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戰中也曾入侵印度,為什麼剛打了一仗就灰溜溜撤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狂傲的日本四處發動戰爭,包括中國、美國和東南亞諸國都遭到了日本人的侵略。
那麼,日本入侵了整個東南亞,甚至連美國都敢打,他們攻擊印度了呢?
(日本軍的侵略)
攻擊印度,其實一直是日本的理想。日本一直有成為亞洲霸主的想法。當年豐臣秀吉就曾提出過拿下半島後,再征服明朝和印度的策略。二戰中的日本,除了中國是他的目標外,印度當然也是他的目標。
不過,日本卻在印度打了敗仗,最後灰溜溜地撤軍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當時的東南亞諸國,包括印度、馬來西亞、緬甸在內,全都是英國的殖民地。
1942年,日本擊敗了中英聯軍,強勢佔領了緬甸。而當緬甸落入日本人手中之後,英國在東南亞就只剩下印度這塊地盤了。為了保護僅存的帝國果實,英國所有駐守東南亞的部隊全體撤入印度。
也就是說,實際上在印度與日軍交戰的是英國軍隊,和印度人沒有關係。
1944年,隨著德國在庫爾斯克的失利,德國納粹在歐洲戰場陷入被動。希特勒要求日本攻列印度,牽制盟軍戰略部署。而此時的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也接連遭到美國打擊,為了扭轉戰局,日本出兵發動了「英帕爾戰役」。
(英帕爾戰役)
當然,最終是英國軍隊獲得了勝利。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日本失敗呢?
第一,日軍準備不足。
日軍高層下達進攻命令後,並沒有交代任何的進攻方案,他們只是抽調了第15軍團3個師團的兵力,共約10萬人,並讓「七七事變」的罪魁禍首之一牟田口廉也擔任司令,至於具體的進攻方案,則完全是依賴牟田口廉也的臨場發揮。
除了戰略上準備不足外,日軍在戰備物資方面也準備得很不充分。日軍只攜帶了一個月的口糧,相應地,他們在行軍過程中卻趕著大量的豬牛羊等牲口,作為口糧不足時的補充。由於日軍根本就沒有好好評估過駐印英軍的戰鬥實力,他們的糧食很快出現問題。牟田口廉也不得不控制士兵的飯量,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戰鬥力。
第二,雙方指揮官差距太大。
牟田口廉有「小東條」之稱,特別擅長以武士道精神鼓舞士兵英勇作戰。哪怕是在日軍沒有東西吃的情況下,他依然能喊出「沒有補給也能打仗」的奇葩口號。
當牟田口廉踏上印度土地,站在欽敦江畔時,他曾宣稱:「陸軍已經天下無敵,太陽旗將宣告我們即將征服印度。」不得不說,這位指揮官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自信。
反觀英軍方面,他們的指揮官是著名的蒙巴頓將軍。在得知日軍已經渡過欽敦江時,他立即決定把欽敦江以西的所有防禦力量撤到英帕爾附近高地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僅僅這一招,就讓日本軍隊陷入被動。
(牟田口廉舊照)
由於沒有防禦力量,日本進攻部隊將突入更深的叢林地區,遠離後方基地,並且還要時不時擔心背後的欽敦江上會遭遇英軍奇襲。
在己方已經全部撤退的情況下,盟軍的飛機可以對日軍進行狂轟濫炸。就算沒炸死幾個日本兵,把他們趕著的豬牛羊給炸死也會讓日本人頭疼不已。除此之外,日軍的補給線也清楚地暴露在了盟軍飛機的火力中。
另外,雨季即將來臨,欽敦江必然漲水,到時候日本人想撤退都沒有機會。
可以說,兩位指揮官的決策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這場戰役的走勢。
第三,日軍水土不服,染病嚴重。
隨著雨季的來臨,日本人遇了上了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各種疾病,共計有3萬兵多名士兵染病,其中一大半喪失戰鬥能力。
而且由於補給線受到盟軍的沉重打擊,他們既沒有藥品來給士兵們治病,也沒有食物可以吃進肚子,只能在嘴裡塞滿野草充饑。
在這樣的情況下,牟田口廉也不得不下令日軍進行「退卻作戰」。
說是退卻,其實就是一場大潰敗,10萬多人氣勢洶洶地入侵,到最後3萬多人灰溜溜地回去。為了不讓同伴看到自己的慘樣,牟田口廉也在即將抵達日軍大本營時,還專門下令休整一晚,讓自己的部隊看起來更有精神。
經過這場戰役,日本再也沒有入侵過英屬印度。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二戰中,日軍若不去惹美國,他們能不能和德國在歐洲勝利會師
※封禪是帝王誇耀其文治武功,為何明清的朱元璋康熙帝卻不封禪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