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外科教授湯釗猷。

與會人士表示,希望通過此項活動的舉辦,在業界樹立起醫者典範,既帶動更多醫務工作者修醫德、行仁術,又推動社會各界理解醫生、信任醫生和尊重醫生,並呼籲媒體營造積極輿論氛圍,傳播醫療領域正能量。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在致辭中表示:生命可敬!生命是世上最珍貴的奇蹟,世界因生命而生動精彩。每個生命都是自然饋贈人類的珍寶,都閃耀著自己獨特的光芒。醫者可親!尊重生命,就要尊重醫者。醫者是生命的守護神。生命相互依存,需要互愛互助、和諧相親。媒體可為!尊醫重衛,媒體應擔起引導和塑造積極輿論、凝聚人心的重任,扛起健康傳播的大旗,不斷改進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加強健康知識、科學理念的傳播。今天,我們相聚在一起,因全民健康結緣,共同為敬佑生命、榮耀醫者發聲,共同為重塑醫者尊嚴、樹立醫者典範發力,共同為凝聚尊重生命、尊敬醫者的社會共識,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盡心儘力。

致辭全文如下: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致辭

生命可敬 醫者可親 媒體可為

——在2018年榮耀醫者頒獎盛典上的致辭

2018年12月5日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方江山

尊敬的張寶文副委員長,

尊敬的陳宗興副主席,

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下午好!

值此2018年敬佑生命?榮耀醫者第三屆公益活動頒獎盛典舉行之際,受人民日報社李寶善社長委託,我謹代表人民日報編委會,熱烈歡迎出席活動的各位來賓,衷心祝賀2018年榮耀醫者所有獲獎者!

今天,我們相聚在一起,因全民健康結緣,共同為敬佑生命、榮耀醫者發聲,共同為重塑醫者尊嚴、樹立醫者典範發力,共同為凝聚尊重生命、尊敬醫者的社會共識,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盡心儘力。

——生命可敬!生命是世上最珍貴的奇蹟,世界因生命而生動精彩。每個生命都是自然饋贈人類的珍寶,都閃耀著自己獨特的光芒。生命是美好神聖的,所有的生命都值得稱頌,都令人敬畏。一個敬畏生命的人,才能真正體味生命的意義;一個尊重生命的民族,才能凝聚生命的力量。

生命與生活息息相關。沒有生命就沒有生活,沒有生命更談不上快樂和幸福。唯有對每天的生活傾注無限的熱情,用有意義有價值的事去充實生命,生命才更顯品質、尊嚴和高貴。

因生命可敬,更需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擁抱生命、感受生命,善待生命、熱愛生命。哪裡有生命,哪裡就有希望。

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追求健康,要從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始;追求健康,要從傳播和獲得科學的健康知識與健康理念始。

生命可敬!讓我們共同唱響生命之歌,共同譜寫生命壯歌。

——醫者可親!尊重生命,就要尊重醫者。生命相互依存,需要互愛互助、和諧相親。在生命的旅程中,醫者始終是生命與健康的守護者。醫者,不負信任與重託,托起生命的希望。

醫者,一個偉大的名字,聖潔而可親。為了生命,為了健康,可親的醫者無私獻仁心,妙手施仁術。因為有了醫者,生命有了守護者。醫者有尊嚴,生命才更有尊嚴。

從古至今,醫者都是一個備受尊重的職業。我國先賢講,不為良相,即為良醫。良相,安邦治國;良醫,治病救人。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肯定和評價廣大醫務人員的工作。今年8月,在首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高度讚揚我國廣大醫務人員。長期以來,我國廣大醫務人員響應黨的號召,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在疾病預防治療、醫學人才培養、醫學科技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取得了豐碩成果,湧現出一大批醫學大家和人民好醫生。特別是在面對重大傳染病威脅、抗擊重大自然災害時,廣大醫務人員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捨己救人,贏得了全社會高度讚譽。這個職業,值得我們尊重。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醫者,從事的是高尚而神聖的事業,是人民健康的守護人,是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尊醫重衛,維護醫者的尊嚴,是全民健康所系,是人民生命相托。

醫者可親!讓我們共同唱響白衣天使之歌,共同營造尊醫重衛的社會氛圍。

——媒體可為!尊醫重衛,媒體應樹立正確導向,擔起引導和塑造積極輿論、凝聚人心的重任,扛起健康傳播的大旗,不斷改進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不斷加強健康知識、科學理念的傳播。

醫患是生命之舟上共同作戰的戰友,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風浪,都應相依相伴、守望互助。醫患之間應多些善意的理解,少些負面的猜疑。近年來,醫患糾紛頻發,醫生執業環境緊張,尤其是暴力傷醫事件不斷挑動社會敏感神經,令人痛心與不安。作為醫生,需要保持仁者初心,帶著關愛去行醫;作為患者,需要常懷感恩之心,尊重醫生的付出。

作為媒體,不僅要做好公眾的健康顧問,有效填補醫學與公眾之間的知識鴻溝,也有責任做好醫患溝通的橋樑和紐帶,做醫患關係的彌合者、社會共識的凝聚者,引導全社會形成尊重醫者、尊重生命的氛圍和風尚。

媒體可為!讓我們共同唱響生命可敬、醫者可親之歌,共同譜寫健康中國建設新篇章。

作為人民日報社屬的健康媒體,15年來,生命時報一直堅守高品質辦報的初心,始終堅持心懷良知、科學為上、傳播健康、為善最樂,不斷增強責任意識。近年來,生命時報積極宣傳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健康中國」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重要指示精神,把「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落實到辦報的各個環節,大力弘揚醫者仁心、無疆大愛,積極傳播科學、權威、實用的健康知識,維護百姓健康權益,為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發揮優勢、建言發力。

生命時報中「生命」二字很有力量。生命時報傳播的是希望,傳播的是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的信仰,傳播的是生命價值、生命意義的正確理念,傳播的是科學真實的身心健康知識。希望生命時報繼續宣傳好黨和國家的健康政策;繼續宣傳好醫生和醫生職業的神聖;繼續宣傳好中西醫並重,全面正面宣傳中醫;繼續傳播好健康觀念與健康知識。融媒體時代,希望生命時報用好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兩個平台,不斷在內容上創新,探究生命本質,關注生命大課題。

健康需要有效的保障平台,需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這裡要向各位醫療管理專家、醫學治療名師名醫、健康教育專家致以崇高敬意。希望在你們一如既往的支持下,把生命時報辦得更好。

健康要有暢通的傳播渠道,沒有中國郵政強有力的支持,健康知識信達天下就有很大的短板。希望繼續支持生命時報發行工作,加大發行力度,拓寬發行渠道,讓更多群眾獲得科學的健康知識、不斷更新生命觀念,為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多做貢獻。

今天,在這裡,我們即將為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位優秀醫務工作者送上一份特殊的褒獎。這些獎項不分高低大小,我們只為向辛苦奉獻的醫者致敬和感恩。

希望「榮耀醫者」公益活動在各位兩院院士、院長、主委的支持下,帶動更多醫務工作者、新聞媒體、行業機構、愛心企業加入進來,不斷持續下去,唱響社會主旋律,傳播尊醫重衛正能量,為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做出更大貢獻。

再次祝賀今天所有的獲獎者!

祝榮耀醫者公益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被忽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付6類疾病,「針灸」很有發言權
「啥都吃」不叫平衡飲食!9類食物幫你吃出「均衡」營養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