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年頭,坑孩子最厲害的是奇葩家長

這年頭,坑孩子最厲害的是奇葩家長



你該知道,自己平安長大是有多不容易......圖/全景




從出生開始,我們就開始跟父母玩

闖關遊戲!







在冬天的俄羅斯洗冷水澡,是什麼感覺?




在這個號稱「戰鬥民族」的國家,很多小孩幾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就會抱著孩子在冰天雪地里來一場冷水浴;再大一點,就會被爸爸喂伏特加,掄起孩子的腳就瘋狂轉圈......



要知道,俄羅斯的冬天,

零下二十幾度的天氣都是司空見慣,最冷的地方屬東西伯利亞奧伊米亞康,那裡的一月的平均氣溫為-46.4°C,史上最低溫為-71.2°C!




如果你覺得在俄羅斯想活下來長大成人真的很不容易,

可別忘了中國家長在育兒方式上也是一樣的玄乎。

從出生開始,我們就開始跟父母玩

闖關遊戲!












第一關


殺不死孩子的,都會讓孩子更強大?


 

要說戰鬥民族的育兒方式是「簡單粗暴」,中國家長則是「綿里藏針」。


 


擁有著神一般邏輯自洽的他們,常常打著愛的旗號,堅持著自己獨到的育兒方法論,迷信著科學都不能解釋的道理

,暗戳戳地一頓操作,然後得意於自己的實驗成果。


 

比如新聞里時常出現的,婆婆不讓孕婦剖腹產、無痛分娩,他們的理由是「順產的孩子更健康聰明」。有的更是擺出一副「要是你們給我孫子整啥了,我跟你們沒完」的架勢,放話「你們說生孩子痛,我又不是沒生過。」






很多人中老你人對無痛分娩仍然存在誤解。


 


這種聽多了,倒不算驚奇。還有些「厲害」的婆婆,等著孩子一出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孩子瘋狂灌黃連水,旨在增強孩子的抵抗力,預防感冒發燒!孩子哭聲越大,他們越高興。


 


但凡有常識的孩子父母,在這時候就會強力制止;要遇上糊塗的育兒新手,那就是跟著長輩一起迷。

一旦他們得逞,準會晃晃手中的瓶子驕傲地笑著說:「看看啥事沒有,孩子哭完就好了嘛,還更健康。」




不少長輩認為孩子母親的初乳有毒,孩子是不能喝的。那他們喝什麼?孩子的爸爸或者爺爺,馬上端來了奶粉加啤酒!在他們潛意識裡,孩子越小的時候接觸到酒精,未來能馳騁酒局千杯不醉。加上奶粉營養又補鈣,一舉兩得,況且啤酒還能美容呢。





不少糊塗長輩給小孩喝啤酒,還拍照炫耀。




除此之外,新生的孩子不僅馬上會被刮掉胎髮,大一點就往孩子頭髮上抹雞蛋清,恨不得做出雞蛋挂面的效果,這樣孩子以後頭髮才能長更多。


 


還有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

使勁捏孩子鼻子讓鼻子堅挺、拽耳朵讓耳朵長得更有福相、睡硬枕頭頭型會更好看、給新生兒綁腿讓腿變得更直、不能用尿不濕會變成羅圈腿


 


一旦孩子發燒、驚厥,家長就更厲害了。尤其是爺爺奶奶喜歡輪番上陣,化身「華佗」給孩子刮痧、捂汗、掐人中、擰胳膊,甚至像容嬤嬤一樣用針扎手指放血......有的孩子被使勁捂汗,導致脫水死亡。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可以說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在電影《刮痧》中,孩子的爺爺帶他去刮痧治病,警方認為小孩在家長期受體罰,孩子父母被控告虐待兒童。






第二關


家長迷戀成功學,瘋狂揠苗助長


 


孩子長大一點,家長發現孩子的成長已經慢慢超出了自己的經驗值。這下怎麼辦?簡單,向他人學習借鑒先進的「成功學」經驗。


 


恰恰又有那麼一批家長非常地好為人師、熱心助人。只要自己的孩子有一點出息,他們的父母就會將其歸結於自己的育兒方式有多麼的正確,然後集冊成書、廣而告之。


 


應該有不少90後還記得,曾經有位火得不得了的「哈佛女孩」劉亦婷,如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存在於自己的童年裡。那時候,劉亦婷的成長經驗被各大中小學當成一種教育模式瘋狂輸出,記錄其成長軌跡的《哈佛女孩劉亦婷》在當年是家長必讀物。








說起殘酷訓練,劉亦婷母親也讓她「挑戰過極限」——握冰。劉亦婷的母親這樣記錄細節:





第一分鐘,感覺還可以;


第二分鐘,就覺得刺骨的疼痛,我拿起一封說明書看,轉移注意力;


第三分鐘,骨頭疼得鑽心,我就用大聲讀說明的方法來克服;


第四分鐘,骨頭都要被凍僵凍裂了,我使勁咬住嘴唇,讓痛感轉移到嘴上;


第五分鐘,手變青了,也不那麼痛了;


第六分鐘,手只有一點兒痛了,而且稍微有點兒麻;


第七分鐘,手不痛了,只覺得冰冰的,有些麻木;


第八分鐘,手完全麻木了......





民間有些人認為握冰可以訓練意志,甚至減肥。


 



但是這樣既炫耀又小家子氣的訓練,卻被不少家長學的神乎其神,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也變成天才。




要是不滿意,則指著自己「不爭氣」的娃就罵:「你看看人家一個女孩子,握冰都不怕冷,還都能考上哈佛!」


 


即便是不看成功學書的家長,也對成功有謎一樣的嚮往。一名80後農村青年張禹,就將他6歲的兒子望望捧為網紅:「6歲娃喝兩瓶啤酒」、「5歲娃會走鋼絲」。某直播平台上,他走鋼絲的日常訓練直播,粉絲數萬。


 


孩子走紅之後張禹說,那一路他很自豪:「

兒子,是你帶著爸爸一起飛的喲。





張禹讓兒子走鋼絲、喝啤酒。






第三關


楚門的世界


 


為什麼不讓孩子成為獨立的個體呢?


 


幸好有的家長非常清醒地認識到,

孩子應該像稻田裡的稻穀一樣,自然、飽滿地灌漿和成熟,而不是揠苗助長呀。


 


前不久,一位母親在微博上坦言自己的孩子是學渣,但是她也接受孩子長大後成為一位平凡但是

「體貼的丈夫、一位負責的父親 ,當我們生病的時候,他願意耐心照顧陪伴我們……


 


同樣,在豆瓣《虎媽戰歌》的頁面,網友@國王King留言這樣說道:


 


「我不太喜歡這樣的媽媽。按照虎媽的教育方法,也許她的孩子會成長為一個多才多藝的有思想的人,但是他的童年,在這樣的抱有著「分數至上」觀念的父母壓力之下,我覺得他不會快樂。於我而言,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歡聲笑語的童年,縱使差人一步又如何,

to be the one you wanna be

,這是他們自己的人生,孩子一出生,他是你的又不是你的,你只能看著他們的背影……

只要他不危害社會、過得健康快樂,過得平凡、沒能改變世界又如何呢?





大多數都忙著當英雄,少數人才知道當平凡人的快樂。截圖/《普通人》




只是家長害怕承認自己的平凡罷了,在他們心裡平凡是一個失敗的辭彙,只有成功、聲望、金錢、地位......才是值得追求的目標。


 


對孩子而言,他們並不怕那些簡單粗暴的操作,或許跟小朋友們一起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地里冰桶挑戰,對於他們來說都感到快樂。


 


他們更怕的是家長把意志強加於自己身上,更害怕家長企圖通過那些育兒方式讓自己「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人」,更害怕家長都不知道什麼是「教育」。所以這些孩子們,叛逆、倔強、殘酷地成長。


 


於是最可怕最奇葩的家長,把孩子送到了解除網癮機構。






推 薦 閱 讀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江湖是個什麼湖?





KTV快消失了,你們還唱歌嗎?





作者/

安老闆,圖編/陳曉穎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廣告合作請聯繫(020)8559946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2018要過去了,你懷念它嗎?
《地下城與勇士》十年IP,讓古老的非遺技藝「活」起來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