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鴆」的羽毛能制毒酒嗎

「鴆」的羽毛能制毒酒嗎



作者 | 謝決明


形色註冊名「期野益智花」,自然愛好者




歷史中有很多撲朔迷離的東西,讓喜歡歷史的人沉溺於探尋真相的樂趣之中,其中不乏很多自然之謎,

用鴆的羽毛制毒酒

無疑是最為引人入勝的傳說之一。


我於1995年在台灣的《鳥禽天地》雜誌上寫過一篇相關的文字,如今老碗盛新酒,舊事重提,是因為有了新的感悟,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漢代以來,有關鴆酒的記載就常出現在史料中,《史記》《漢書》中都可以查到王公貴族用賜酒的手段奪人性命。多年前我還堅持認為,劇毒的鴆鳥應該在自然界是確實(或者曾經)存在過的,在史料中找線索是通常的做法。下面是一些著名的記載:



《左傳·閔元年》:宴安酖毒 不可懷也


《注》:酖與鴆通 


《左傳·正義》:鴆鳥食蝮 以羽翮擽酒水中 飲之則殺人 按左傳鴆毒字皆作酖 假借也。


線索:這種鳥是吃毒蛇的



《廣志》:鴆形似鷹 大如鶚 毛黑 喙長 食蛇及橡實;

線索:鴆的形態似鷹



郭璞雲《山海經》:鴆大如雕 紫綠色 長頸赤喙 食蝮蛇之頭 雄名運日 雌名陰諧也。


線索:體型較大的猛禽,有性別差異



《山海經》:瑤碧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雉,恆食蜚,名曰鴆。又通作酖;


線索:外形像野雞



《朝野僉載》:冶葛食之立死 有冶葛處即有白藤花 能解冶葛毒。鴆鳥食水之處 即有犀牛 犀牛不濯角其水 物食之必死 為鴆食蛇之故。


線索:鴆跟犀牛同處,犀牛歷來是南方物種,那麼鴆也可能是南方的




現在讓我們來梳理一下史料中關於「鴆」的一些特徵:




  • 它像鷹,考慮到古人對於猛禽的描述多元化,它可能就是一種體型較大的猛禽;



  • 它吃毒蛇;



  • 羽毛黑色;(嘴)喙長,紅色;



  • 雌雄外形可能有所不同。



  • 南方物種


於是,在我的認知中,有兩種鳥最為接近描述的線索:




  • 蛇雕

    ,最有名的吃蛇猛禽,羽毛深色,尤其在遠處逆光下看起來真的有點黑色;



  • 黑鸛

    :羽毛黑色帶有金屬綠色反光,嘴紅色,最符合郭璞描述的有關長頸赤喙的描述,羽毛顏色特點也一致,這種大型鳥的食譜中應該也包括野外偶然遇到的蛇類。


為了比較直觀地說明兩種鳥跟傳說中的鴆有多少相似,我做了下面這個表格:



在全球範圍內,外形描述跟鴆接近的還有長頸長腿的

蛇鷲

,但它在古代從來沒有出現在非洲大陸以外的地方,基本可以排除。



蛇雕是吃蛇的大神


它們在逆光環境下看起來真有點黑色的


圖片提供:@求遠



蒼涼的黑鸛,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圖片提供:@幼兒園~小小班


在諸多的史料中,鴆這種毒鳥似乎是信誓旦旦地存在的,鴆酒的歷史可以從秦漢時代一直追溯到清代,遠從大秦帝國最牛商人呂不韋飲鴆自殺,近到清代的《辨證錄·中毒門》記載:



人有飲吞鴆酒,白眼朝天,身發寒顫,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狀,心中明白但不能語言,至眼閉即死。


這種只需把羽毛在酒中划過,就能無形下毒的方法,確實迷倒了很多潛意識裡想殺人的權貴,因此有官員到南方重價求鴆,譬如《晉書·石崇傳》載,當時鴆鳥在北方是違禁品,石崇任南中郎將、荊州刺史時,將重金購買得到的一隻鴆幼鳥作為拉關係的奇貨,送給在京的後軍將軍王愷,此事被司隸校尉傅祗告密給晉惠帝,皇帝原諒了石崇和王愷,只把鴆鳥在街上當眾燒死;


《晉書·穆帝本紀》載,王饒向東晉穆帝獻鴆鳥一隻,穆帝大怒,認為臣下獻此劇毒之物,是認為皇帝有害人心態,是對皇上盛德的褻瀆,於是把這個馬屁拍錯地方的倒霉鬼鞭打二百示懲,鴆鳥也在大街上燒死了,讓老百姓都知道皇帝不是小人。



因為南方蛇多


蛇雕這種猛禽基本上只在南方才能見到


攝影者見照片水印



黑鸛是北方的鳥


古代北方文人在描述鴆的模樣時


腦海里大概會出現這樣的形象


圖片由自貢鳥會一凡老師提供


以上就是我以前對於鴆鳥的一些基本認知。




但是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一個要命的事實:


真的有哪種鳥的羽毛可以承擔起這樣有效的殺人作用嗎?

既然宮廷貴族在實際生活中要接觸甚至用到鴆酒,那肯定是要製作這種毒酒的,從現代科學常識看,顯然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如果他們製作的毒酒用的根本不是「鴆鳥」的羽毛,謊言就很容易拆穿,為什麼還要讓這樣的謊言延續幾千年呢?


這是一個細思極恐的想法,但是從邏輯上分析,它確實是存在的:

歷代皇帝用有毒植物中生物鹼和無機礦物中的毒藥製作毒酒,對外卻統一口徑說「那是鴆鳥羽毛在酒里輕輕一划的產物」

,讓老百姓甚至官員們堅(迷)信有這樣的毒鳥存在,千方百計地也想要得到它,但如法炮製卻永遠也造不出那種傳說中的毒酒來!


不同朝代的皇帝們為什麼願意共同保守這樣一個秘密?那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利益需求,想要冠冕堂皇地,無恥地剝奪他人性命而不用承擔道德法律(如果有法律的話)責任,這是所有權貴階層的特權,這種念頭並不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有所良心發現。


據《昨非庵日纂》卷十一載,北宋宮內舊制,儲有御用毒藥七種,均四川、兩廣所貢。鴆只排到第三等,一、二等的其毒更烈,只要聞一下就斃命。民間名氣很大的毒藥砒霜在這七種內廷毒藥中根本排不上號,原因是其毒性太弱,夠不上宮廷毒物的資格。


解釋一下,所謂的宮內舊制,指的就是一幫滿足封建帝王特殊需要的專業技術手段,包括毒酒毒藥的製作(古代民間通常是不會出現像金庸小說中描寫的那樣,用降龍十八掌之類的手段拍碎人的天靈蓋而可以繼續淡定參加武林大會的情節的,只有皇帝殺人不用追究);怎樣把男人變得不男不女(宮廷防出軌的閹割手術在中國古代民間外科手術水平普遍低迷的大勢下一枝獨秀);以及各種變態玩弄性命的秘方(包括房中術、煉丹術)……


皇家各種的秘密被歷代的皇家守著、傳承著,

在史書中卻沒有留下太多鴻爪雪泥的痕迹,這真是一種很特別的文化,這樣的說法可以從另一種動物——京巴犬的身世上得到印證。


如今人所盡知的京巴犬起源於中國,從秦始皇時代就已經作為皇宮的玩賞犬(很多人會感到意外吧?),一直延續到清王朝,然而民間對這種狗狗卻沒有多少認知。


最早有關京巴犬的記載是從8世紀的唐代開始的,從有記載起就一直僅限於皇族飼養,民間私養會惹禍上身。據史料記載,唐代就有人因偷運北京犬而被判刑的事例;晚清慈禧太后非常喜歡這種狗,由於當時有了西方畫師以及攝影設備的問世,絕大多數人在以後才在宮廷畫作中見到京巴的真容。當時除了皇宮和王公大臣可以飼養北京犬外,一般平民仍不許養,否則要以僭越罪受到嚴懲。


意識到號稱有數千年文明的古國,其不同種姓的所有當家人幾乎都不約而同、一成不變地延續傳承著如何奴役子民的方式和思維,真有點讓人不寒而慄。


說到這裡大家都明白了,所謂的蛇雕、黑鸛之類的鳥都是無辜背鍋的,被皇家蒙蔽幾千年的老百姓傻傻地認為真有那樣的鴆鳥存在,很多鳥沒有害人,卻因此而被人所害,想來令人唏噓。




鴆鳥事件還有讓人感到意外的後續故事,

世界上真的發現了有毒的鳥


1992年10月和12月,美國的Science和People周刊發表了「世界首次發現毒鳥」的報道,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1989年,學者Jack在新幾內亞調查極樂鳥,從捕鳥網上摘鳥時,他的手被一種黃鸝大小,頭部黑色,身體橙紅色的鳥的爪子抓傷了,於是他習慣性地用舌頭舔傷口,結果嘴唇和舌頭髮麻達四個小時,他當時以為大概是自己的手碰到了有毒植物,這在無法講究衛生的野外考察中是常有的事情,也沒有在意。


兩周後,他的同事在處理同一種鳥類的時候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於是引起了Jack的注意,決意研究這種被命名為黑頭林鵙鶲(Pitohui dichrous)的鳥類。

(鵙,音「菊」)



黑頭林鵙鶲(Pitohui dichrous


作者見水印


1990年研究項目啟動,為了排除是植物造成的中毒,他特意摘了幾片黑頭林鵙鶲的羽毛含在嘴裡(不要奇怪,野外工作者啥都敢往嘴裡放的),結果如願得到了那種麻木感,初步證實羽毛里可能真的「有料」。


在徵得當地政府同意的情況下,他捕捉了幾隻黑頭林鵙鶲以及跟它同屬的銹色林鵙鶲(Pitohui ferrugineus)和雜色林鵙鶲(Pitohui kirhocephalus)(依據最新的分類結果,林鵙鶲被重新分成四種,雜色林鵙鶲歸入北方多變種,銹色林鵙鶲命名為四王島林鵙鶲,見文末的圖)回國進行實驗室分析,結果發現這類鳥能在體內合成某種毒素,皮膚和羽毛具有較大的毒性,肌肉和內髒的毒性次之,毒性較大的依次為

黑頭林鵙鶲、雜色林鵙鶲和銹色林鵙鶲

,這種毒素跟南美箭毒蛙的毒性類似,具有一定的防禦性效果。



印尼當地人普遍有養鳥的習俗


一凡老師在印尼馬諾誇里的一家理髮店裡拍到的黑頭林鵙鶲


圖片提供:李一凡



文字中提到的另一種四王島林鵙鶲(Pitohui cerviniventris


照片提供:李一凡


科普一下,在英文中,「有毒」常兩個詞表述,分別是poison和venom,poison指被動性的有毒,如毒蘑菇和河豚的毒,不去吃它不會中毒;venom指用毒主動攻擊人的注毒,如毒蛇和毒蜘蛛的毒,而傳說中的鴆鳥和現實中的林鵙鶲所具有的毒,則屬於poison。


我後來在國外關於林鵙鶲的報道中看到,有研究者認為林鵙鶲這類鳥本身並沒有poison(毒),羽毛和皮膚中的毒性很可能來自這些鳥主動採集有毒的植物或昆蟲用來擦羽毛,以驅趕體表的寄生蟲。現在人們也發現,人工養殖的河豚和箭毒蛙都失去了毒性,它們身上的防禦性毒性可能來自野外環境中的食物,吃了這些食物後,體內才有毒素的積累。


不管鴆鳥是真的存在還是只存在於傳說中,都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黑頭林鵙鶲(右下)和它的同屬堂兄弟(左上 四王島林鵙鶲;右上 北方多變林鵙鶲;左下 南方多變林鵙鶲)


跟想像中恐怖的鴆是不是有差距?


圖片摘自HBW.com


文字最後,要特別感謝自貢鳥會的

李一凡

老師,以及觀鳥達人@

福州老兵

,@

幼兒園~小小班

、@

求遠

等諸多熱心朋友無償提供精美圖片,才使得這篇文字看起來不那麼枯燥乏味!


-END-




編輯 || 刀刀




重 拾 自 然


— 

讓科普更加科學  讓科學更接地氣 —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微信號:

zhiwufenleiqun


新浪微博:

重拾自然


註:本公眾號由重拾自然工作室運營


重拾自然工作室長期承接:


野外科學考察 | 物種鑒定 | 科研材料採集 | 戶外拓展活動與博物旅行


家庭園藝 | 自然、文創課程分享 | 自然類自媒體運營與主題影展


基礎農產品推廣與自然農業傳承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重拾自然工作室

,了解更多活動和產品

聲明:本文為原創內容,歡迎閱讀者在個人網路媒介進行由原文鏈接轉發的全文轉載;謝絕改編、摘錄、部分轉載,謝絕全文複製或重新編輯後自創新的鏈接發出。轉載時保留能夠跳轉至原文的鏈接,並保留本聲明。超出上述許可的範圍如其他微信公眾號或印刷品等,如需轉載或使用,請先發函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聯繫。如有非法轉載,將追究一切侵權行為。公眾號長期接收自然類原創文章,投稿可發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拾自然 的精彩文章:

一不小心上了雜誌封面|穎兒的博物手繪
藍花丹美麗之下的疑惑

TAG:重拾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