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最大的功臣助朱棣登上皇位自己卻戰死沙場
眾所周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去世以後沒有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疼愛的「好皇孫」朱允炆。但是朱允炆這個皇帝的位置還沒坐穩,就被當時實力不算強大的燕王朱棣奪去,此事在歷史上稱為「靖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實際上,朱棣奪得皇位也是歷盡了千辛萬苦,在這過程中,他還犧牲了很多愛將,但要說這些人中誰是朱棣最痛惜的愛將,那肯定非張玉莫屬了。
張玉,字世美,祥符人。他曾經擔任過元朝的樞密知院。元滅亡後,張玉逃到漠北。洪武十八年時候,他又回來為明朝效力。他曾跟從大軍出塞,在捕魚兒海交戰時立下戰功,因此他被授予濟南衛副千戶,遷安慶衛指揮僉事。
後來,張玉又隨軍征討遠順、散毛諸洞。在邊塞以北追逐擾邊的元朝軍隊,一直到鴉寒山才回。隨後,張玉又被調任為燕山左護衛。
他曾經跟從燕王出塞,一直到黑松林。之後他又跟著軍隊去征討野人諸部。張玉憑藉驍果敢,善於謀劃而被燕王所親信。建文元年,朱棣在北京起兵。張玉率領眾人奪取北平九門,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平定了那裡。
朱棣的軍隊即將南下,張玉為他獻上計策,他聽完後十分高興,立即派遣朱能向東進攻薊州,殺死馬宣,逼降遵化。然後又分兵攻下了永平、密雲,用這兩座城的精銳士兵來補充軍隊。
之後張玉又升任為都指揮僉事,當時朝廷派遣大量軍隊來討伐燕王朱棣,都督徐凱屯軍河間,潘忠、楊松駐軍鄚州,長興侯耿炳文則率領三十萬大軍鎮守在真定。
張玉進言說:「潘忠、楊松勇而無謀,我們可以先襲擊然後再俘獲他們。」於是,朱棣命張玉率領親兵作為前鋒,到達樓桑這個地方時正值中秋,南軍正在慶賀中秋佳節。夜半時分,張玉迅速攻克了雄縣。
此時,潘忠、楊松前來支援,張玉同他們在月漾橋交戰,最終生擒了他們,從而攻克了鄚州。後來張玉多次帶兵打仗,一路高歌猛進,有勢不可擋的趨勢,也為朱棣立下了汗馬功勞。
然而,就在燕軍氣勢大盛之時,張玉率軍進攻東昌,遇到了盛庸的軍隊。當時朱棣親自出戰,帶領數十名精銳的騎兵繞到其後,結果他卻被盛庸大軍重重包圍,朱棣奮力突圍才得以逃脫。
可是,張玉卻不知道朱棣的位置,以為他還在包圍中。於是張玉拼了命地突入敵人陣中,殺死數十人,但無奈敵軍人數眾多,張玉身負重傷,後死在了亂軍中,年五十八歲。
自打燕王起兵開始,與南軍大戰三年,燕軍銳不可當。可等到朱棣失去大將張玉,軍隊也就泄了氣,他只好率軍回到了北平,諸將此時紛紛跪下叩頭請罪。
朱棣對他們說:「勝負常事,不足計,恨失玉耳,艱難之際,失吾良輔。」因此朱棣流淚不止,哭得如此傷心以至於周圍的大臣沒有一個不為之落淚的。
縱觀張玉這一生,起于軍營,成名於燕王麾下,可以說他為朱棣東征西戰,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是明朝靖難的最大功臣,在他死後,就連朱棣也忍不住痛哭,足以見得他在朱棣心中的分量。
可惜的是,這樣一位重要的大將最終竟然死在了亂軍中,而且他還是為了救自己主子才陣亡的,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張玉對朱棣也是忠心耿耿,願意為他赴湯蹈火。倘若張玉沒有這麼早陣亡,朱棣的起兵一定會非常順利,也不至於征戰這麼多年。
在張玉死後,朱棣還封賞他的家人世襲王爵,一直到明朝滅亡,張玉的後人王爵才失傳,可見張玉絕對是朱棣最在乎的愛將了。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