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女子除了比武招親和拋繡球外,還有哪些特殊的招親方式?

古代女子除了比武招親和拋繡球外,還有哪些特殊的招親方式?

在中國古代社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人們婚配的主要手段,大多數人也是這樣過來的。但一些有錢人家的女子,卻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可惜受封建禮教的約束,大家閨秀在未出閣前一般是不被允許外出的。不能外出,連外人都結識不了幾個,如何能挑中如意郎君呢?這時就出現了中國古代最常見的兩種招親方式。

第一種,比武招親。設置這種方式招親的大致有兩類人。第一類人出身為武術世家,希望通過比武招親來覓得良婿,好將家族武學發揚光大。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穆念慈,她本人武藝就不錯,只是年齡大了急於婚配,便想通過打擂台來找個比自己武功高的人結婚。第二類人是大財主,家財萬貫卻只有一個女兒。所以他們不僅要找個女婿,而且還要找個能守得住家業的人。如果此人能在眾人中脫穎而出,那日後必定也沒人敢欺凌他,家業就不怕被人搶走了。

第二種,拋繡球。這種招親方式一般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到了結婚年齡,又不滿意父母給介紹的對象,便在綉樓上挑選如意郎君。在拋繡球之前,家人需要先把這個消息散布出去,好讓青年才俊知曉。如果大家都有意參與,便先進行報名。報名之後,這個姑娘的家人將會對候選人進行初步的篩選,如同現在各類節目的海選一樣。通過篩選的候選人將會收到綉樓的邀請函,憑票入場。

拋繡球當天,姑娘拿著繡球在綉樓上遊走,看底下哪位少年能俘獲歡心。如果看中了誰,就把繡球拋向他,接到繡球後就是被選中的錦鯉了。一般來講,姑娘挑中的青年家世和她都差不多。否則也不會出現在現場。至於電視劇中那種任何人都能參與的拋繡球活動,那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不加篩選,萬一乞丐拿到繡球怎麼辦?

第三種,同年大會。現在有很多像非誠勿擾一樣的相親節目,一群女人站台上等著,然後男嘉賓挨個上場。喜歡的就留燈,不喜歡的就滅燈。在古代社會也有類似的節目,那就是同年大會。在唐朝時期,每當朝廷放榜後,考中的進士就會被邀請去曲江池畔參加「同年大會」。那時,朝廷大臣和皇帝的女兒便會去相意中人。看中哪位就和他表白,如果同意就直接回家訂婚。如果不同意,也有可能被有權勢的貴族綁走。當然,這只是個別現象,因為一般人還是願意「嫁」入豪門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明明劃掉了生死簿,為何花果山還是死了四萬多猴子?
他在乾爹的庇護下壯大,在乾爹死後轉眼就將建立清朝提上日程表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