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帽以蔽體 :曇花一現的羃?
原標題:一帽以蔽體 :曇花一現的羃?
羃?(mì lí)作為一種獨特的古代帽飾,在歷史上延續了近 500 年。但由於古代服飾不易保存,羃?的具體形象並不為人所知,1990 年唐代燕妃墓壁畫中侍女手捧羃?形象的發現,為認識羃?提供了可靠依據。
羃?是 3~8 世紀時流行的出行帽飾,主要用來遮蔽容貌及身體,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晉代,流行初期男女均可以穿戴,到了隋唐時主要為婦女使用,唐以後在制度中廢棄不用。自明代以來,楊慎、方以智、沈從文、楊機、周錫保等學者曾對羃?形象進行過專門探討,但由於缺乏實物資料佐證,當時對羃?具體形象的討論限於文字記載。
歷史源流
羃?,又寫作羃?、羃籬或者羃?。「羃」字單獨使用時又通「冪」或者「冪」,指的是遮蓋物品的大型巾帛。周代設有冪人一職,掌管共巾,用其覆物。 《小爾雅·廣服》: 「大巾謂之冪。」《周禮·天官·冪人》載: 「冪人掌共巾冪。祭禮,以疏布、巾冪八尊,以畫布、巾冪、六彝,凡王巾皆黼。」?,「接?,白帽也」。
羃與?最早分別指代兩件物品,即巾帛和白帽。直到晉代,「羃?」兩字才組合在一起出現。《晉書·四夷傳》中記載吐谷渾男子服飾時提到 :「其男子通服長裙,帽或戴羃?。」西北地區多風沙、日照強烈,吐谷渾男子將帽子或羃?與長裙搭配穿戴,用來遮陽與避風沙。
到了隋代,羃?流行於吐谷渾的上層人群中,仍然多為男性穿戴。《隋書·西域傳》「吐谷渾」條載: 「王公貴人多戴羃?,婦人裙襦辮髮,綴以珠貝。」這一時期,除了西北地區的吐谷渾穿戴羃?外,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和中原地區的漢人也有穿戴羃?的風俗,這是羃?向東、向南傳播的結果。《隋書·附國傳》「附國」條載蜀郡西北二千里的嘉良夷 :「其俗以皮為帽,形圓如缽,或戴羃?。」這與晉代吐谷渾男子將帽子或羃?與服飾搭配穿戴非常相似。而隋代中原地區也應該流行穿戴羃?。在隋初平定漢王楊諒謀反的戰爭中,「(隋煬帝)以和為蒲州刺史,(楊)諒使兵士服婦人服,戴羃?,奄至城中。」只有當隋代蒲州(今山西永濟)婦女穿戴的羃?是一種日常服飾時,兵士才有可能憑藉穿戴羃?來男扮女裝。唐初,羃?尤為盛行,宮中騎馬之人、王公之家流行使用,《舊唐書·輿服志》: 「武德、貞觀之時,宮人騎馬者,依齊、隋舊制,多著羃?,雖發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窺之。王公之家,亦同此制。」
北齊至唐代流行穿戴羃?,不僅是中原王朝輿服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亦是周禮在中原王朝的復興和重建。《禮記·內則》載 :「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唐劉肅《大唐新語》中記載 「武德、貞觀之代,宮人騎馬者,依周禮舊儀多著羃?。」可知傳統禮制對羃?的制度化起到推動作用。唐高宗永徽(650~655年)之後,隨著武則天政治地位的鞏固和婦女自我意識的提高,佩戴「全身障蔽」的羃?顯然不能滿足婦女的審美要求,婦人出行開始「皆用帷帽,拖裙到頸,漸為淺露」。此時的羃?已不再受婦女喜愛。為此,唐高宗李治為了維護傳統禮制,專門下敕禁斷,理由是佩戴帷帽「過為輕率,深失禮容」。《舊唐書·輿服志》載 :「咸亨二年(671年) 又下敕曰『百官家口,咸預士流,至於衢路之間,豈可全無障蔽。比來多著帷帽,遂棄羃?,曾不乘車,別坐檐子。』」然而當時婦女相互效仿穿戴帷帽,漸漸形成了一股潮流,非禁令所能限制。在帷帽普遍流行的同時,羃?也因宮禁的鬆弛而逐漸衰落,以至於不久之後便被取消。《舊唐書·輿服志》:「則天之後,帷帽大行,羃?漸息。中宗即位,宮禁寬弛,公私婦人,無復羃?之制。」《新唐書·五行一》亦有同樣記載 :「唐初,宮人乘馬者,依周舊儀,著羃?,全身障蔽,永徽後,乃用帷帽,施裙及頸,頗為淺露,至神龍末,羃?始絕,皆婦人預事之象。」至此,羃?正式從唐代的禮制中取消,雖非單純預示武則天執政的開始,但仍可以反映出這一時期唐代婦女社會地位提高。到了天寶年間(742~756年),由於羃?不再受到士庶階層的歡迎,佩戴羃?、帷帽出行往往遭人戲弄。唐李華在《與外孫崔氏二孩書》一文中,記載了自己中年時「至西京市帽行,乃無帷帽,貂帽亦無。男子衫袖蒙鼻,婦人領巾覆頭。向有帷帽、羃?,必為瓦石所及」。這些都預示著羃?從傳統的服飾中淡出。
最早出現於西北地區的羃?,伴隨著穿戴方式逐漸內傳,其在晉代之後的一些詩文中也多次出現,最初寫作「羃?」或「冪歷」,大多用來描述類似羃?形狀的自然景象,描述對象包括山崖上的小瀑布、女蘿草、 野 煙 等。《水經注·溫水》記載 :「其崖小水羃?,常吐飛溜,或雪霏沙漲,清寒無底,分溪別壑,津濟相通。」南朝齊王融在《詠女蘿》中寫有 :「冪歷女蘿草,蔓衍旁松枝。含煙黃且綠,因風卷復垂。」唐代詩人豆盧回在其《登樂游原懷古》一詩中描述道:「冪?野煙起,蒼茫嵐氣昏。」羃?被古代文人引入詩文後,不僅烘托出了詩意,而且更能清晰地勾勒出事物的具體形象。唐代以後,羃?,雖然在輿服制度中被取消,但是民間還偶有所見,也曾多次出現在詩文中,如北宋梅堯臣在《張斯立遂州司理》中寫有 :「自身買馬箠,為婦置羃?。」南宋陸遊《觀花》中有「黃金絡馬照路光,自護羃?觀海棠。」清趙翼《題周昉背面美人圖》詩中寫道: 「既無琵琶半遮面,又非羃?全罩身。」
羃?的形象特點
《舊唐書》記載唐初李密和唐高祖李淵的一次戰爭中,勇士也是用羃?遮蔽面容和武器,男扮女裝混入桃林縣舍,曾對局部戰爭的勝利起到很大的作用。戰爭中「乃簡驍勇數十人,著婦人衣,戴羃?,藏刀裙下,詐為妻妾,自率之入桃林縣舍」。有關「藏刀裙下」,古代下裳可稱「裙」,帽檐周圍下垂的薄紗細網亦稱「裙」,但由羃?全身障蔽的特點來看,勇士藏刀亦應在羃?垂裙之下。
唐高宗李治在咸亨二年下敕令禁斷帷帽,在百官之中恢復佩戴羃?。燕妃於咸亨三年(672年)陪葬唐太宗昭陵,該墓是李治下詔修建的,墓葬及設施應遵從當時禮制。1990 年的考古發掘,燕妃墓前室北壁西側室出土了一幅捧羃?女侍圖。從圖像分析,羃?是侍女為侍奉墓主人穿戴而備,侍女雙臂前伸捧有一頂呈缽形的黑色圓帽,帽檐連綴絲織物打結並自然下垂至女侍腿部。侍女手捧的圓帽檐連綴絲織物雖然打折彎曲,但仍下垂到侍女的腿部位置,根據羃?有「障蔽全身」的特點,此即為唐初流行的羃?。
羃?在起到遮蔽全身作用的同時,有些還用圖案或者飾物進行裝飾。南朝梁吳均《和蕭洗馬子顯古意》六首之一雲 :「羃?懸青鳳 , 逶迤搖白團。」詩文中講到羃?上附有青鳳圖案。隋朝宗室秦王楊俊曾為喜愛的妃子過度裝飾羃?,使羃?喪失出行佩戴的功能。《北史· 隋宗室諸王·秦王俊傳》記載 :「(楊)俊有巧思·為妃作七寶羃?,重不可戴,以馬負之而行。」且羃?在使用時常常需要撩起,以便清楚視物。梅堯臣的《陌上二女》中則有 :「素手搴羃?,柔纖明春荑。」
從文獻記載結合實物資料分析,羃?具有四個特點 :由帽子和輕薄柔軟的巾帛兩部分合成,下垂的巾帛稱為裙 ;面積較大,自上而下貫之,可遮蔽面容和大部分身體;羃?為半透明,騎馬出行時可以透視前方,清楚視物時,可用手撩起;裙上可以進行裝飾,如「懸青鳳」和「裝飾七寶」。
唐代從武則天統治時期開始,婦人出行開始使用帷帽。帷帽是克服了羃?的繁冗而流行起來的,具有短小、輕便的特點,長僅至頸部,面部也能稍微顯露。帷帽的帽裙由紗網製成,也具有透視的功能。1972 年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187號唐西州時期墓葬中出土了 2 件殘彩繪騎馬女泥俑,後經過對陶俑及帽裙(四周絲質紗網)的修復,可現原貌。其中 1 件彩繪騎馬女俑身穿碎花對襟長衫,外套藍色長裙,長裙上勾畫有黑色圖案。足蹬尖頭黑靴。頭戴錐形帷帽,帽檐連接有黃色絲網,可略見眉、眼、口、鼻,帽裙至頸。這是流行時期帷帽的真實寫照。
羃?起源於西晉時期的西北少數民族,作為制度定於北齊,歷經隋代,終於唐代中宗時期。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與中原傳統文化結合,形成了一種符合中原禮制的服飾,體現出魏晉以來「胡文化」與儒家文化繼續融合的時代特徵。早期具有遮陽蔽沙實用的功能,後逐漸轉為女子出行時遮顏護面的禮制約束。唐代以前,羃?多存在於文獻記載中,不見具體形象,有時男子亦可使用。唐初女子佩戴羃?作為一種輿服制度和社會風尚,普及程度遠遠超過前代。唐代中宗以後,流行近 5 個世紀的羃?從古代輿服制度中退出。
帷帽在隋代開始出現,與羃?並行使用。武則天時期帷帽以「拖裙至頸」、出行佩戴方便的優點迅速取代了「障蔽全身」、禮制意味濃厚的羃?。唐玄宗時期兩者均被開放性更強、可以「靚裝露面」的胡帽所代替。這種變化不僅體現了唐代婦女的審美情趣,更反映了唐代社會包容開放的風貌。
TAG:大眾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