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海戰役前,解放軍遭遇到什麼樣的「瓶頸問題」?

淮海戰役前,解放軍遭遇到什麼樣的「瓶頸問題」?

在解放戰爭初期的1946年,戰略優勢是完全在國民黨一邊的,無論是兵員數量、兵員素質和武器裝備,國民黨軍佔有完全的優勢。

所以,當時的國民黨軍都是驕縱之師,竟然一個軍一個師敢於突進到解放區戰略縱深,肆無忌憚。處於劣勢的解放軍只有在極其不利或者迫不得已時,才會咬牙打國民黨整編師以上的大部隊。

當時雙方的力量差了幾個等級,在定陶戰役中,山東和華中兩個野戰軍合殲國民黨整69師,都感到很吃力。

當時隨著國共雙方力量此消彼長,從1946年底開始,解放軍逐漸開始大膽尋殲整編師一級對手。

不過,只是大膽而已,真碰上了,解放軍往往要傾一個野戰軍之力,在各種情況都有利的條件下,才能一次吃掉國民黨軍一個整編師。

包括孟良崮戰役全殲張靈甫整編74師,魯南戰役殲滅整26師和57師等。

打掉國民黨整編師一級作戰單位,解放軍都是在時間、空間條件極佳的前提下,加之對手在主觀上和客觀上犯下的種種錯誤,才會取得勝利。

打掉國民黨軍一個整編師,解放軍通常要投入三個主力縱隊合殲,一兩個縱隊打援,花費三天、五天或者更長的時間。

即使這樣,也未必能完全成功,假如國民黨援軍迅速靠攏,解放軍只能放棄獵物轉移。

一旦稍有遲疑,就成了國民黨想要的主力決戰,對解放軍則是非常不利的。

當然,即使是殲滅了國民黨一個整編師,也不是單次作戰的結果,實際上若干次作戰的戰果總和。

在戰略態勢逐漸偏向解放軍的變化中,國民黨軍用兵也更趨于謹慎,通常都以多個整編師齊頭並進,即便被分割包圍,也不輕易突圍,而是固守待援。

國民黨這一戰法的轉變,讓解放軍從孟良崮全殲張靈甫的整編七十四師後,很難再有大的作為。

這就是解放軍在淮海戰役遇到的「瓶頸問題」,就是單次作戰的目標和戰果,從未殲敵一個整編師。

但是一場堪稱世紀大決戰的「淮海戰役」,徹底解決了解放軍這個「瓶頸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釗說史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向小舅子借錢遭白眼,遠房親戚借100兩銀子還5000大洋
傅作義最善守守城,為何在抗戰中沒守住太原?

TAG:釗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