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松。李白《送楊山人歸嵩山》鑒賞

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松。李白《送楊山人歸嵩山》鑒賞

賞析名家詩詞,聆聽名家心聲,領略名家風采。詩詞名家,與你一起品讀名家詩詞!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送楊山人歸嵩山

【唐】李白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

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松。

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譯文】

我有萬古不壞的仙宅,那就是嵩山之陽的玉女峰。

那掛在東溪松間的一片明月,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楊先生您又要去那裡採集仙草,去攫食紫花的昌蒲保持青春的面容。

年底時我將到嵩山之陽拜訪您,您可能正在青天上乘著白龍來相迎。

【注釋】

楊山人:姓楊的隱士。其生平事迹不詳,李白有《駕去溫泉後贈楊山人》詩,高適集中也有《送楊山人歸嵩陽》詩,這裡的楊山人當同為一人。嵩山:五嶽之一,位於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嵩陽:嵩山之南。玉女峰:嵩山支脈太皇山二十四峰之一,因峰北有石如女,故名。

爾:你,指楊山人。掇(duō):拾取。

菖(chāng)蒲(pú):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氣,根可入葯,初夏開黃花,果實紅色。相傳嵩山石上菖蒲,一寸九節,服了可長生不老。晉代葛洪《抱朴子·仙藥》載:「韓終服菖蒲十三年,身生毛,日視書萬言,皆誦之,冬袒不寒。又菖蒲鬚生石上,一寸九節以上,紫花者尤善焉。」茸:草初生貌。這裡形容蒲花。

騎白龍:飛升成仙之意。用東漢瞿武故事。據《廣博物志》載:東漢瞿武七歲便專服黃精紫芝,入峨眉山修道,由天竺真人授以仙訣,乘白龍成仙。

【鑒賞】

這首詩寫作於天寶初年。楊山人大約是李白早年「訪道」嵩山時結識的朋友。李白《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一詩云:「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章紫綬來相趨。當時結交何紛紛,片言道合唯有君。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在朱紫盈門的境遇里,與之言行契合的只有這位楊山人,可見兩人情誼之深。如今這位道合者就要離去,詩人撫今憶昔,感慨倍增。

全詩分三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寫嵩山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對嵩山以及對昔日遁跡山林、尋仙訪道生活的眷念之情。

首聯寫峰巒,起句豪邁。一個「我」字頗有「萬物皆備於我」的氣概。「萬古宅」似即指嵩陽縣境內的玉女峰。李白當年訪道嵩山,未必就棲身於此,這裡選用「玉女」的峰名,是為了與上句的「萬古宅」相對應。「玉女」為天上的仙女,「萬古宅」就暗含仙人居所的意思,使神異的氣氛更加濃厚,也更加令人嚮往。

三、四句展示的境界更加美麗神奇。月不可留,而要「長留」,並且使它處在最恰當、最美好的位置上。晶瑩的月亮懸掛在蒼翠挺拔的松樹之上,下面是長流不斷的溪水。它不只生動地顯現了嵩山秀麗的景色,而且寄託著隱居者高潔的情懷。

五、六句為第二層,寫楊山人歸山後的活動。詩人想像楊山人歸去後將採摘仙草,而嵩山玉女峰一帶就散布著開滿紫花的菖蒲。這種菖蒲「一寸九節,服之長生」(《神仙傳》),正可滿足他求仙的慾望。這聯上句寫人,下句寫山。人之于山,猶魚之於水,顯然有「得其所哉」的寓意。「爾」字又和前面的「我」字呼應,渲染出濃郁的別離氣氛。

末二句為第三層,詩人向好友表示「歲晚或相訪」要和他一起去過求仙訪道、嘯傲山林的生活。結句把這種思想情緒化為具體的形象:彷彿在湛藍的天空中,一條白龍在向前蜿蜒遊動,龍身上騎坐著風度瀟洒的詩人,他那仙風道骨與「青天」、「白龍」相表裡,構成了美麗和諧的意境。

這是一首送別詩,但從頭至尾不寫離愁別恨。寫景的部分清幽高遠,寫楊山人歸山後的生活,恬靜安適。結尾騎龍相訪的神奇畫面,又顯得豪放飄逸。通篇緊扣詩題,通過色彩鮮明的畫面,把送別之意、惜別之情表達出來。借用前人的話說,就是用景語代替情語。它所寫的「景」,既為外在的景物,也為內在的感情,是「情與景偕,思與境共」的統一體。例如描繪嵩山秀麗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對它的愛慕之情,就寓有懷念楊山人和嚮往棲隱生活的思想感情在內。三者迭合在一起,惜別的情意,就顯得十分濃烈。惜別而不感傷,一往情深,而又表現得超奇曠達,這樣的送別詩是非常罕見的。它構思新奇,如鏡花水月,亦真亦幻,不受通常的時空觀念的束縛,不為常人的思想感情所左右,更不因襲模仿,落入前人的窠臼,表現了詩作者驚人的創造力。

李白寫詩還常常運用誇張的藝術手腕使描繪的對象理想化、神奇化,以引起讀者想像與思慕的情趣。例如,「宅」為常見事物,並無新奇之處,可是在前面加上「萬古」二字,就變得神奇、空靈而耐人尋味了。又如一輪明月掛在溪邊的松樹上,景物固然迷人,但若僅僅如此,詩味並不很多。詩人別出心裁,在前面冠以「長留」二字,突出意志的力量,這樣人和物都發生了「超凡入聖」的變化,塗上一層神奇瑰麗的色彩,從而引人遐想,逗人情思。唐人張碧曾用「天與俱高,青且無際」(《唐詩紀事》)評價李白的詩,這八個字形象地表現了李白詩歌神奇超邁而又質樸自然的特色,確乎是知音者的評判。(朱世英)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本欄目鑒賞部分來源於《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譯文和注釋來源於網路,圖片來源於網路,轉載請註明。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閱讀與欣賞 文學常識:關於舊體詩詞中的用典
即使生活苟且,也能活出美好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