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乾隆,皇家三代,誰的審美你最愛?
五月風華
廣東崇正2018年秋季拍賣會
預展:2018年12月11-12日
拍賣:2018年12月13日
地點:廣州市東方賓館會展中心
(流花路120號)
汲古·珍瓷雅器、玉堂清玩
拍賣時間:12月13日 約15:00開始(順延)
拍賣地點:東方賓館會展中心B廳
「清三代」瓷器是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在歷史上被稱為「康乾盛世」,當時社會開放,文人墨客加入進來,歐洲的彩繪技法也得到借鑒,瓷器製作工藝達到了極高的水平。有趣的是,三位皇帝的性格差異不但表現在各自鮮明的執政風格中,還影響到了官窯瓷器的製作。
康熙時期,在瓷器發展上有兩項重要的制度安排。其一是恢復了景德鎮御窯廠,其二是設立了專門的督陶官。其中,郎廷極就是江西巡撫。代表康熙瓷器藝術頂峰的「郎窯紅」就是在他的督造之下燒製成功的。
雍正雖然執政時間只有短短13年,但其歷史地位卻無庸置疑。雍正繼承了康熙景德鎮督陶官制度。雍正六年,他派出現在人們熟知的督陶官唐英。雍正官窯工藝嫵媚、秀麗端莊,製作十分考究。其大器不顯厚重,小器雋巧玲瓏。不論是器型的比例關係,還是線條、畫工,都有很高標準。
乾隆官窯與康熙、雍正相比,其風格既一脈相承,又獨具特色。乾隆不同於其父,也不同於其祖,他喜歡繁縟熱鬧、華貴亮麗之風。所以,乾隆官窯瓷在厚重方面不如康熙,雋永方面不及雍正,但是具有華美多姿、繁華似錦的特點,不但精巧新奇,而且極盡工雅細麗之能事。
精彩拍品欣賞
Lot1663 /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紋筆筒
尺寸:H: 15 cm; D: 16.5 cm
RMB:80,000-150,000
來源:紐約蘇富比
說明:康熙時期,景德鎮制瓷工匠純熟地掌握了珠明料的呈色技術,燒出了被譽為「翠毛藍」、「寶石藍」的康熙青花,這種多色階青花層次分明,故又有「五彩青花」之稱,是青花器製作史上的重要創新。拍品即僅用一種青花色料,便充分表現出畫面的陰陽向背,遠近疏密,在白膩胎骨的映襯下,具立體層次感,盡顯康熙青花之神韻,堪稱文玩中的佳作。
筆筒胎質細膩,白釉溫潤。外壁以青花通景繪山水人物圖。畫面構圖疏朗有致,人物形神兼備,筆法飄逸自如,頗具水墨韻色,立體感強又頗有意境。
Lot 1669 / 清康熙?郎窟紅葫蘆瓶
尺寸:H: 42.5 cm
RMB:80,000-150,000
來源:香港蘇富比1977年12月2日LOT.457
香港蘇富比1981年5月23日LOT.1275
香港佳士得1990年10月8日LOT.599
說明:葫蘆瓶為南宋後期所創燒,瓶體似葫蘆,故名,又因名與「福祿」諧音,自古以來為人們所喜愛,遂成為傳統器型。且器形像「吉」字,又名「大吉瓶」。此瓶形制規整,造型端莊秀美,似葫蘆,直圓口微斂,斜肩,束腰,腹部渾圓,淺挖足。通體施郎窯紅,釉面滋潤肥厚,釉色富力堂皇,底部罩透明釉露白胎,細巧精緻,質地上乘為康熙罕見佳品。
Lot1672 / 清康熙?茄皮紫釉暗刻龍紋盤
尺寸:D: 25 cm
RMB:300,000-600,000
款識:「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六字兩行雙圈楷書款 康熙本朝
來源: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春季拍賣會LOT:1794
參閱:《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第339頁,圖224,兩木出版社,1998年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卷一(上冊)》第60、61頁,圖3,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說明:此件茄皮紫釉暗刻龍紋盤,其內外壁均暗刻雙龍趕珠紋為飾,盤心則刻一雲龍紋。刻工嫻熟流暢,所刻行龍蒼健兇猛,氣勢恢宏,方尺之間,猶有排山倒海之勢,難掩皇家氣派。所施茄皮紫釉,濃妍鮮亮。底施白釉,書寫康熙青花楷書官窯款。
??敬天法祖為歷代皇室之大事,往往直接表現在祭祀先祖和天地之上,其中的祭器則為禮制之體現,不可缺失,因此對祭器本身的形制與質地均有嚴格要求。明朝立國之初就明文「祭器皆用瓷」,盛放各式供品的簋改以瓷盤代替;嘉靖初年禮制改革,對祭祀重新釐定,對祭器的功用與外觀色澤均作明確規定,《大明會典》「器用」記載「嘉靖九年,朝廷規定四郊各陵瓷,圜丘青色,方丘黃色,日壇赤色,月壇白色。」其以青、黃、紅、白四色象徵天、地、日、月,與之相應的藍色(或茄皮紫色)、黃色、紅色、白色的瓷質祭器就依此燒制,而祭祀當中使用最廣的祭器是為四色瓷盤,故在各項祭器之中燒造數量最多。
??清承明制,依然非常重視祭祀及祭器的製作,順治時期官窯雖未曾全面恢復燒造,然在僅有的傳世品當中就有茄皮紫釉和黃釉暗刻龍紋祭祀瓷盤,景德鎮珠山御窯遺址亦曾出土多件類似的茄皮紫釉暗刻龍紋殘盤,當為祭天之禮器,由此可見,清廷對祭祀大禮的尊崇和對瓷質祭器的倚重。後至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後,四海昇平,康熙帝參考前朝,複位禮制,對宮中各項用瓷明確功用與法度,遂有康熙二十年朝廷派員至景德鎮恢復御窯廠的燒造之事。據康熙二十二年本《饒州府志》卷之十一「陶政」記載:「康熙十九年九月內,奉旨燒造御器,差總管內務府廣儲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級臧應選、六品筆帖式車爾德於二十年內駐廠督造。每製成之器實估價值,陸續進呈御覽。」
??在此次正式燒造中,作為祭器的四色瓷盤亦在其中,此件茄皮紫釉暗刻龍紋盤典承順治時期制度而成,紋飾與尺寸一致,其內外壁均暗刻雙龍趕珠紋為飾,盤心則刻一雲龍紋。刻工嫻熟流暢,所刻行龍蒼健兇猛,氣勢恢宏,方尺之間,猶有排山倒海之勢,難掩皇家氣派。所施茄皮紫釉,濃妍鮮亮。底施白釉,書寫康熙青花楷書官窯款。而此類器物最早可上溯至嘉靖時期,故亦可從實物上反證文獻記載嘉靖九年重訂禮制之事。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滿清雖初得天下但對中國古代的禮教文化吸納迅速,此盤正承載著清皇室對先祖與天地的無限敬畏與尊崇之情,見證了內廷一次次至高無上的重要祭祀,意義非凡。而此類祭器亦僅曾燒造一次,往後康熙御窯再無出品,故同類器物傳世稀罕。
Lot 1670 / 清康熙?豆青釉葵瓣洗
尺寸:D:14cm;H:3.5cm
RMB:100,000-200,000
款識:「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六字三行楷書款
參閱:《清代單色釉瓷器特展目錄》,台北故宮博物院,1989年,頁127,圖76
《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上海博物館、兩木出版社,1998年,頁331,圖217
說明:拍品品種與台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藏品相類(參見《清代單色釉瓷器特展目錄》,頁127,圖76;《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頁331,圖217),為康熙官窯燒制的文房用具,品級較高。
葵瓣洗淺腹,玉璧底,胎質堅密厚重,形制規整,通體施豆青釉,釉色靜雅,溫潤如玉,口沿及凸棱隱現白色胎骨,積釉處色調較濃,富於層次變化。
Lot 1658 / 清雍正?仿定窯白釉印花蕉葉紋花觚
尺寸:H: 19.5 cm
RMB:500,000—800,00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雍正本朝
來源:義大利家族舊藏
參閱:1.《歷代名瓷圖譜》項元汴撰,第十九章節所繪獸面紋花觚
???2.《中國清代官窯瓷器》,南京博物院編,2003年,頁183
參考:北京中漢拍賣有限公司 猶珍Ⅳ-中國古代瓷珍暨雕塑殘器專場 LOT:0073
說明:拍品品種與台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藏品相類(參見《清代單色釉瓷器特展目錄》,頁127,圖76;《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頁331,圖217),為康熙官窯燒制的文房用具,品級較高。
葵瓣洗淺腹,玉璧底,胎質堅密厚重,形制規整,通體施豆青釉,釉色靜雅,溫潤如玉,口沿及凸棱隱現白色胎骨,積釉處色調較濃,富於層次變化。
Lot 1656 / 清雍正?青花五彩龍鳳紋碗
尺寸:D: 14 cm; H: 6.5 cm
RMB:1,500,000-2,500,000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二行楷書款
來源:國營文物商店舊藏
參閱:《中國清代官窯瓷器》第159頁;
《清瓷萃珍》圖53。
參考:香港佳士得有限公司2015年秋拍的LOT.3148,成交價為579.9萬
說明:碗敞口,弧形深腹,圈足。通體五彩裝飾,碗心繪趕珠龍紋,外壁繪龍穿花卉紋,二龍之間以鳳紋相隔。外壁口沿飾輪、螺、傘、蓋、花、罐、魚、腸八吉祥紋飾,其間以如意紋間隔。五彩濃艷,藍色以釉下青花表現。底落「大清雍正年制」青花楷書款。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6年春季拍賣會LOT.3739成交價為874萬
此式五彩龍鳳紋碗為清代宮廷經典的膳碗之一,創製於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奉旨首次燒造御瓷之際。此次燒造於清代官窯歷史上貢獻頗大,許多式樣與紋飾為後世官窯瓷器所遵循,影響深遠,因此其具有非凡的開創意義,本品即是一例,有清一代皆沿燒之。此類五彩龍鳳紋碗作為官窯瓷器的一種固定品種,一直延續至清末。清代各個時期繪於碗上的各朝龍鳳紋大同小異,相同之處是內壁皆於青花雙圈內繪一條紅彩立龍;不同之處在於鳳紋的頸部優線條式、羽毛式兩種:康熙、雍正、嘉慶的鳳紋為線條式;咸豐、同治、光緒的鳳紋為羽毛式;乾隆朝的鳳紋兩者兼備。
雍正一朝雖僅十三年,但制瓷技藝高超。摹古與寓意是雍正宮廷藝術的重要理念,致力摹古求真,注重在傳統構成因素中創新,借鑒原來的工藝造型和紋飾,組合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樣式,給予新的美好吉祥寓意。龍鳳圖案是封建皇權的象徵,同時在瓷器中亦是重要的裝飾紋樣。龍鳳,一個是眾獸之君,一個是百鳥之王;一個變化飛騰而靈異,一個高雅美善而祥瑞;兩者之間互助合作,便有了「龍鳳呈祥」之寓意。
據《國朝宮史》記載,宮中器用的等級禁嚴,五彩龍鳳碗為皇室後宮之用。在清三代的此類品種中以雍正朝的存世量較少,且畫工最為精細。同本品紋飾一樣的雍正五彩龍鳳呈祥碗,可見南京博物院及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可資比較。
Lot 1655 / 清雍正?金釉碗
尺寸:D: 9.8 cm; H: 5 cm
RMB:200,000-400,000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兩行楷書款
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參閱:1.《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頁352-353,圖236
2.《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卷一上冊》頁260-261,圖89-90
說明:碗呈墩式,敞口,弧腹壁,圈足。內外壁皆施仿金釉,本品以金粉在瓷胎上施釉,再經入窯燒制而成,外壁光素無紋,遠觀恰似以純金為材,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此碗金釉璀璨奪目,構圖細緻典雅,釉面頗有金銀器之效果。
金彩是指一種採用黃金色釉上彩作為裝飾的制瓷手法。古代以金彩裝飾瓷器,一般認為始於宋代,其中尤以定窯金花瓷器最負威名。宋周密《辛酉雜識》續集上卷載:「金花定器,用大蒜汁調金描畫,然後入窯,永不復脫。」傳世品有黑釉、醬釉金彩定器。明洪武初,景德鎮始有金彩瓷器的燒制,清代達於極盛,清代康熙朝不僅從歐洲引進了洋彩,而且對傳統古彩進行革新。景德鎮陶瓷官窯在總結傳統宮廷製造彩料工藝的基礎上,嘗試著把金箔製成金粉,再加入氧化鉛用以降低黃金熔點,終於製成「本金」。
直到這時,金彩工藝才真正屬於陶瓷彩燒工藝的一部分。其操作過程是:擂金粉、調合金粉、描金、瑪瑙刮金 。用本金製作金彩瓷器加工難度極大。明暗之色取決於金粉薄厚,而過薄易產生「脫衣」。其次用金要一筆塗成,不加塗抹,水分適宜,溫度適宜,方可成器,否則金呈色玫瑰色或紫色,失去黃金光澤。清康熙時期,皇帝致力恢復景德鎮御窯發展,創新品種湧現,名冠後世。金釉為其中名貴品種,其製作工藝繁複,先高溫燒制白瓷,於器面塗刷金粉,再置低溫窯爐烘燒成器。雍正年間,承前朝遺風,延燒金釉名品,惟成品更為精緻華麗,甚為珍罕。
Lot 1652 / 清乾隆?白地粉彩纏枝蓮托八吉祥紋花觚(一對)
尺寸:H: 26.8 cm
RMB:800,000-1,200,000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礬紅六字篆書款 乾隆本朝
來源:佳士得紐約有限公司2017年3月LOT. 1252
參閱:《中國清代官窯瓷器》2003年,頁271
參考: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2015春季拍賣會LOT.3707 成交價:2,240,000
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2012春季拍賣會LOT. 816成交價:3,450,000
說明:器物喇叭口,細長頸,鼓腹,束腰,覆盆式高圈足。器內及足內施松白釉,外壁通體施以白地粉彩,並在口沿、頸部、束腰及足部飾礬紅及描金弦紋。外壁口沿下繪檸檬黃地如意雲紋,頸部下方有蕉葉紋,腹部以上飾回紋,中書礬紅篆書款大清乾隆年制。腹部繪纏枝蓮,腹下為仰蓮紋。脛部繪花卉。足牆處胭脂紅繪描金回紋一周。花觚頸部與高圈足上,均繪纏枝蓮托八寶紋。
此花觚造型優雅得宜,結構紋飾繁而不縟,富麗華美,釉彩配色絕妙,實為乾隆年間御用瓷器中難得的佳品。本品色彩填塗均勻明快,渾厚潤澤,其它彩繪深淺自然,精工細料,富有立體感,遠觀之如佳人婷婷玉立,富麗堂皇,可見當年御窯廠為之竭盡華麗之功。乾隆皇帝崇信藏傳佛教,故所制御瓷當中法器與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紋樣的器皿數量宏巨,為有清一代帝皇之冠。此器仿自商周青銅觚,原為五供之一,五供是一組佛龕供案上供奉祭祀用品,由一香爐、二燭台和二花觚(瓶)組成。由於清代皇族將藏教奉為國教,宮廷中佛事活動繁多,故此對花觚作為佛前供奉之物,常年接受皇帝與黃親貴族叩拜,此殊榮非尋常宮廷陳設器可比擬。
花觚本是青銅器的傳統造型,後多為瓷器所仿,唐英制花觚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分兩段燒制,然後上下相對由卡口相連,可謂創造了瓷器花觚的嶄新樣式。據《清檔》記載,乾隆三十八年「於七月二十三日,由熱河寄來信帖,內開本月十四日九江關監督全德為遵旨燒造磁五供……,現今窯廠無存樣式,請發樣式來關,即便遵照燒造等因。於八月初八日,接得行在造辦處信帖,內開將照熱河眾香樓現……五供養樣,各畫得紙樣一分……持進,交太監胡世傑呈覽。奉旨:俱交江西照樣燒造。欽此。」.
Lot 1650 / 清乾隆?粉彩描金貴婦人像(銅鎏金座)
尺寸:H: 29 cm
RMB:60,000-120,000
參考:美國皮博迪-塞勒姆博物館THE COPELAND COLLECTION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4秋季拍賣會 中國古董珍玩(I)LOT:8006
說明: 本瓷塑像通體製作精細,彩釉亮麗,面相慈祥,富貴奢華,具有典型乾隆藝術風格,是稀有的粉彩描金瓷造像之傳世佳作。華麗的彩釉、精湛之工藝決定本品之藝術價值和製作難度均在金銅佛像之上。其將泥塑、繪畫、敷色、燒瓷集於一身,要求工匠具備極高的工藝技巧、美術功底和文化修養。因為造像成形複雜,燒造難成,尤其面部神態及衣褶細部之處理非庸手可以勝任。在模製成形後運用雕塑、駁接等技法加以裝飾,處處需要異常審慎。彩繪造像前後多次入窯方成,燒造當中極容易變形疵裂。
本瓷塑貴婦人,寫身著粉綠色華羅錦緞的女子,橢圓臉蛋,皮膚白皙,面容姣好,五官勻稱,眉眼清秀端莊。面部略施淡妝,更添嫵媚。她端坐在蓮蓬荷花旁邊,雙手捧包金瓜,一派奢華富貴氣象,而她臉上卻全無驕奢之氣,一味身閑氣定、笑靨盈盈地凝視觀者。銅鎏金的底座與人物的塑造,各種不同質感在畫家精緻的筆觸下一一呈現,令人讚歎其高超的寫實功力。
Lot 1648 / 清乾隆?粉青釉葫蘆瓶
尺寸:H: 32 cm
RMB:150,000-300,000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三行篆書款
來源:香港蘇富比
參閱:《暫得樓清代官窯單色釉瓷器》,上海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2005年,圖版118,編號42。
說明:此瓶取葫蘆為形,豐盈飽滿,直圓口微斂,斜肩,束腰,腹部渾圓,淺挖足,形制規整,造型端莊秀美。胎質細白堅實,通體施豆青釉,勻凈潤澤,器底內凹為足,足內青釉之下,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
青釉葫蘆瓶自雍正朝開始燒造,延續至乾隆、嘉慶兩朝,作為寓意吉祥的觀賞器陳設於宮中。與乾隆朝常見的繁縟之風相異,青釉葫蘆瓶素凈淡雅,為乾隆皇帝尚古摹古的代表。據《乾隆三年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江西》記載:「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領薩木哈,催總白世秀來說,太監高玉交……冬青有蓋葫蘆罐一件……交與燒造磁器處唐英」。可見,乾隆皇帝對青釉葫蘆瓶喜愛有加,或願借其美好寓意祈求王朝昌盛、福祿萬代。
此葫蘆瓶形制端莊典雅,青釉瑩潤清新,淡雅脫俗,暗合道家清靜無為的追求,長生不老之仙境勝景似在眼前。葫蘆瓶又有福祿萬代、多子多福的寓意,更增添驅邪祈福之意。在道家的出世與民俗的入世之間,實為文人士人修齊治平理想的完滿呈現。
圖片致謝廣州崇正拍賣官方
※黃貴權醫生「靜觀樓」珍藏將於香港嘉德隆重揭幕!
※蘇軾《木石圖》刷新世界最貴古畫紀錄天價易主!
TAG:藝狐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