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密室九天——日本憲法的誕生6:放棄戰爭
原標題:(獨家)密室九天——日本憲法的誕生6:放棄戰爭
前情提要:
在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曾有強硬派主張徹底解除打倒日本「到農業社會」,但在「知日派」的運籌下,還是擬定了要將日本民主化,改造成現代文明國家。1946年2月,麥克阿瑟將軍緊急下令美國佔領機關民政局起草日本憲法,並下達了原則指示。然後,憲法草案確定了剝離天皇的實力權力、將其定位為象徵性國家首腦的方案。
麥克阿瑟的理念:放棄戰爭
凱蒂斯上校2月4日就開始執筆起草關於放棄戰爭的條目。
工作委員會成員哈希中校、拉威爾中校佔據了另一間房間擺開了陣勢,和他們相比,在民政局大辦公室中央的凱蒂斯上校的位置,從保密或者集中精力角度來看都未必合適。各小組的成員還不時來打攪商量。那個位置簡直就像民政局的銀座十字路口。
對於凱蒂斯上校來說,直到接受這一任務前,一直擔任的公職追放工作還沒完結,而他最擔心的是,和總司令部內部其他部門之間的保密工作。即使內部不算問題的話,日本終戰聯絡事務局的白洲次郎(譯註:曾留學英國,戰後被吉田茂推薦到終戰聯絡事務局任職,是當時經常出入聯合國軍總司令部的活躍人物)等常常毫無顧忌地闖進辦公室來。白洲次郎是吉田茂(當時外務大臣)的親信,他的英語能力堪比美國人。桌上散亂著世界各國的憲法資料、SWNCC-228號等機密文件。只要被看到片紙隻字,聯合國軍想幹什麼也許就明白了。
「明天必須通知大家要更加註意了」,面顯倦容的凱蒂斯上校來到座位上時已經是晚上了。
桌面上放棄戰爭的草稿下面墊著「麥克阿瑟手令」,關於天皇的地位和廢除封建制度的條目,只是方針指示。放棄戰爭條目則包含著定義和哲學,很需要琢磨推敲。凱蒂斯上校的作業從對「麥克阿瑟手令」的文字進行添刪開始。河合教授發現的有「Symbol」字樣的「麥克阿瑟手令」稿,很可能就是這時寫下的,因為添刪的各處筆跡完全一致。
重溫以下「麥克阿瑟手令」的原文,讓我們再來傾聽凱蒂斯的回憶。
廢除以國家權力發動的戰爭。日本既放棄作為解決爭端的戰爭手段,也放棄作為維護自身安全的戰爭手段。日本的防衛和安全維護,寄希望於日漸主導世界的崇高的和平理想。
將來也不允許日本擁有陸海空軍,不給予日本軍隊有交戰權。
凱蒂斯說:「重要的變更,刪除了幾處,我記得這是我做的。
「首先,『維護自身安全的戰爭手段』這一部分刪除了。接著把『日本的防衛和安全維護,寄希望於日漸主導世界的崇高的和平理想』也刪除了。我覺得太過理想化了,不現實。另外,記得把『武力恐嚇或行使武力』這段文字插入到前面一段中了。」
凱蒂斯這樣大膽的處理和誰也沒有商量。對具有絕對權威的「麥克阿瑟手令」原稿進行改寫,對這些重大修改的理由是:
「刪除放棄自衛權的理由是,我覺得這偏離了現實,任何國家都有保衛自己的權利。即便個人也有人權吧?這和國家一樣。自己的國家受到攻擊,對此不能進行防衛,這是不現實的考慮。
「這裡至少有一點,留著作為一種可能性。(草案中)沒有明確說『不可擊退受到的進攻和侵犯』。
「這個條目如果讓大家討論的話,大概花一周時間也得不出結論。於是,我暗自決定我自己一個人來做。」
也就是說,從法律家立場考慮,在憲法中明確記載否定國家固有的自衛權,這是不合理不適當的。
當時民政局成員,因為燙傷住院而未能參加憲法草案工作的威廉姆斯回憶說:
「對於凱蒂斯起草的憲法第9條不太贊成。憲法草案中,儘管麥克阿瑟讀後對其中幾條不贊同,但也提出了問題。他的提案有的被採用,有的未被採用。第9條就是後者。
「總之,麥克阿瑟是五星上將,凱蒂斯非常優秀,軍階只是上校啊……」
威廉姆斯最後說的意思是,凱蒂斯認為是獨自對「麥克阿瑟手令」進行了修改,而最終還是沿著惠特尼和麥克阿瑟的思路來完成的。凱蒂斯本人認為是進行了修改了,但沒有資料展示出這些內容,。
實際上在1957年起開始啟動的「憲法調查會」(譯註:1956年日本國會決議通過設立了「憲法調查會」這一機構,下同)向麥克阿瑟發出的詢問時,麥克阿瑟以書面形式做了答覆:
「關於戰爭放棄的條目,是專門針對對外侵略的,其中也包含了對世界給予精神理想引導的意圖。(中略)第9條的任何規定,並不妨礙對於維護國家的安全保障採取全部必要的手段」。(「憲法調查會」資料)
可以說麥克阿瑟對於下屬面對理想與現實的第一線起草工作給予了很好的讚許。
在「麥克阿瑟手令」中,這一放棄戰爭的條目和其他條目相比,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樣有著異樣的感覺,讓我們再來追蹤一下這一理念的源頭。
前面也已經涉及,放棄戰爭理念的源頭就是1928年的巴黎非戰公約,正確地說是《關於放棄戰爭作為國家政策工具的普遍公約》,是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悲劇後歐洲發自內心的誓約:
第一條:各簽約國鄭重宣布,放棄使用戰爭作為國家政策的手段以解決雙邊關係和國際爭端或衝突。
還有一個來源,是1935年菲律賓制定的當時世界上唯一的放棄戰爭的憲法條款:
第二條第三款:放棄國家將戰爭作為政策手段,而採用所成立的一般國際法的各項原則作為國家法的一部分。
菲律賓在1935年11月15日與當時的殖民統治的美國簽定了十年後作為菲律賓聯邦獨立的條約。這一菲律賓憲法應該是參照巴黎非戰公約而設定的。
麥克阿瑟元帥的父親曾任駐菲律賓的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自己在年輕時期也曾分別四次在菲律賓度過,在菲律賓獨立前還擔任了菲律賓軍隊的軍事顧問。菲律賓憲法中的「放棄戰爭」的條款也一定在他腦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對「放棄戰爭」這一理念最大的支持,是1945年6月剛剛簽署的《聯合國憲章》:
第二條/四: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
在《聯合國憲章》序言中也明確聲明:「我聯合國人民同茲決心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譯註:聯合國憲章的文字採用「谷歌」所載譯文)
這段文字應該也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人面對滿目瘡痍的斷垣殘壁時同樣的感受了。而經歷過菲律賓攻防戰的慘敗和勝利,戰爭景象深深印入腦海的麥克阿瑟也一定抱有同樣感受吧。2月4日惠特尼民政局長在下達製作憲法命令時就特別提起注意,說:「要把聯合國憲章的原則放在心裡」,這也應該是強調了麥克阿瑟對「放棄戰爭」的基本認識。
在工作委員會的會議記錄中,找不到有關放棄戰爭的討論。但凱蒂斯和惠特尼之間,對此進行了相當的討論。戰爭放棄的條款在整個憲法中究竟佔據怎樣的位置,是個最大的問題。
凱蒂斯回憶說:「惠特尼將軍認為,『戰爭和武器的放棄』條文,因為極其重要,我記得他甚至考慮把它放在第一條。
「但是,大概是2月4日吧,我記得很早我就在會議上提出,儘可能按照明治憲法的行文順序為宜。也就是說,把天皇的條目放在第一章節中。」
惠特尼自己在把憲法草案遞交給日本方面後,在和松本烝治交涉時說:「這個原則(戰爭放棄),不是放在第一章而是放在第二章,因為考慮要尊重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敬意。而放棄戰爭這一原則具有重大的決定性意義,就我個人而言,本想把它放在新憲法草案第一章。」(「憲法調查會」資料)
戰爭放棄條款是凱蒂斯上校一個人執筆,因此會議記錄中找不到討論的痕迹。僅僅在短短的幾天中,凱蒂斯就把各種資料很好地加以應用,他插入的部分「不進行武力威脅,不行使武力」,是從聯合國憲章第二條中引用來的,他甚至刪改了麥克阿瑟的行文,從法理上對國家自衛原則的理解反映了凱蒂斯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對未來寄於的期待和信念。
這些在後文將涉及到的「蘆田修改」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2月5日晚,惠特尼為了製作第二天向麥克阿瑟的彙報資料而面向打字機工作著。這裡有要求日本政府2月7日將提交憲法修正案的通知,其次關於民政局的工作進展,他陳述道:「我將民政局修改憲法的工作完全置於保密狀態,我確信下周星期二(2月12日)將與我討論這一問題的日方官員事先毫不知情。
「我們的憲法修改草案除了有些細節此後需加修改以外,應該能夠在本周末呈交閣下,從現在的進展情況來看,我確信這一草案將能夠獲得滿意的結果。」
從字裡行間,彷彿能看到惠特尼得意的模樣(譯註:日本史學界無論左右,對於惠特尼將軍在日本佔領期間的強硬態度、扮演唱紅臉的角色都抱有程度不同的陳見、揶揄甚至非難,這些在本文前後也多次出現)。
第五章 麥克阿瑟的日本改造計劃
(1945年9月~1946年2月)
走向憲法修改
在第一生命大廈六樓的密室中,凱蒂斯上校等25人正在奮鬥時,還有個戰敗國德國,尚未能著手進行憲法修改。「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波恩基本法)直到1949年5月2日才開始執行,比日本晚得多。
這是因為德國當時由美英法蘇四國分割佔領,這四國意見難以取得一致。但西德在戰後以首屆首相阿登納為中心在議會設置了有70個議員參與的憲法制定委員會,在制定「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
這個草案制定中,美籍德國憲法學者弗里德里希博士也參與了,而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初的前言中明確記載著:基本法「為了在過渡期給予國家生活以新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權力」來制定。而且在第146條中規定「在德意志國民享有自由意志來制定的(統一的)德意志憲法實施之日起,該基本法自行失效」,認定了基本法的暫定性質。
因為不是國民全體意志制定的憲法,所以未名為「憲法」而只是「基本法」,這默默地敘說了它的誕生過程。
而同為被佔領國,為什麼日本就這樣急於由GHQ來制定憲法草案呢?
(待續)
密室九天——日本憲法的誕生(5)
※獨家:密室九天——日本憲法的誕生(5)
※獨家:密室九天——日本憲法的誕生(4)
TAG:風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