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文物紀錄片,拍成了孩子也能看的動畫片!
源於益智學堂毛豆媽
我們家的電視基本上只開兩個頻道:CCTV6電影頻道和CCTV9記錄片頻道。那天,吃過晚飯,我用旁光瞥了一眼,看到有個講國寶的文物的紀錄片,於是就停下,抱著「我就隨便看看,看看你能講的多枯燥」的心態,看了一會兒
。
看了一集欲罷不能,沒想到它能用網紅語言解讀國寶、還能用gif圖演示文物用途,可以說是很特意討好觀眾了
於是我把毛豆叫過來和我一起看,沒想到5歲的孩子也入了迷,認認真真的全片看了下去。而且,看了一遍,以後,強烈要求看第2遍。這真是打破了我們以為文物紀錄片都是「嚴肅、不好懂」的固有印象。
看完以後我們都成了這部文物紀錄片的迷妹,於是去網上找,才知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如果國寶會說話》,豆瓣上9.4、9.6超高分的神作!
△第一季,9.4分
△第二季,9.6分
我首先要讚揚的,是導演深切的知道孩子的注意力有多短,把每一集都控制在5分鐘以內,在孩子沒走神之前,它就已經演完了
下面分享下我們看這部片子的經歷。
當然,這些博物館裡的文物,裡面有一些是關於祭祀、戰爭的器皿,沒有生活經驗的孩子,肯定不會覺得有趣。然而,那些關於古人日常生活的瓶瓶罐罐、原始又萌萌的器具,卻是最吸引孩子的興趣的。
我們挑出這樣一些集,孩子就完全可以把它作為國寶啟蒙入門,日後學習歷史時,因為已經有先期印象,而變得容易起來。
比如,毛豆很喜歡第一季的第一集:《人頭壺》
孩子當然是被這個呆萌的表情所吸引了,所以不知不覺就學到了很多歷史知識:
比如講到新石器時代,孩子就會問:「這個陶盆是做什麼用的?是不是和我家的飯碗是一樣的,用來盛米飯吃?」
比如這些充滿原始粗糙美感的陶器,因為初始用途也是盛水、盛酒的,所以孩子接受起來沒有什麼難度。他們不會有成人學習歷史的先入為主的「覺得難」,而是會想「怎麼這個陶罐是這個圖案的?」
慢慢的,孩子總沉浸在這種節目里,他就會從細節上更多的了解,我們人類是怎樣走到今天的。
我是覺得不要低谷孩子的理解力。這一集毛豆看了好幾遍,每一次看到人頭壺那萌而略囧的表情,卻配合著「根源於對生和死的思考」的台詞,他都會靜靜聽。從四五歲起,毛豆開始喜歡發問生與死的問題,但是每一次我們也沒能給出讓他滿意的回答。
新石器時代人的智商,其實和現在的小孩子有點像,他們都不懂現代科學,但都有對生死的發問、對宇宙的好奇,所以,既然兩者智商相近,那麼考慮的問題也應該差不多。
節目里還舉出了好多古代文明都有這種人像的例子,來告訴觀眾:當從猴子變成人以後,人就開始反思自身了。
這部戲紀錄片之所以是為數不多的適合孩子看的,還在於它用了很多特效。
比如,這個人頭壺其實是個盛水的壺,它就做成了往壺裡灌水的動畫效果。
當水從人臉的眼眶、嘴巴流出來時,同樣也做了特效效果。
除了這一集,毛豆最喜歡看的還有第二季的第19集,講一個畫著喵星人的食盤。
副標題叫做:《漆盤上的喵星人》
喏,就是這隻花狸貓。
紀錄片導演十分有童趣的給貓加上了墨鏡、笑臉,這種講文物的方式可以說是十分適合小朋友了
為了吸引孩子的興趣,做成會動的貓也是必須的。
它還會把貓從文物中剝離出來,讓孩子們雀躍。後來導演乾脆把這些貓全都剪出來,湊在一起。
喵星人食盆是喂貓的,還是喂人的?必須是後者。片中給出了答案:一位貴婦的餐具。
後面居然也開始八卦了,講述了使用餐具的這位一生不幸的女人。這太適合我這種喜歡深八與獵奇的觀眾了
。
因為每集很短,所以我們每看完一集,討論一會兒,再看一遍,也不過十幾二十分鐘,因此,作為你和孩子每天晚上臨睡前的文化熏陶,我覺得這部紀錄片是非常適合的了。
後來我驚訝的發現,雖然這部紀錄片說的都是國寶級的文物,但是從根源上,氣質是接地氣的,是想讓所有人都能看懂的。
比如這些海報。
△經常使用網路語言,孩子也能懂
△可以說是很形象了
△哈哈,第一次看見這麼說三星堆人像的
△導演的求生欲可以說是很強了
△看到這一張,我真的笑了
當然,我在和孩子一起看的時候,也會做一些預習,比如提前搜集一下文物知識,看的時候向孩子提問,引發它的思考。所以這十幾分鐘,孩子的腦力活動效率是很高的。
《如果國寶會說話》我覺得適合四五歲以上的孩子,上不封頂,成人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各大視頻網站都有,大家隨便搜哈,目前的效果都是超清,觀看體驗很好。CCTV9紀錄片頻道前陣播完了,但以後應該也會滾動播出。
※「你做過最瘋狂的事是什麼?」「生了一個孩子」
※「做錯事」的那個孩子,誰又懂他心裡的苦?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