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市井裡的閱讀

市井裡的閱讀

市井裡的閱讀

市井裡的閱讀

在我身邊,絕大多數人都不讀書了,他們大多在網上瀏覽八卦新聞。那些碎片化的如潮新聞,漿糊一般溢滿了他們的大腦。

誰還捧著一本書閱讀呢,除非是獃子。搜索、百度,在這個網路時代,滑鼠就是一個人行走的拐杖。得等你啥時候骨質疏鬆了,靠輪椅行走了,你才會念起用腿走路的美好。我的朋友錢二,一年裡從不讀書,但過得比我滋潤多了,反倒是我這個讀書的人,活得有點窘迫,有點糾結。錢二看到我手不釋卷的樣子,常嬉笑著問,啥時候上京趕考啊。

我想稍微改變一下錢二,也降一降他的高血壓,讓他捧起一本書來讀讀。有次,我給錢二推薦了一本關於飲食江湖的書,那作者行萬里路,吃千家店,把美食江湖寫得妙趣橫生,但錢二看了不到兩頁,就流鼾口水了。等錢二從鼾聲中醒來,他大叫說,哎呀,我在夢裡啃豬蹄子了,走啊,吃紅燒肥腸去。當我在館子里看到錢二吃得滿嘴流油,我就明白,我讓錢二讀書,好比是動員讓我去研究衛星發射,難。

一個文人說,詩歌好比蘑菇,是在陰鬱潮濕的環境里生長。一個人的生活也一樣,物質生活是陽性,精神生活是陰性。一個人的私人閱讀,也就是陰性的了。閱讀也是獨旅,在一個人的旅途中,你發現了什麼,感受了什麼,得到了什麼,那是你自己的事。古往今來,有關於讀書人的很多是理想環境,大雪夜卧床讀書的,風雨夜秉燭夜讀的,相擁紅顏閱讀的,養一頭驢一匹馬、桃花源下邊耕作邊讀書的。

而今,對我來說,最自由的閱讀是什麼呢?我說的是,市井裡的閱讀。市井裡的閱讀,就是沒負擔、沒功利性的閱讀。有時候我從老城牆裡探出頭去望一望古人的閱讀,其實他們一些人,像當今那些應試教育的學生一樣,是讀得很苦的。在進京趕考的學子中,冠蓋如雲,卻也有衣帶漸寬,斯人獨憔悴者。當一個人帶著這樣沉重的目的閱讀,無疑是為自己帶上了一副枷鎖。

說一說我那些市井裡的閱讀吧。我帶著一本從舊書市場上意外淘來的書,跑到一棵樹下去閱讀。風把葉子吹得嘩啦啦響,讀倦了,就靠在樹上打一個盹,在一棵銀杏樹下,我曾經從下午睡到了黃昏。我合上書,對一棵樹開始打量,發覺樹身上那些莖脈,也如人身上那些毛細血管一樣,吸收著根底的水分;你靠在那樣一棵樹上,同一棵樹的吐納,也如在閱讀里的灌溉、交融、約會。我還帶著一本發黃的書,去老城一條青苔綿延的老巷子里閑讀,那是一本關於植物姓名、習性的老書。讀了那本書後,我從前浮躁的脾氣變得安靜了一些,我還發現,那些植物的名字,比人的名字,富有詩意多了。當我在老城讀完了那本書,也結識了老城裡一個喜歡讀書的老人,他長長的白色壽眉,讓我眼前浮現起山頂的積雪。

我還喜歡坐著慢火車去旅行,在火車上的閱讀,山水蕩漾開去,文字的漣漪魚貫而來。我靠在火車窗前,想起遠方一個人,正在等我,生了爐火,熬了濃湯,泡了熱茶。有一年煙花三月,我坐火車去揚州,那是一座讓時光慢下來的古城。在揚州,有二十四橋,就是二十四個緩緩流淌的時辰,在我凝望的眼眸里,揚州城的剪影,就是揚州的茶水,呈現出碧綠的顏色。我在揚州古城裡,讀完了一本書,就是《本草綱目》。讀完了這本葯書,我調整了自己的生活節奏,慢下來,再慢下來……因為一個人最好的生活,就是植物的狀態。

一個人的市井閱讀,就是生活常態下的閱讀,與生命相向而行,最美陪伴。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古籍聖手 讓時光倒流
書店裡的趣聞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