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無痛方式處理肌肉激痛點較高病人的受限關節?這個方法了解一下!
經評估,筆者感覺普通的治療方案不適合該病人的情況,經過一番考量,筆者決定用METS技術為患者進行治療,最終以幾乎無痛的方法,解決了患者的關節受限問題。今天,筆者將就此案例和各位朋友做一個分享。
1、什麼是METS?
2、關節受限案例及評估
3、用METS增強關節活動度和肌力
什麼是METS?
Ⅰ 定義
METS全名Muscle Energy Techniques(肌肉能量技術),是骨科診斷和治療的一類方法,要求病人由某一特定姿勢開始,主動收縮肌肉,控制身體特定部位向某一特定方向運動,同時對抗特定的反作用力。
Ⅱ 兩個生理效應
METS主要有兩個生理效應:
1,等長收縮後放鬆(PIR)
2,相互抑制(RI)
當某一肌肉保持等長收縮時,神經反饋會通過脊髓到達該肌肉本身,並導致PIR,引起收縮肌肉張力的下降,這種肌肉張力的下降大概持續20-25s,,這一過程中組織可以更為容易的被拉長到一個新的休息長度。
當利用RI時,肌張力的下降依靠生理上拮抗劑對收縮機的抑制作用。當收縮肌的運動神經元接收到來自傳入神經通絡的興奮性衝動時,對側拮抗肌的運動神經元將同時接受到抑制性衝動,這將防止拮抗肌收縮,換句話說,收縮肌的收縮或長時間的受到牽拉,必將會導致其拮抗肌放鬆或受到抑制。
Ⅲ具體應用
1、被動將患者的身體放在剛好能感受到阻力的位置,在此過程中,病人需完全處於放鬆狀態,首先病人深吸一口氣
2、病人被要求以10-20%最大肌力,對抗治療師施加的阻力,等長收縮需要治療的肌肉或者是它的拮抗肌,持續收縮10-12s,過程中避免患者頓挫性用力
3、在一次等長收縮後,會引起一次PIR,肌肉放鬆時間會持續15-30s,這是牽拉肌肉組織到一個新的休息長度的黃金時間
4、重複該過程直至不再有任何進步(通常大概3-4次),然後在最後的位置上保持大約25-30s,一般認為,25-30s足夠使得神經系統記住這一新的休息長度
Ⅳ作用
1、使過度緊張的肌肉恢復正常的緊張度
2、使較弱的肌肉力量得到加強
3、增加關節活動度
4、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關節受限案例及評估
最近,筆者接診了一位女性患者,66歲,雙髖關節置換術後兩年,右側膝關節置換術後半年。主訴,步行時感覺右側下肢無力,右膝關節踝關節夜晚會出現水腫。
▼檢查
雙側髖關節各方向活動度嚴重受限,屈膝60°,踝背屈0°,髕骨活動度嚴重受限。
▼步態分析
右腿畫圈步態,右腿支撐相明顯縮短。
因為患者年紀較大,且有雙髖關節置換的病史,很多拉伸動作並不適合。同時,患者雙髖關節置換術後,並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康復,因此髖關節周圍的肌肉,大多處於短縮無力狀態,肌肉激痛點較高,患者疼痛不耐受。面對這樣的情況,筆者認為首當其衝考慮的問題是,增加患者的髖膝踝關節關節活動度,以及下肢關鍵肌肌力。因此,考慮再三,筆者最終採用了METS技術,用幾乎無痛的方式較好地提升了患者的髖、膝、踝關節活動度。
用METS增強關節活動度和肌力
Ⅰ處理方案
針對這位患者的情況,我為她設計了相應的mets方案
STEP 1、激活放鬆髂腰肌
患者仰卧位,對側下肢屈髖屈膝,治療側下肢,放在床邊緣,將治療側下肢放在束縛點
治療師施加阻力,患者用最大力量的10-20%抵抗,持續10-12s
再將患者移動到新的休息長度,大概3-4次後,最新的休息長度處保持30s
因為患者有雙髖關節置換術的病史,屈髖不能大於90°,因此,對側屈髖屈膝放在床面上即可
STEP 2、腘繩肌
患者仰卧位,屈髖90°,然後下壓他放在治療師肩膀上的腿
STEP 3、股直肌
患者俯卧位,在腹部放一枕頭,治療師固定患者腰椎,病人抗阻伸膝
STEP 4、腓腸肌
患者仰卧位,屈髖90°,踝關節背屈,抗組跖屈踝關節
Ⅱ治療效果
經過一系列治療後,患者髖膝踝關節活動度明顯增加,並且治療過程中無明顯疼痛。
METS技術相對其他技術而言,更有利於在無痛情況下,激活肌肉並增加關節活動度,同時也降低了對治療師體力和力量的要求。
合作/投稿 手機/微信/QQ/支付寶號:15313343001(←長按複製)
關注 康復醫學網微信號:cnkfyx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搶報康復認證課程http://t.cn/RnXXma6
※同樣是補鈣,為啥要分藥品和保健食品?我該買哪種?
※好消息:科學家又雙叒找到一個癌症剋星,它叫甘露糖
TAG:康復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