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澶淵之戰最後受益者是誰?這一屈辱求和有意義嗎?

歷史上的澶淵之戰最後受益者是誰?這一屈辱求和有意義嗎?

宋朝建國年間,宋太宗登上皇位穩固江山後一直急著統一國家,他兩次親自出征契丹,但最終都以慘敗告終,此後宋朝國力被嚴重打擊,導致談遼色變局面發生。

公元1004年遼國主動出擊發動了一場醞釀已久的大戰,遼國發兵20多萬一直南下直逼黃河沿岸,當宋朝接到緊急情報後,朝廷內一片軒然,最終宋真宗決定親自作戰。

雖然遼國在戰爭初期略佔優勢,但在宋軍意志逐漸加強的情況下,遼軍受到嚴重阻礙。面對如此尷尬局面,遼國轉變策略直奔開封,正當宋太宗不知所措之時,遼國主力軍卻意外死在宋軍首領的地盤上,這下不但讓宋國長舒一口氣,還讓兩國真正的實力蒙上了一層紗。

這場轟動一時的戰役被稱為澶淵之戰,正當雙方都以為自己要戰敗時,蕭太后最終派人屈辱求和,自此這場戰役落下了帷幕。如果要論宋遼兩國誰才是澶淵之戰獲勝的一方,這是沒有必要的。

因為這張戰役沒有誰輸誰贏,而它真正的意義就在於最後受益的人是兩國百姓,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兩國在經濟貿易上維持了長達百年的友好往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事說 的精彩文章:

他們是歷史上被誤解最深的群體之一,揭秘歷史上真實的「錦衣衛」
所謂「朝中功臣不好當」,揭秘雍正決定處死年羹堯的真正原因

TAG:歷史有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